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九、扬帆出海
司马道子还是有几分思想的。
虽然是个大酒鬼,多半时候浑浑噩噩,但权谋一点不差。
人事安排的诏令发布之前,他心里就有了盘算。
宋珺是他亲调进京委以重任制衡王恭的,事实也证明这是他一生中做得最正确的一件事。
但是,宋珺在京城的声望让他如坐针毡。
以前的建康是只知有相王不知有皇帝,现在变成只知有宋珺将军而不知有相王。
这事搁谁身上也不好受。 他非常清楚,以宋珺的能力,掌控京城是迟早的事。
而且,宋珺的人脉太广,大晋地面上好多猛人都跟他有交往,连儿子司马元显也特别崇拜他。
长此下去,这大晋还能姓司马吗?
王恭殷仲堪可以靠宋珺制衡,宋珺靠谁约束?
不行,得想个办法让他离开。
但俗话说,请神容易送神难。
人家做得这么好,你能平白无故赶他走?朝廷大臣们岂不要说自己排斥异己?他要是翻脸怎么办?
怎么才能做到既当婊子又立牌坊呢?
司马道子想啊想啊,脑袋想破也没想出个好办法。
百思无计之时,一封战报吸引了他的目光。
战报来自闽州。
琉球原本是大晋属地,其首领年年进贡,岁岁来朝。近几年不知怎么的,竟然与大晋断了联系。倒是有一小撮琉球人结伴为盗,疯狂袭扰闽浙沿海,烧杀掳掠无恶不作,人数虽少,但战斗力十分强悍。而且忽东忽西,来去如风,抢了就走,让沿海军民叫苦不迭。
疥癣之疾,要不了命,比起王恭桓玄这几个心腹大患实在微不足道。司马道子才懒得管这个不起眼的小事,发了严防死守的谕令后便将战报搁置一旁。
一个念头迅速升腾。
呵呵,有了。
“宋卿,有你坐镇京城,孤是身心舒坦。可是,东南沿海琉球人作乱,为祸甚烈。一想到黎民百姓遭苦遭难,孤寝食难安啊!你看,派谁去剿灭这伙贼人最合适呢?”
司马道子一副忧国忧民的样子,双眉紧皱。
宋珺心内好笑。
你什么意思啊,要我去就明说好了,装出这么一副悲天悯人的面孔有意思吗?
“些许倭寇,相王何须忧虑。卑职不才,愿请缨前往。”
司马道子眼中一丝欣喜一掠而过,摇头道:“宋卿,你能主动请战,孤很欣慰。大晋内忧外患,如你等忠志之士实在太少。京畿重地,国之中枢,怎能让你轻易离开?还是另择良将为好啊!”
宋珺一阵恶寒。
他实在不忍心看司马道子这么辛苦地装下去,正色道:“相王,护国安民是臣等职责所在,琉球既然敢反,卑职就有责任去降服他们。你就下令吧!”
司马道子沉吟片刻,颔首道:“仁宝忠贞之心,天地可鉴!好,孤这就奏请皇上下诏,任命你为东南剿寇总督。还有,收复琉球之后,你就是琉球总督。”
呵呵,你就当琉球王我也不管,只要你不回来就好。
一伙只有二三百人的小股倭寇,竟至于调动大晋超一流的飞豹特战队,普天之下,恐怕就只有皇帝司马德宗看不出原由。
没办法,他是个脑瘫儿童。
王珣车胤混迹朝廷几十年,早已成精,司马道子一翘起屁股,他们就知道他会拉什么屎。
自从宋珺进京,无形之中已经成了保皇派的定海神针。司马道子这一个小动作,立即撬动了他们的神经。
真要把宋珺挤出京城,他们的日子就有些难了。
“宋将军,相王如此做派,你可有应对之策?”
车胤快人快语,直指要害。
宋珺笑道:“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相王有心,下官也求之不得。”
车胤急道:“宋将军可真雅量。这是明摆着要赶你出京嘛。”
王珣慢条斯理道:“不,车大人,宋将军岂能看不出相王的心思?他之所以这么做,想必已有主意。朝堂倾轧之地,并不一定适合宋将军。外出领兵,更容易发挥他的专长。”
宋珺笑笑,点点头道:“王大人所言甚是,下官正是基于这个考虑才主动请缨的。”
车胤道:“剿灭区区倭寇,宋将军易如反掌。这以后有何打算?”
宋珺淡淡道:“走一步看一步而已。”
王珣深深看了宋珺一眼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宋将军,善自珍重吧!”
京城的天本来是明朗的天,没成想一转眼,乌云翻滚,闷雷炸响,看样子,大雨要下来了。
山雨欲来风满楼啊!
该来的总是要来,那就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宋珺索性打开窗户,一任狂风扑面。
刘毅嘟囔道:“队长,打仗我喜欢。可是这么憋屈地去打仗,太没意思了。”
蒯恩嗓门大:“少爷,这不明摆着欺负人吗?我们还干嘛给他卖命啊?”
刘裕慢悠悠道:“嚷嚷什么?我倒觉得离开京城挺好的。”
宋珺转过身,笑道:“你们说说,鸟儿是关在金丝笼子里快活还是在山林里快活?”
这还用说吗?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