他似乎终于意识到自己做了什么,有些不好意思地松开姚安,眼睛和鼻子都哭得红红的,脸上还挂着狼狈的泪痕,不敢抬头看她。
姚安这才从口袋里拿出一条干净的手帕,递给他:“擦擦吧。”
陶忠接过手帕,胡乱地擦了把脸,然后把手帕塞进自己口袋里,带着浓重的鼻音说道:“我洗洗再还你。”
“没事。”姚安回道,将剩下的两枚安神符塞到陶忠里,“这两个,是给欣迎和乐迎的。给孩子压压惊,不想戴的话,放在枕头底下也可以。”
小小的三角符箓带着淡淡的檀香,仿佛真的能驱散那晚河边的寒意与惊恐。
陶忠握着那枚还带着姚安体温的安神符,看着她担忧而温柔的眼神,心中的恐惧似乎真的被一点点抚平了。
也不知道是安神符起了作用,还是陶忠的心理作用,总之,这天陶忠终于是安安稳稳地睡了个整觉直接睡到了第二天天光大亮。
他睁开眼时,只觉得多日来缠绕在眉宇间的沉重感和浑身的酸软无力感消散了大半,虽然心里那块疙瘩还没完全消除,但精神头明显好了不少。
又过了几天,关于河里的那件事,警察那边终于来了准信。
那人是在上游地区失足落水,一路漂下来的,排除了他杀,确系一场不幸的意外。
而陶冠泽则是以此为由,宣布了严格的“水边禁令”:以后谁也不准单独去河边玩,尤其是两个孩子,必须有大人时刻看着才行。
这天下午,单言手里挥着一张报纸,风风火火地闯进了陶家,人还没进屋,大嗓门就先到了:“凝姨你上报纸啦!”
第51章
单言还没坐下,舒美英挥舞着同样的报纸,满脸红光地冲了进来:“咱们这片家属区可真是出了真凤凰了。”
陈逸凝被两位老邻居夸得满脸通红,连连摆手:“快别这么说,就是运气好,运气好……”
等送走了来祝贺的邻居,陶冠泽特意找来剪刀,小心地将那篇占了很大篇幅,极力夸赞画展和《紫荆花开别样红》的文章,连同旁边那幅印刷清晰的画作照片,完完整整地裁剪了下来。
又拿着相框,仔细地将剪报裱好,在矿安全生产比赛奖状的旁边,找了个位置,端端正正地挂了起来。
从那以后,但凡有亲戚朋友,哪怕只是收水电费的同志上门,陶冠泽总能“自然而然”地找到机会,把人引到那相框前,手指着里面的报道,脸上每一道皱纹都舒展开,声音洪亮地介绍。
时光就在这平淡而温馨的日常中悄然流淌。
很快,陶家又迎来一件大事。
陶欣迎和陶乐迎姐妹俩要从幼儿园毕业了,园里要举办隆重的期末汇报演出。
演出当天,陶家几乎是全家总动员。
陶冠泽换上了崭新笔挺的衬衫,陈逸凝也带上了金项链。
陶振、姜禾、陶忠,甚至连难得休息的陶华都从北城赶了回来,一家子浩浩荡荡,早早到达,占据了观众席最好的一排位置,气氛堪比过年。
后台更是忙乱得像开了锅的粥。
老师们忙着给几十个叽叽喳喳的小豆丁换演出服和化妆。
舞台妆自然是要艳丽夺目的,只是有些孩子适合,有些孩子不适合。
像陶欣迎和姚晟楠就很是适合舞台装妆,在妆容的衬托下,更显得脸小五官大。
可陶乐迎就被画出了喜剧效果。
她本身皮肤就随了陶振,又天天在室外打匹克球,晒得黑黝黝的,此刻被结结实实地涂上了两大团圆圆的腮红,再配上亮蓝色的眼影和鲜艳的红唇,视觉效果极为震撼。
但是陶乐迎美滋滋的,自我感觉很是良好。
很快,演出正式开始了。
小朋友们按着节目顺序上台,有的跳舞、有的唱儿歌,童稚可爱,却也状况百出,不是有人忘了动作,就是有人站错位置,引得台下笑声和掌声不断。
还有些有条件的家长们举着相机,想要拍下这一刻作为纪念。
到了陶欣迎和陶乐迎的节目时,陶振也走到了过道儿上,找了个不挡人的位置,扛起了摄像机。
陶家姐妹参加的是一个集体舞蹈《采蘑菇的小姑娘》。
音乐响起,小朋友们挥舞着小胳膊小腿,跳得格外卖力。
陶乐迎更是完全投入其中,她牢记老师说的“表情要笑”,从头到尾都咧着涂得红红的小嘴,笑得无比灿烂。
她觉得自己就是舞台上最亮的那颗星。
音乐结束后,老师在一旁示意小朋友们鞠躬谢幕,然后排队下场。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