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五、对策
姚兴向来信任尹纬,本来就对不听尹纬与民休息的劝诫执意出兵心生愧疚,这下见尹纬也同意陇西王出使,便不再犹疑。
“陇西王心系大秦,忠义无双,朕准你所请!”
姚硕德正要退过一旁,姚绪上前道:“陛下,还请允准老臣陈兵边境,以作威慑!”
“万万不可!”姚硕德急忙道,“此乃画蛇添足之举。我军新败,谈何威风?宋珺绝非常人,岂能不知我大秦实力?如果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议和之事不提也罢!”
姚绪狠狠瞪了姚硕德一眼道:“你要是出了事怎么办?”
“王兄放心,小弟一定安然无恙。”
“你凭什么吹这么大的牛皮?出了事就晚了!”
“你真是越老越糊涂,动动脑筋好不好?”
两个须发皆白加起来一百多岁的老头子杠上了,众人哭笑不得。
姚崇一脸尴尬,劝也不是,不劝也不是。
这两个是他嫡嫡亲亲的皇叔啊!
尹纬忙打圆场道:“陇西王不要怪罪晋王,他也是为你的安全着想。这样吧,陈兵边境太过张扬,于议和不利,但京城防卫力量的确还得加强。晋王你看如何?”
姚绪没好气地看看姚硕德,点点头。
此时,深入豫州的秦军军心浮动,惶惶不可终日。
蛇无头不行,杨佛嵩死后,手下大将赵曜被众人推举,暂为都督。
赵曜也是一员大将,经历过不少战阵。虽然没有杨佛嵩名气大,但打仗也是一把好手。
他心里明白,自己是在苟延残喘。
已经围了好几天了,晋军却迟迟不见动作。
集中到一起怕被一网打尽,分散开来更怕各个击破。
死马且当活马医,集中兵力固守三处互为犄角,方为上策。
突围是不可能的,姚崇杨佛嵩何等英雄,四万人都不是敌手,何况咱们这三万人?
国内援兵还不知道什么时候到,也许到的时候早就全军覆没了。
唉,还不知有没有援兵。
生死关头,谁都不会无动于衷。还得想办法突围出去。
赵曜害怕的倒不是宋珺攻城,而是宋珺的心理战。
因为城外有好多个铁皮喇叭不间断地在喊话。
“秦军弟兄们,你们已经被包围了。你们应该知道,四周围都是我们的大军,想突围出去是不可能的。你们也许指望着援兵来救你们,可是你们的国家正面临着多处威胁,已经无兵可派了。即使来了援兵,他们比姚崇还厉害吗?比杨佛嵩还厉害吗?你们在外打仗,父母妻儿翘首企盼。你们不为自己着想,也该替自己的亲人想一想吧。就这样不明不白地死在异国他乡,值得吗?”
更厉害的是俘虏现身说法。
“弟兄们,我是廖横将军的勤务兵,我叫王四。宋珺将军的确仁义,不但没杀我们,还对我们以礼相待。他们军中,不分官兵,不分民族,不分性别,一律平等。我们一起被俘的弟兄,有的已经成了他们之中的一员,有的拿着路费回家了。弟兄们,不要执迷不悟了,赶快过来投诚吧!”
这是个什么新鲜玩意儿,怎么说话这么大声音?隔着那么远还听得清清楚楚?
秦军不懂,飞豹队员可见怪不怪。
队长肚子里,新鲜玩意儿多着呢。
没日没夜的喊话,在秦军中可起了反应了。
唉,听听,宋珺将军有纪律,优待俘虏。
嘘,小声点,被当官的听到,你死定了。
咱们投降去吧!
嗯,不过要小心点。
放回到秦军的俘虏有不少成了宋珺的宣传员,即使有些顽固不化的死不开口,但他还活着就是标牌。
宋珺优待俘虏的政策不胫而走。
但他们也只是相信宋珺,别的晋军那可说不准。
起先是个别士兵溜到了宋珺大营,接着就是三三两两,然后就是成倍数的集体投诚。
有士兵,也有中下级军官。
毫无疑问,这些投诚者都受到了宋珺的热烈欢迎,并妥善地进行了安置。
军官们重力弹压,也公开捕捉斩杀了几个逃兵。可是,强烈的求生欲望,驱使着士兵们仍然不断坠城冒险。
赵曜心里明白,人心已散,兵不好带了。
这样下去,不用开打,城破人亡是转眼间的事情。
不能再等援兵了。
还是得突围。
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奋力一搏。
谁知道,赵曜提出自己的计划,下属们议论纷纷。
道理很简单,突围,怎么突?往哪儿突?联系断了,我们突了另外两座城怎么办?这也太不道义了吧!
你要突你去突,反正我是不会丢下兄弟不管的。
这真像一盆冷水从头淋到脚。
赵曜没想到将领们竟然一点面子都不给,满腔热情顿时乌有。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