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家选中的地点是东峪村后的一处山腰空地,那里上山下山只有两条路,一条在后山,另一条穿村而过。而且这个位置居高临下,可以监视整个村庄。
林玉山和罗村长经过一番谈判,又以30块大洋的价格把山腰那块地换下来,而原来的草屋在山腰上的新居建成后,将还给罗村长。
“罗老头,小农意识,一点亏都不肯吃。”回到家的林玉山骂道:
“别骂了,骂也骂不回那30块大洋。”许红莲端着一盆过水面条进来。
“妈(长音),还吃面条啊,换换样吧!”看到又是面条,林宪天哀叫道:
“你就知足吧,外面还有不少人连口黑窝窝都喝不上。”许红莲摆出一副你爱吃不吃的样子。
“别挑了,吃饭。”林玉山一**坐在炕上,抄起筷子开始捞面条。
自从和于家合作后,林家算是有了明面上的收入。可建房子,尤其是按照林家反复讨论设计的建房标准来建造,林家赚的那些钱是远远不够的,国内买的洋灰(水泥)倒也好说,只是这钢筋价格,就能让林家望而却步,更别说这这东西林家能不能买到。最后家庭会议集体通过,到美国去“借”建房材料。
同时为了防止周围人眼红,这次“借”材料一定要尽量多收集些,有必要支出一些作为报酬给来帮忙的村民或者工匠。
在运输艇这种隐形的运输工具面前,任何露天存放的建材,都将是林家人扫荡的目标。
仅三个晚上,林家就收集到各种标号水泥近200吨,钢筋近80吨。要说林家为什么能在如此短的时间里,收集到如此多的建材,除了他们打劫了建材市场外,林玉山和林宪天在最近学会开叉车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在林家打劫建材市场的第二天,当地报纸就报道了这一事件,接下来的两天里在其他州也有建材市场遇到这种失窃案件,等警察把这些案件并案调查时,林家人早已经结束打劫活动,满载而归。
建材基本齐了,林家人又犯愁了,怎么才能把建材在不惹眼的情况下运进村来?
一家人商量来商量去,最终想出一份看似可行的方案:
第一步,许红莲去外地寻找一处空地作为运输艇的登陆场,同时用于存放建材,要求尽量不显眼。
第二步,林玉山出面找于德水,麻烦其出面代运建材到东峪村。要点,一定给于家一些建材,不管是免费也好,收钱也罢。
第三步,在建材运到村里后,宣扬这些建材是建平炉时余下的材料。要点,可以用一些建材作为工钱支付给来帮忙的村民或者工匠。
第四步,林宪天去找盖房子的泥瓦匠,不要在本地找,到外地去找,最好是学徒工。主要是防止客大欺主,不听话。
方案敲定,一家人各奔东西。
就在林家开家庭会议时,于家家主于德水也在琢磨日后的发展。虽然把平炉技术卖了,投入的资金也都收回来了,但于德水认为,大家都在一个起跑线上,于家本小利小,能争过其他老牌炼铁厂吗?
“于老弟,又来麻烦你了。”林玉山带着时令水果和糕点来拜访于德水。
“林兄,您这不是外道了。”于德水热情地接待了林玉山。
在这个时代的中国,虽然可以生产水泥和钢筋,但一种产量相对较多,另一种是产量极少,虽然国内是国产水泥的天下,但国外的钢筋已经占领大半江山,同样钢筋价格也不是一般人能承受的起的。
“林兄,你要把一部分钢筋白送给我?”于德水一脸不信。
“也不算白送,我打算用钢筋支付一部分,于老弟你雇大车队的佣金,当然你不用来盖房子,也可以折价卖掉。”林玉山喝了一口茶水。
于德水端着茶杯一边喝一边琢磨:“林兄,为弟也有一件事要林兄帮忙。”
“噢!请说。”林玉山诧异地看了于德水一眼。
于是于德水把他思考的问题和林玉山说了一遍,林玉山想了一下,就给于德水提出两条建议。
一是,建立标准,目前国内能生产的钢材牌号太少,于家可以专做某几种牌号的钢材,打出自己的名牌。
二是生产合金钢,这个建议需要足够的人员、技术、资金做支持,所以可以作为长远目标。
16977.16977小游戏每天更新好玩的小游戏,等你来发现!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