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固然可以不站队,但皇子派人来江南要钱时他还能拒绝吗?拒绝一次可以,次次拒绝是不想活了?
可给了钱,万一另外皇子上位秋后算账,这一顶“通敌”的罪名少不了。要不然看李盐运使前面的那位秦盐运使是怎么倒台的?
他这么八面玲珑的人也不免左支右绌,连着几月下来满脸憔悴,一贯好好保养的一把美鬃都顾不上打理,失了光泽。
顾一昭也跟着忙,她既要在外宅帮着顾介甫整理外面各路人马写来的书信暗件,又要忙着内宅之事——顾介甫命令这段日子赶紧将弘哥儿、三娘子、木兰几人的婚事都办了。
在这样忙碌的情形下,失恋后隐隐作痛的伤感居然一扫而空,每日里忙得倒头就睡,连伤感的梦都顾不上做一个。
因着木兰也算顾家的干女儿,所以顾家也准备了一份丰厚的聘礼,将木兰从顾家嫁了出去,也是热热闹闹十里红妆,惹得江南世家们无不啧啧称奇。
顾一昭也给木兰添了一份丰厚的嫁妆,看着她做新娘打扮,不由得心生伤感,当初刚穿越来时身边也就木兰一个淳厚朴实的,大家难免有几分相依为命的心情,如今看她出嫁,倒有几分嫁女儿的惆怅。
木兰也是哭得梨花带雨,拉着顾一昭的手不愿动,更是挣扎要给顾一昭磕个头。唬得四姨娘拉住她:“可不能,你们如今是平辈,别平白折了五娘子的寿。” ,木兰才闻言起身,却还是给顾一昭郑重福了一礼:“娘子,我走了。”
煨芋居挤着各处的丫鬟,除了原本伺候的丫鬟,还有旁的院子里过来的丫鬟婆子,木兰能以一介丫鬟之身一跃成为平民,又能嫁给盐运使家长公子,简直比戏文里唱得还玄乎,因此别说顾家,就是顾宅到李家一路都簇拥着丫鬟,非要看看稀奇。
祁听莲固然拉着脸满腹不情愿,但也少不得装出高兴的样子迎亲:儿子大婚之日,她拉个脸恐怕给儿子招来晦气。
等木兰出嫁,不久就是三娘子出嫁。
几姐妹寻常吵架拌嘴,可此时见三姐出嫁都觉得不舍,别说一母同胞的六娘子哭了好几天眼睛红肿,就是素来与她不合的四娘子都亲手做了“共牢而食”仪式上使用的肉酱,亲手捧在陶罐里交给她。
顾一昭不会做女红,但也添了一份一百两的银票给三娘子:“三姐莫要嫌弃银票俗气,我也是个俗人,懒得买添妆,又想着送什么礼物都不及银子实用,三姐喜欢什么买什么。”
三娘子时宁接了银票,璀然一笑。
她这些日子心境已经开阔不少,知道五娘子不是懒得买添妆,而是知道她嫁得夫家家底单薄,所以才变着法子添补自己呢。
因此她握住五娘子的手,笑道:“多谢五妹。”
她自然有信心过好以后的日子。
相比嫁女儿的伤感,给弘哥儿娶亲就显得热闹许多,反正弘哥儿还要在江南读书多年,褚家也会照应,褚云溪就算嫁出去也不用离开父母家人,因此大家热热闹闹,才觉得将这接连几天的伤感冲淡了些。
顾一昭早就将拜石轩修整好,事先也问过褚云溪意思,增添了几处亭台楼阁,又在院子东北角开了处小门,方便自由出入,最大限度给他们这对新婚夫妻增添便利。
婚后三天回门,褚家见了女儿女婿拿来的节礼,很是满意:听说这都是五娘子准备好的东西,很是周到丰厚,能有这么个能干懂事的小姑子,女儿以后的日子能容易许多。
眼见着三门婚事落定,顾介甫终于宣布了个大消息:他近来身子不舒服,想要辞官归隐,带全家回太原老家。
第76章
家里人都被这个忽如其来的决定惊到目瞪口呆,唯有无娘子还算镇定:她这些天在外随侍,自然也隐约目睹了顾介甫的为难和去心。
“田园将芜胡不归!”顾介甫看着全家老小错t愕的眼神,悠哉悠哉吟诗一句,笑道,“如今朝堂上不太平,大厦云谲波诡,摧摧而成观,我们家还是莫要卷入这一淌浑水的好。”
崔氏立刻反应过来:“老爷说得是。有人辞官归故里,有人漏夜赶科场,这官场上的事最难得就是适时收手。”
顾介甫自豪看了妻子一眼,即使他现在三妻四妾,但最心意相通的还是这个妻子。毕竟是官宦世家出来,见识气度自是不凡。
几个小娘子面面相觑,六娘子咬紧嘴唇,她满脑子想的都是以后见自己亲姐姐就没那么方便了。
四娘子则在遗憾没有在苏州府寻个夫婿,以后回太原老家,那黄土山沟里能比得过江南富庶?
八娘子九娘子年岁尚小,都在遗憾要跟苏州认识的玩伴告别。
七娘子倒是歪着脑袋沉吟,似乎也在思索其中的政治风险。
弘哥儿和褚云溪对视一眼,都点点头:“听父亲母亲安排。”,反正他两人不贪财不贪权,要的只是关上门过小日子,自然不会恋栈那一点权势。
儿子能看清局势,顾介甫很欣慰,他也有自己的心思:“江南毕竟是文脉兴盛之地,老大就留在江南照旧在书院读书,有你岳父母照看我们也不放心,至于你媳妇……”
太太瞥见褚云溪因为紧张而揪起的手指,赶紧开口:“你媳妇就留在苏州照看园子,这么大一块园子,有主人家照应着才好。再者老大的身子也要你媳妇照应着,不然那起子刁奴无人监督,老大又一心读书,最后害得身子垮了怎么办?”
褚云溪赶紧应了声是,感激看了太太一眼,若不是太太开口,她就要跟着家里人去太原老家,留新婚丈夫一个人在苏州,到时候两人感情生分了怎么办?若是丈夫心志不坚定瞧中了什么姨娘,只怕等夫妻再团聚时庶子庶女都有了一大堆。
太太回之以心照不宣的微笑,她不是那种爱折腾儿媳妇的扭曲婆母,自然是乐得见孩子们都和和美美的。
既然全家都并无异议这件事就算定下来了,顾介甫也跟朝廷上了表,随后就一心收拾东西准备告老还乡。
他当然不能说走就走,光是跟朝廷来回请辞——挽留的流程就打了两回转,还要跟苏州城的同僚下属参加各种送行宴。
内宅也不轻松,甚至更忙:要陪着太太接待上门送行或打探消息的各处女眷,还要打包行李,分一部分仆人在老家,甄选带什么仆从留在苏州留守,给几位出嫁的姐妹们写信捎话,像大娘子和二娘子,要告诉她们回老家的缘由和大致动身时间,免得她们下次送节礼送到了苏州。像留在江南的木兰和三娘子,则要替她们找几个相熟的夫人做靠山,免得她们遇上棘手事时一时半会找不到法子。
五娘子忙得团团转,除此之外,她还要处置自己的商铺,几位下属倒都想得开,高大义笑道:“我妹妹嫁出去,我要在苏州府盯着她婆家,免得出什么岔子,再者苏州府的生意也做得熟练,不好再换码头。”
边安也想留在苏州府,边安想的是:“家里父母与娘子难免磕碰,如今他们跟着回了老宅,我们俩也能歇口气。”,豆蔻却想着回太原:“绣坊在苏州多得是,可在太原却能独辟蹊径,打出自己的特色,我们何不去太原,也让生意发展壮大?”
两人争执到了五娘子这里,边安一脸委屈:“娘子,我也是为两人好,难道我们俩躲开父母家人还不好?”,他父母虽然开明,以儿媳妇做管事而自豪,可是日子久了家里亲戚嘀咕离间多了,父母跟儿媳妇也难免有些隔阂,他想的是索性趁着这机会天高皇帝远躲在苏州好好过自家小日子。
豆蔻摇摇头:“娘子抬举我,我哪里能让自家的恩怨妨害了娘子的生意。”
五娘子就问她:“那跟了太原去,你婆母再为难怎么办?”
豆蔻甜甜一笑:“我婆母人不坏,只是耳根子软容易被人挑唆,我有法子对付她,再说了比起这点委屈,娘子的生意才是大事。”,她早就摩拳擦掌,想要在太原闯出新天地,那点委屈算什么?再说了大不了不回婆家住,婆母还能来抓她回去不成?
“不愧是我的人。”五娘子笑,看向边安,“我不为难手下管事,豆蔻愿意去哪里都行,我不会为了你勉强她,就看你怎么做了。”
是愿意夫妻团聚,还是愿意分隔两地,就看他自己怎么选。
边安纠结了一晚上,到底还是决定跟着妻子也去太原。
既然定下了去留,剩下就明了了:要雇佣靠谱的管事分担苏州书坊和绣坊的生意,还要选品,定好带去太原出售的商品。
顾一昭想了个万全的经营策略:“不如将苏州的书坊和绣坊做总店,横竖江南文章和绣品甲天下,你们去太原开分店,东西还是从江南进货。”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