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炉的问题基本解决。逆向绘制老套筒的工作也即将完成。这天老套筒的主人,附近一户乡绅豢养的庄丁来到铁匠铺,看步枪修的怎么样?
林宪天通过李二奎的介绍认识了这位庄丁,最后林宪天向这位庄丁许诺,如果他能把老套筒的原装弹簧带来,林宪天将给他一块大洋作为报酬。那庄丁拍胸脯保证在最近几天把弹簧带来。
省府的官员和一群炼铁厂的老板掌柜们,气势汹汹地来到于记炼铁厂。
“哈哈,看那姓黄的脸变得,真解气!”于德水笑眯眯地喝着茶水,好像这茶水是琼浆玉液一般。
“来了一群饿狼,结果最后成了一场狗咬狗,于老弟你的挑拨效果真的很好。”林玉山边笑边摇头。
“活该,谁让他们惦记我家的产业。”于学志愤愤地说道:
“学志!”于王氏打断了于学志的继续发言。
“于老弟,这回应该赚了不少吧”
“托福!连本带利都回来了,而且还多赚了一些。”于德水拱手向林玉山谢道:
“估计这回那些老板不会再来烦于叔你了。”林宪天说道:
“借侄儿吉言,来往还是要的,不过日后有他们烦的。”于德水坏笑道:
这次利益分配中,获利最大的是省府,不费吹灰之力让晋西北十余家炼铁厂变成炼钢厂,同时也为省府增加了不少财源。
第二获利的是于家,光是买平炉的制造图和相关技术文件,就赚了个盆满钵满,而且还免了一年的税,这是给官员送礼获得的“优惠”。
林宪天绘制的老套筒全套样图完成,后面还需要编制工艺文件等一大堆事,虽然林玉山能帮上忙,但平炉那头实在离不开人。于是林宪天决定暂停老套筒的后续工作,先把家人的安全问题解决掉。也就是把手枪子弹造出来,用手枪来保护家人。
在制备发射药和击发药时,着实让林宪天头疼了很久,原因很简单,林家人没有一个人是化工或者是经常和危险化学品打交道的人。虽然林玉山、许红莲都是化工厂的技术工人,但他们基本不接触危险化学品,而林宪天自己的水平,也只有中学做试验的水准。
最后为了自身生命安全,林宪天决定向主脑请教,看它有什么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主脑的回答林宪天有些意外:“如果是小批量、十吨以下,只要准备足够多的原材料即可。”
于是林宪天把收集到的硝酸、水银、医用脱脂棉等制备原料,都交给主脑处理。
林宪天看着自己制定的工作计划,深深地叹了一口气。底火模具、9mm手枪弹壳模具、弹头模具等一堆模具和工装需要林宪天自己制作,真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能做完这些工作。
感谢林宪天当初去的那家机械厂,那里加工手段齐全,再加上林宪天干的是设计工作,所以什么都要接触,什么都要懂些,这样两年下来,糊弄老师傅不行,糊弄新手还是可以的。
在林宪天夜以继日的试验下,所有模具都被一一制造出来。不怪批量制造军用子弹要一百多道工序,光是模具就好几套,底火模具还能简单些,两套模具就能对付,弹头和弹壳模具就不是一两套能下来的。
“林宪天,一定要小心!一次少拿点!实在不行再看一遍安全操作手册。”许红莲关切地递给林宪天一本化工安全操作手册。
因为今天是子弹装药的日子,不管是火棉,还是雷汞,都是危险品。一个不小心就有可能危及生命。
林宪天坐在木质工作台前小心翼翼地把雷汞填到底火铜盂里,涂上虫胶漆。一连十几个下来,林宪天一头大汗,双手也是汗水津津。
一旁监视的许红莲说:“停下来吧,先缓缓再干。”
林宪天一边擦汗一边遗憾地说道:“可惜没有硫化锑,不然击发药就完整了。”
装填完二十个底火后,工作台上的雷汞用完了,下一步测试发火率
把底火用工装压入弹壳底部,装填少量火棉,再用碎纸塞死。一连二十发空包弹制作完成。
装满子弹的手枪装夹在林玉山制作的一套专用夹具上,林宪天在十米外拉动线绳,使手枪击发。二十发子弹无一瞎火,后来检查发现所有底火均被击针击穿,可见制造底火的铜皮还是太薄,需要改进。
在夏粮收获的季节,林家人每人身上都多了一把左轮手枪,虽然种手枪的枪管只有五十发的寿命,但至少让林家人有了人身保障。
林宪天再给许红莲讲解左轮手枪的日常养护时,遗憾地说道:“可惜没有电阻炉和电镀池,不然这枪……”
于记炼铁厂成了炼钢厂,林家工坊的建设也提到议事日程上。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