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帝国时代的轴心> 第三十六章 我孤独我怕死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十六章 我孤独我怕死(1 / 1)

周康王死后,他儿子姬瑕继位,史称周昭王,这个时候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也随着周王室自身军事理论的衰弱,一些诸侯国开始崛起,昭王对此也特别反感,干脆以暴制暴,对蛮夷之邦进行征服,不打你我也得吓唬吓唬你!在周王室眼中,楚国就是蛮夷,楚国的早期历史其实是很辛酸的,楚国对于周朝的建立是做出了很大贡献的,对商作战时楚人的首领都死在了战场上,这才仅仅被封为子爵。每一次周王召集手下诸侯进行聚会,也都邀请楚国国君来,周王室也是真对得起人家,楚国国君千里迢迢来,结果让人家干服务生,摆个名牌,筛个酒,电灯闭灯,往炉子里添把火什么的,至于吃饭根本吃不上,别人吃饭你得在门外等着伺候。哪怕是这样,楚国人也没有什么怨言。只要不拿我们当蛮夷就行,我们也想当文明国家。可是到了周昭王时期,昭王就想通过南巡震慑一下楚国,杀鸡给猴看。周天子出行程序非常繁琐,部队开路,鼓乐齐鸣,到哪都这样!就跟今天有些领导一来,菜市场都不许摆摊了,楚国本来就没见过这么大场面,冷不丁一来他觉得不是震怖,而是闹心,大晚上觉都不让人好好睡。并且周王室不讲理在他要出巡,南方河多,过不去找楚国人来给自己造船,这在周天子眼里很正常,属于正常的征发徭役,楚国人不这么想,你来我这吆五喝六的我还得管你吃喝拉撒,我赅你的啊?还不给工资。结果楚国工匠使坏,船底拿胶粘,胶不是今天的胶水,这种胶一遇水就化,周昭王也不知道这的民风这么坏,傻傻的坐了上去,行之江心,船漏水了,要不说周昭王傻,他过河竟然也不带着119,就这样溺死了。

昭王死了,他的儿子姬满继位,史称周穆王。

客观上来讲,周穆王一心想做一个有为之君,周昭王在位的时候周国通过成康两代的积累,绝对称得上是第一强国,这个时候为了防止诸侯们的崛起,周王室肯定是更乐意自己扩张,穆王在位继续向南伐楚,这是必须的,我爹死在你那了,这玩意说不明白也别过日子了,结果一下子把楚国就给彻底激怒了,好说好商量不行,非要动手,什么时候拿我当过好人?不是想撕破脸吗,我先撕!后来楚国国君也不管什么规定了,能量大爆发,忍不了了,将周围的几个诸侯国全部灭掉,增大自己的势力。周夷王时期楚国国君熊渠发话了:“他们都拿我当蛮夷,我就是蛮夷,以后谁也别跟我提中原!我就是老大!(不与中国之号谥)”从此楚国和周国分庭抗礼,周国国君叫周王,楚国国君也叫楚王,你以为在周国公爵多值钱,在我们这县令都叫公(例如以后的沛公)。周王朝的扩张将一个本来臣服于自己的蛮夷硬生生地打成了敌对分子。

周穆王在位,两次征伐犬戎,其实穆王登基的时候据说就有五十岁了,在位又有五十五年,据现代考古发现,周穆王在位很可能只有三十四年,不管怎么说,这么大的岁数还这么有活力,成天找仗干,这份辛苦也不容易,犬戎是一个西北地区的少数民族,以狗为图腾,所以叫犬戎,他手下的大夫就劝,史书上记载这个大夫说的话也有点多,可能古代人说话都喜欢引经据典,讲一讲革命老前辈,核心意思就是“耀德不观兵”,咱们应该显示出大国的姿态,不能总跟人家干架,以德服人,穆王不听,执意要去,明显成果不大,仅得“四白狼四白鹿而归”,出去一圈等于打猎,什么也没得着。穆王越想越窝囊,没几年,第二次征伐犬戎,这一次真是够本了,擒得了犬戎的五位大王,穆王是解了气了,犬戎与周国的梁子也就这么结下了,好狗报仇十年不晚,现在干不死你,你等以后的!

穆王南征北伐心里甚至得意,作为领导人应该旅旅游了,必须让全宇宙的人感受到我的光芒,去哪好,干脆出国吧——新疆(我不是疆独分子,三千多年前新疆不属于中国,至少不属于周国管辖)战国时期有一部关于这方面的书,《穆天子传》把出行的路线以及全过程都记载了下来,虽然很可能是简单的想象,但有很大的可能排场真的有那么大。你可以想象,一个七十多岁的老头,按照今天退休年龄再延迟也应该下岗了,随着大部队晃晃悠悠来到了新疆,见到了当时还处于母系社会的部族,也见到了统治者西王母,有人还幻想了一下,俩人搞了对象,这帝王只能让我联想起乾隆。周王朝的名就是在这个时候打出去的,而周王朝由盛转衰最大的拐弯就是在这。

周穆王末年的时候周朝制定了国家第一部法律《吕刑》,之前可以用教化处理的事情,现在就得用拳头,社会进步了,周王朝却江河日下。

周穆王死后,他的儿子姬繄扈上位,史称周共王(注意,中间那个字念“恭”,又是一个通假字)这个周共王就有意思了,有一回他和自己手下的诸侯密国国君密康公出行,估计也不是什么简单的出行,有很大可能是为了监视密康公,这时有三个美女就过来了,说啥都要嫁给密康公,密康公一看美女们盛情难却,要吧!密康公的母亲说:“孩子别犯傻,三个美女主动投奔你你以为这是好事吗?投奔了你,周天子还在旁边呢,他怎么想?要是你聪明就赶紧给周天子献上去。”密康公不听,一年以后密康公被周共王所杀,密国被灭,那仨美女也不知哪去了。其实从这件事来看周共王是个很有心机的人。这场闹剧摆明了就是周共王故意要整密国。仨美女要你不要我,在我眼皮子底下装韩国欧巴呢!你还敢要,你这是僭越!密国应该是一个逐渐走向强大的诸侯国,现在不收拾以后就不好弄了,关键也得向所有人表明一个态度,别拿我当傻子,有啥好东西赶紧给我,别忘了我是老大!但是找的这个由头有点差劲,因为你等于是吃了醋才把人家灭了的,这是一传出去你的品德就是一说了。

共王死后,儿子懿王继位,懿王可能是真没多大能耐,再加上诸侯们崛起的步伐已经势不可挡了,周王室的威信和地位与之前就不可同日而语了。

懿王自己可能都被架空了,他一死,共王的弟弟继位,共王的弟弟是他叔,明显不符合规定,懿王在位这几年发生了什么应该也可想而知。

权臣架空,周王无能,自行脑补。

叔叔继位以后成为孝王,也不知道这个谥号是怎么来的。孝王在位估计也是炮弹进茅坑激起民愤(粪)了,诸侯们敢怒不敢言,等孝王一死,诸侯们马上里懿王的儿子姬燮为天子,史称周夷王。

这个天子是诸侯们立的,其权威性也值得商榷。诸侯们借着这个劲一窝蜂的全都做大了。夷王也不敢管,楚国就是在这个时候称王的,可见周天子的权威下降到了什么地步。

夷王生的伟大,活的憋屈,死的闹心,终于他儿子继位,重振男人雄风的机会来了,因为他儿子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的儿子叫姬胡,史称周厉王,此时也已经到了西周末年。

西周末年,生产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周天子权威得到了进一步的下降,此时要想扭转局势只能是一点,想办法来钱。有钱了我就任性了,有钱了谁再敢跟我嘚瑟!周厉王不知道怎么捞钱,不过有懂行的,一个叫荣夷公的,这个人是个“经济学家”,想了一个办法,将全国的固定资产,包括土地山川,江河湖海上交国有,以后别说采伐打捞,喝口水都得向国家交钱,得到用水许可证,并且钱还不少交。可能费了一年劲换不来个证钱,有一个叫芮良夫的大夫觉得这么做有点悬。百姓生活的也不容易,荣夷夫重利轻义,你用他很危险。周厉王不听,我不这么干你给我钱花啊!固定资产国有是封建王朝走向集权政治的一个大趋势,关键是你这么做老百姓自然是受苦的。周厉王不管,任用荣夷公为卿士,以后可以在******工作了,百姓民怨沸腾。一帮人都开上研讨会了,公开骂领导。这么大胆的事传到了周厉王耳朵里,我去,这帮不怕死的。周厉王派一个巫师下去监督,撒下一帮红卫兵,谁敢说我们伟大的领袖抓过来直接弄死。人民的怨言终于少了,因为不敢骂了,不至于因为发两句牢骚把命搭上,人与人道路上见面都学会眼神沟通了,理解全靠默契,真正的敢怒不敢言。周厉王乐了,现在还有哪个***分子敢骂我。洋洋得意地跟召公显摆(肯定不是四百年前辅佐周武王的召公,都不一定是第几代孙了),召公头脑很清醒,对周厉王说:“防民之口,甚于防川。”把人嘴真正堵上比抗洪都难。

不是在沉默中爆发,就是在沉默中灭亡。国人这次彻底被激怒了,公元前842年,镐京爆发了著名的国人暴动,国人就是指镐京的城里人,城外的叫野人。一鼓作气把周厉王赶出了镐京,周厉王怕被人打死,跑到彘地,结果没被打死……饿死了。

那么怎么评价周厉王?

周厉王不是昏君,他更是一个明白人,只是因为他太明白了,所以办的事就太操切了,他固然很暴戾,固然不让人说话,抛下了这些缺点,他让分庭抗礼的楚国免去了王位,在这个疯子面前,不敢在装大爷。可是他永远都阻止不了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和诸侯们的崛起。在疯狂的遏制失败了之后,周王室的势力进一步衰弱,诸侯们的强大再也不是周国人能挡得住的了

;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