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玄幻魔法>麒麟玉> 第一百一十六章 劫杀宰相陈稀烈+第一百一十七章 丑太傅的阴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一十六章 劫杀宰相陈稀烈+第一百一十七章 丑太傅的阴谋(1 / 1)

七百五十六年农历三月初三初春时节,三月如歌,万物齐吟。南风暖窗,樱树花开,犹似粉蝶翩翩舞,烂若云霞;玉兰绽放,天女散花,满树堆雪,如棉似絮;连翘簇簇,满枝挂金;熙熙攘攘,皆为春开。长柳依依,如少女妩媚的手臂,让人浮想联翩;杨树剥了苍白换了绿装,足显英姿飒爽;梧桐的躯干也开始泛青,过几天就可以看到她那如鹅掌般的新叶。

又是一年的三月三世称上祀节,传说在很古很古的时候,阳间和阴间之间的界限没有现在这样的森严,死人的魂魄可以到阳间玩玩,活人的魂魄也可以到阴间看看,方便得就象走亲戚一样。

每年农历三月初三,阴阳生死之间的界限更加宽松了。三月初三晚上,阴间的街市到处张灯结彩,披红挂绿,大街小巷挤满着华丽的鬼魂。随处可见龙灯、狮舞、高跷、花船,其热闹繁荣非人间的春节可比,因而在这天晚上,人的魂魄经受不了阴间的诱惑,纷纷到鬼市去游玩,他们有的游荡于街头巷尾观灯看戏;有的在酒楼茶肆喝酒听曲;有的趁机去望从未见过面的列祖列宗。

待到雄鸡报晓,鬼市收市时,大多数的游魂心满意足地回到各自的躯体。少数游魂乐而忘返,就留在阴间了。翌日,阳间一片哭声。我们为那些魂魄不归的亲人请来和尚道士念经画符招魂。亲人撕心裂肺的呼喊及和尚道士的经文符咒能招回一些不贪玩的游魂,一些玩性大的在七天身体腐烂后,就长离人间了。

因此,农历三月初三就成了人间恐怖不安的日子,被人们称为“鬼节”。不管人们如何恐惧,每年三月三的“鬼节”还是照常光临。“鬼节”前夕,人们都拥到庙里烧香磕头,祈求神灵菩萨保佑。人间浓烈的香火,直冲到观音菩萨的莲花座前。

观音掐指一算,知道了人间烧香的原委。一天晚上,她托梦给一个老奶奶:“我是南海观音菩萨,知道人间有难,特来拯救你们。我赠你仙草一株,用它和面做粑粑吃下,三月初三保管无恙。”

老奶奶一觉醒来,手里果然拿着一株青茸茸的小草,仔细一看,跟地里长的青蒿一样。她把观音菩萨托梦赠草的事告诉乡亲,大家都很欢喜,忙到地里去采摘青蒿,磨面做粑粑吃。

说也奇怪,凡是三月三吃了蒿子粑粑的人都平平安安地过了“鬼节”关。这个消息很快传遍各地,每年三月三前夕,姑娘妇女就成群结队到山间地里采摘青蒿做粑粑。直到现在,舒城、霍山民间还有三月三吃蒿子粑粑的习俗呢。

李禹、李政和萧沅三人,经东河村、渭河石桥、望威宫、茂陵村、卧龙丘、红衣营地、黄山宫、枫华谷南入口、进入枫华谷后。

再经再经荻花宫遗址、玄风营、枫林官道、沁枫谷、紫源泽、紫源山、啖杏林时,遇到了南逃的宰相陈稀烈。

七百五十六年农历三月初三辰时,师徒三人决定在枫华谷紫源泽,劫杀陈稀烈。

李禹笑道:“兵法有云,能而示之不能,不能而示之能,我这些话,是给那些背后的耳朵们听的。”

萧沅疑惑地问:“爹爹,小叔,这陈稀烈到底是什么意思?”

李政笑道:“当然是那些他想如何逃离枫华谷,直奔狼牙大营。”

李禹和李政看着萧沅一脸茫然,不知所措。李禹说道:“当朝已经时局动荡,狼牙细作几乎遍及我中原各个角落,他们能随时随地获取到我们的信息,比如,朝廷军队的作战地图,人数,装备,驻地;统帅、副帅、将军等都已经牢牢掌握在他们手中。”

李禹接着说道:“更有甚者,很多狼牙细作甚至潜伏在高层人员身边,比如像皇帝身边的宰相陈稀烈就是狼牙大军安插在我朝廷人员,我朝这边在朝堂之上刚刚作出的战斗决策,狼牙那边很快就知道了!”

萧沅说道:“在枫华谷枫源泽劫杀此贼似乎有些难。”

李禹笑道:“这个说不准,也许还不是陈稀烈殉职的时候,现在他毅然与朝廷做对,以后将会被赐死。知恩图报,马上揍效。扰民晃脑,知恩未报,丑化朝廷,使之篡朝;不是不报,时机未到。”

李禹说的在理,在唐廷皇帝身边做事的百官皆是如此,如果一个平平凡凡的人说他可以做一件大家认为不可能的事,大家都会觉得他疯了,可要是换成一个能力很强的人来说,大家就半信半疑了。

唐肃宗继位后,唐玄宗当了太上皇,居住在兴庆宫。一天,久雨初晴,玄宗到了勤政楼。楼下的市民和来往行人,见到了玄宗,流着欢喜的眼泪,高呼万岁,声音惊天动地。当时肃宗正生病,李辅国上奏,诬陷说:“这都是九仙媛、高力士、陈玄礼搞的阴谋。”他私自矫诏,将唐玄宗迁到西内。(唐太极宫称西内)护送唐玄宗的人,只配了二三十个老弱者,到了交叉路口,四面八方却都有执刀的卫士,他们都听从李辅国的命令。看到这种情况,唐玄宗很吃惊,好几次掉下马来,都被服侍者扶上了马。高力士骑马来到李辅国面前说:“太上皇是五十年的太平天子,李辅国你也是老臣了,不应该这样无礼,你给我下马。”李辅国赶紧下了马。高力士宣示了唐玄宗的旨意,将士们应该忠于职守。于是李辅国命令士兵把刀放回刀鞘内,齐声喊,太上皇万福,纷纷向唐玄宗叩拜。高力士又说:“李辅国来牵马。”李辅国赶紧穿上靴子,去牵马,和兵士们一齐护送太上皇平安到了西门。李辅国领众人退出后,唐玄宗哭着拉住了高力士的手说:“多亏你呀!若不,我已成刀下鬼了。”不久宫仙媛、高力士、陈玄礼,都流放到瘴气多的地方,这都是李辅国下的假诏书。当时唐肃宗病危,李辅国专权,他也怕西门唐玄宗再有什么变故。

李辅国的这一举动让当朝宰相萧华的不满,萧华悄然决定,与另一位宰相崔涣商议,秘秘密联络处决当朝丑太博李辅国,说到崔涣,我将进行介绍!

崔涣(707年-769年),博陵安平(今河北安平)人,唐朝宰相,博陵郡王崔玄暐之孙,礼部侍郎崔璩之子。

崔涣出身于博陵崔氏大房,早年曾任亳州司功参军、司门员外郎、巴西太守。安史之乱时拜相,任黄门侍郎、同平章事,后奉命辅佐唐肃宗,又被授为江淮宣谕选补使。至德二年(757年),被罢为余杭太守。

此后,崔涣历任正议大夫、太子宾客、大理寺卿、吏部侍郎、御史大夫。大历三年(768年),担任税地青苗钱物使,因给百官俸钱不平,贬为道州刺史。同年十二月(769年1月)病逝,追赠太子太傅,谥号元。

崔涣年轻时博通经籍,擅长谈论,初授亳州司功参军,累迁至司门员外郎。天宝末年,崔涣因不肯依附宰相杨国忠,被外放为歙州刺史,后改任绵州刺史(即巴西太守)。

至德元年(756年),安史叛军进逼长安,唐玄宗入蜀避乱。七月,唐玄宗到达巴西郡,崔涣前往迎驾,并谒见玄宗。他言辞刚正、恳切,深受唐玄宗称赞,认为得之过晚。这时,宰相房琯也盛赞崔涣,唐玄宗遂任命他为黄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让他扈驾前往成都。

不久,太子李亨在灵武被群臣尊为皇帝,是为唐肃宗,并遣使入蜀,通报唐玄宗。八月,使者到达成都。唐玄宗得知肃宗即位,遂退位为太上皇,并让崔涣与宰相韦见素、房琯前往灵武(今宁夏灵武),转交宝玺、玉册,正式册立唐肃宗为皇帝。

唐肃宗继位后,京城长安仍被叛军占据,朝廷的选官途径断绝。同年十一月,肃宗任命崔涣为江淮宣谕选补使,让他招纳遗才。崔涣将事务交给属吏,却遭到欺瞒,致使选取的官员多有滥进,以致传出不称职的声名。

至德二年(757年),崔涣罢相,改任左散骑常侍,兼余杭太守、江东采访防御使。后来,唐肃宗又授崔涣为正议大夫、太子宾客。乾元三年(760年),崔涣改任大理卿,后历任吏部侍郎、检校工部尚书、集贤院待诏、御史大夫。

大历三年(768年),崔涣担任税地青苗钱物使。当时,朝廷将青苗税充作京师百官料钱。崔涣却让属吏折中处理,将下估价作为使者料钱,而上估价则作为百官料钱。皇城副留守张清向皇帝告发,唐代宗便命法司审讯。崔涣无言以对,被贬为道州刺史。

同年十二月(769年1月),崔涣在道州(今湖南道县)病逝,终年六十二岁,追赠太子太傅,谥号元,后又追赠尚书左仆射。

开元年间,杭州孙生曾在睦州为僚吏相面。当时,房琯担任睦州司户,崔涣则为桐庐县丞。孙生道:“房崔二公将来能做宰相。房司户能掌管玉玺印绶,崔县丞则会出任杭州刺史。到那时,我虽然看不到崔县丞的富贵荣耀,但是还能承蒙您的照顾。”后来,房琯果然拜相,并奉唐玄宗之命将玺绶授予肃宗。而崔涣罢相之后果然出任杭州刺史。他上任时途经孙生家,便下车拜访,却得知孙生已经去世十几天,于是任命孙生的儿子为牙将,并抚恤其家属。

代宗继位后,宰相元载为巩固恩宠,与宦官董秀勾结。崔涣对此极为憎恨,便在代宗面前指责元载奸邪。代宗道:“元载为人虽不甚重,但却能调和中外,乃是能臣。”崔涣道:“如今战乱初平,百废待兴,元载作为宰相,应严明制度,以正视听。但他却专权结党,僭越法度,卖官鬻爵,这是幽国卑主之术。”代宗默然不语。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