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带着寄奴战天下> 六十八、各怀心思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六十八、各怀心思(2 / 2)

没人敢劝,也劝不了。

还好,几个月过去,王恭殷仲堪没再来找麻烦。

可是老这么下去也不是个事啊?

有个人实在看不过去了。

谁啊?小王爷司马元显。

你要喝酒你就喝,可你不能一天到晚没日没夜地喝啊,你在酒缸里淹死了可怎么办?

“父王,酒何以慢慢喝,朝廷可还指着你呢。”

司马道子酒眼惺忪,见儿子来了,举着酒杯道:“元显,来,陪孤干一杯!”

司马元显又好气又好笑,这么下去,还怎么成大事?得让他醒醒。

“父王,大事不好,王恭又来了!”

“啪。”酒杯摔得粉碎。

“快,元显,你派人挡住,挡住!”

司马道子满脸惊恐,边喊边往后跑。

司马元显一个箭步上前,紧紧拽住父亲的衣襟,怒声道:“父王,一个王恭就把你吓成这样,要是天下藩镇齐齐闹将起来,你岂不要将这大好河山拱手让给他们?”

儿子的一声怒喝,到底让司马道子有点清醒了。

“你,你这个小畜生,你敢戏弄孤?”

司马元显拉着父亲坐下,正色道:“父王,不是孩儿吓唬你,你看看你这个样子。王恭殷仲堪能来第一次,绝对还会有第二次。他们能够*死王国宝,就不能*死你和我?你得拿出个好主意来啊?”

司马道子沮丧道:“孤方寸已乱,你说说,该怎办?”

司马元显沉吟片刻,胸有成竹道:“父王,我们所忧虑的,无非是王恭和殷仲堪两个藩镇。他们,我们暂时动不了。但是,我们也可以建立自己的藩镇。江州是荆州东进必经之路,可以派一个合适的人去镇守。这样,加上雍州豫州,虽然实力远远不及荆扬,但我们完全可以分庭抗礼。另外,朝廷内还得加强实力,目前对我们最忠心也最有分量的是司马尚之,得把他调回来。”

儿子说得头头是道,老爹也终于清醒过来。

“嗯,不错!元显,有出息,不愧是父王的好儿子!“随即,司马道子发出了几道谕旨,任命司马元显为侍中,加征虏将军,都督全国军事。任命王愉为江州刺史,镇寻阳。任命司马尚之为尚书令,兼京城军事总管。司马恢之任石头城统领兼四门提督。雍州刺史由司马休之接任。任命宋珺为剿寇总督,主持东南沿海抗倭。

王愉何人?

王国宝的哥哥。

用膝盖头都想得出来,司马道子如此安排,是对王国宝有些愧疚之心,也是给那些想退出相王阵营的人看的。

江州治所在寻阳,是一个还算大的州,有十个郡,其范围相当于江西、福建两省,实力与荆扬无法相比,但地理位置却是长江要冲。

荆州军太生猛,要防就得防严实些。为了加强江州力量,司马道子决定,调拨豫州的四个郡给江州。

安排完这一切,司马道子又重新精神起来。

朝廷我有强人,州郡我有猛人,王恭殷仲堪,你们能奈我何?

王恭殷仲堪的确没表示意见,但有个人想法大了。

豫州刺史庾楷毛了。

你要提拔王愉张愉李愉我没意见,防守荆州军我也赞成,可是你干嘛要砍薄我的板子抢我碗里的食?我苦心经营这一亩三分地容易吗?我抛头颅洒热血从胡羌手里夺回重建容易吗?哦,你说调拨就调拨,你跟我商量商量过吗?

这都搞的啥子名堂嘛!

太把人不当人了,太不服了,上书。

“相王,我这豫州是前线,秦国和魏国都是虎视眈眈,不增强反削弱是何道理?江州不过是内地,而且本来还不小,有必要再壮大吗?请你善自斟酌,收回成命!”

本来庾楷因为好朋友王国宝的关系,跟着司马道子铁紧,应该说是相王死党。司马道子正是因为这一层关系,所以想都没想就进行了行政区划的调整。

千算万算,司马道子没算到庾楷反应这么强烈。

如果司马道子将庾楷请到府中,把酒言欢,细细解释,或许庾楷碍于当面就答应了。可是,他舍不得,不但不把酒匀点别人喝,还气呼呼地把酒壶给砸了。

“你这是什么态度?你还是孤百般信任的人吗?干嘛这么小气,不就是几个郡吗?你怎么一点大局意识一点牺牲精神都没有?荆州军要是顺江东下,不加强江州能行吗?你听好了,让得让,不让也得让。否则,哼!“以前受司马曜的气,没地出;皇帝死了,本以为大权在握可以扬眉吐气,没想到又受王恭殷仲堪的气,还赔了一个忠心耿耿的王国宝。这些都是外人,忍着也就罢了,没想到你这个自己人也来给我气受,我还怎么受得了?

你受不了,我还受不了呢!

接到司马道子令谕,庾楷狂吐了三口鲜血。

我鞍前马后这么多年,你要我怎么配合我怎么配合,临到头来,原来你根本没把我当回事啊!你一杀王绪,再杀王国宝,专砍自己人,现在轮到我了?那我还陪你玩个啥?

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庾楷立即赶到广陵,会见王恭。

“王使君,自先皇驾崩,司马道子就确定了削藩国策。荆扬两州一向是他的眼中钉肉中刺,必欲削之而后快。虽然你清除了王国宝,但他父子二人你敢除吗?今日他能这般蛮横削我地盘,明日就能让扬扬分割版图。我当初瞎眼站错了队,今后无论如何要跟着你走。你说,我该怎么做?”

庾楷归顺,王恭大喜过望,安抚一番之后,立即通知殷仲堪和桓玄,约定再次发兵事宜。

这次殷仲堪可不含糊,和桓玄一商量,立马表示同意,并十分谦虚地推举王恭为盟主。

信是传到了,可是因为路程实在太远,也没宋珺那样的汗血宝马,信上的字迹有些模糊。

王恭左看右看上看下看,愣是拿不准是不是殷仲堪的亲笔。

这个胆小鬼,上一次不就是干打雷不下雨吗?你可别忽悠我。

返回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