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本职场类的杂志中看到过这样一个事:
张佳刚刚进入公司工作,她的部门经理是一个比她大十多岁的大姐,叫周韵。有时,加班晚了,周韵就请张佳去吃夜宵。一来二去,她们就熟了。
有一次,周韵请张佳去喝咖啡,然后就开始非常煽情地讲自己的感情经历。说完后,周韵把话锋一转,对张佳说:“把你的情感经历也说给我听听吧。我可是一个非常好的倾听者哟。”张佳含蓄地笑笑,不说话了。
张佳曾听同事们说,周韵是一个心机重、野心很大的人。所以,她想了想,还是不要把自己的情感经历告诉周韵的好。毕竟,张佳对周韵还是不太了解。
张佳说:“我的经历太简单了,不值得一提。”张佳的回答,令周韵大失所望。她想挖张佳隐私的打算泡汤了。
后来,听说有一个女同事,因为和周韵交过心,结果被她利用了。张佳庆幸自己没有和周韵这种人深入交谈过。从此,她做事更加谨慎小心,对周韵也是敬而远之。
表里不一,暗中伤人者通常在你面前伪装得非常好,通过对你的关心,和你拉近关系。他们会在你情感低落时,陪在你身边,假装安慰你,实则是在套你内心的隐秘情感。
这种人还会先把自己的隐私推心置腹地告诉你,然后再希望同等交换,获取你的隐私。对于这样的人,你一定要敬而远之,对自己的事情要守口如瓶。
对有恶劣习性的人,也不要深交。这种人是意志薄弱的人,而且品质也不好。这种人没有社会责任感,没有道德底线,只要给这种人一点好处,他们就会出卖朋友。把自己的隐私推心置腹地告诉这种人,无疑是在自己的生活中埋下了“定时炸弹”。
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者,也不是推心置腹交谈的对象。这样的人会在一切活动中以自我为中心,总以自己的利益为出发点,很少真正顾及别人的立场与感受,跟这种人深交,最终“牺牲”的就是自己。
这种人,会在你触及他的利益时,随时准备“牺牲”你的利益,而成全他自己。
对于那些心态灰暗,处事消极的悲观主义者,你也得敬而远之,这种人只能给你的生活带来负能量。与这种人交往,你的生活中不会有阳光。
你推心置腹的倾诉,只会换来这种人的一声叹息。也许他不会出卖你,但他却不会给你积极的影响,良好的建议,正面的能量,还有真诚的安慰和劝导。
当你这样一一去排除时,你会发现你的身边真正可以推心置腹的人少之又少。在交际中切记:并非所有人都可以推心置腹。
人们聊天时,
为何只想着谈自己希望谈的事情
卡耐基说:“夏天的时候我总是喜欢前往缅因州钓鱼。以我自己来说,我喜欢吃杨梅和奶油,可是,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我发现鱼儿们并不喜欢这种食物,相反它们更爱吃小虫。所以当我去钓鱼的时候,我不想我所要的,而是想着鱼儿的兴趣,用虫子和蚱蜢当诱饵。这样一来,我就可以轻松地对鱼儿们说:‘你要吃那个吗?’”
相信大家都钓过鱼,也知道钓鱼的道理。可是当你想说服别人为自己做些什么的时候,为什么不用同样的常识,去“钓”一个人呢?
有人问路依特·乔琪(美国独立战争时著名的高级将领),如何能在别的战时领袖们都退休不闻政事后,还身居权位?
他回答说:“如果官居高位可以归功于一件事的话,那就是,你想要钓什么样的鱼,就需要什么样的诱饵。不同的鱼要使用不同的钓饵,如果你一厢情愿,长期使用一种鱼饵去钓不同的鱼,你一定是会劳而无功的。”这也是路依特·乔琪从钓鱼中所悟出的道理,是他一生的经验总结。
卡耐基说:“为什么我们只谈自己所要的呢?这是多么幼稚的举动。除了你,可能不会再有人对你的需要感兴趣了。不过,所有人都和你一样,我们都注意着自己的需要。正因为这样,世界上唯一能够影响对方的方法,就是时刻关心对方的需要,并且还要想方设法满足对方的这种需要。”
卡耐基和路依特·乔琪的办法值得我们学习。这个方法无论是对成人还是孩子,甚至对动物也都一样适用。
有一次爱默生和他的儿子想把一头牛拉近牛棚里,可是他们怎么努力都没有办法。
爱默生在后面用力地推着,儿子在前面使劲儿地拉着。而那头小牛四腿张开,牢牢地站在草地上抵抗前进。
他们僵持的情景,被旁边的一个女佣看到了。虽然这位妇女并不能够像爱默生一样写出优美的散文,可是至少在这次,她懂得牛马牲口的感受和习性,她刚才在厨房干活,手指还带有盐味儿。于是她把自己的手指放到小牛嘴里,让它像吃奶般吮着,一面轻轻地把它牵进牛棚。
可见,了解并满足对方的需要就能轻易影响对方。汽车大王亨利·福特曾说:“如果成功有什么秘诀的话,那就是站在对方的立场来看问题,并满足对方的需要。”
多么简单明了的金玉良言,但依旧有相当多的人对它视而不见,就像爱默生和他的儿子一样。所以,明天你要说服别人替你做些什么时,就要灵活运用这种方法。
这个道理是最浅显而明白的,任何人都能够获得这种技巧。可是对很多人来说,这种“只想自己”的习惯却是本性难移,因为这一行为发自我们的基本需求。如果你能够把这种习惯改掉,站在对方的角度,了解并满足他们的需要,你会发现说服的过程会更简单,任务更容易完成,得到的也会更多。
今天成千上万的推销员,每天疲惫沮丧、劳累不已,但是收获甚少。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他们并不懂得顾客的心理,他们只是想到自己所需要的,而没有注意到,他们所推销的是不是对方所需要的东西。
如果我们要买需要的东西,会自己出去买,原因是我们所注意的,是如何解决自己的问题。假如有个推销员,他所推销的服务和商品,确实能够帮助我们解决一个问题,那么他不必喋喋不休地说服我们购买,我们就会买他的东西。顾客喜欢觉得是自己主动买的,而不是由于推销才买的。事实上,许多销售人员在自己的销售生涯之中一直都不知道应该如何从顾客的角度看待问题。
在说服的过程中,你一定要明白不是你想要什么,而是他想要什么;不是你想说什么,而是他想听什么。
哈里·欧弗斯屈特在自己的《影响人类的行为》这本具有启发性的书中写道:……不论在商场、家庭、学校或者政治上,有一句话对于那些自诩为“说客”的人来说不失为最好的建议:要首先了解对方某种迫切的需要。只要这样做,就能够左右逢源,永不寂寞,否则到处碰壁。
了解并满足对方的需要,其实并不难,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尊重对方
每一个人的自尊心都很强,一旦你无意间使其受到伤害,他便会痛苦不已。如果你时刻注意,尊重对方,让其有自重感,那么对方就会感到欣慰和满足。
2.不要处处当主角
人人都希望按自己的思想和意志办事,不喜欢受到别人的指指点点,这就是自主的需要。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在别人面前具有优越感,于是想尽一切办法让自己的才能充分发挥,并积极运用自己的智慧,创造出可观的劳动成果,使自己看起来比别人更能干。那么就应充分尊重对方“自主”的需要,让他的自我表现心理得到满足。
3.投其所好
人人都有各自的爱好,如果我们在说服别人的时候,能够尊重对方的兴趣和爱好,这样会使对方得到最大的满足,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正如著名的诗人西罗斯所说:“当别人对我们产生兴趣时,我们就对别人产生兴趣。”所以,如果你要影响他人,赢得朋友,就应该学会投其所好,谈论他人最感兴趣的话题。试想,一个和你没有任何共同话题的人,又怎么可能和你深入交往呢?
说话要投其所好,
寻找双方共同点
在交际中,难免会遇到话不投机时的冷场,这时我们不能放弃交流,要赶紧转换新话题,避免让窘态继续。
很多时候,在沟通时我们还需要投其所好,找对方感兴趣的话题,这样才能把话说到对方心坎上,才能赢得好感。有人说过:“如果你转换的话题能让人感兴趣,那么你就是很厉害的沟通高手。”
有这样一个故事:
李东和李西是两兄弟,李东比较机灵,不管去哪里都能得到别人的喜欢;李西就显得有些木讷,尤其在跟人交往时常常因为话不投机而被大家嫌弃。
有一次,他俩都想自己开店铺,就去跟爸爸说。爸爸告诉他们:“家里现在没这么多钱,不过我有个有钱的朋友,你们一起去找他吧。谁能动他,谁就能获得他的资助。”
下午,李东和李西就开车出去了。一路上,他俩都不说话,都在盘算如何得到父亲朋友的欢心。
“伯父,很高兴见到你。”一看到那个人,李西就赶紧打招呼,想给对方留下好印象。
老朋友只是随意点了点头,甚至都没说欢迎他们。
“伯父,我想开个商店,想请您帮忙投资一下,我爸爸说你是他最好的朋友,请帮帮我吧。”李西说得非常诚恳。
之后,李西就开始说自己的宏图大业,说得非常激动,但是老朋友越听越不耐烦,甚至开始打哈欠。
“伯父,是不是耽误了您打麻将的时间?”李东看不下去了,赶紧转换了话题。
老朋友一听打麻将,立刻不困了,他说:“你怎么知道我喜欢打麻将?”
“我爸在家常说,您打麻将的技术很高啊,我一直想跟您请教,现在终于有机会了。”
就这样,李东开启了一个老朋友感兴趣的话题,两人越说越兴奋,李西在一边尴尬得一句话也插不上。
之后,李东又在适当的时候说了自己创业的想法和优势,老朋友思考了一下,答应给李东投资。
“其实李西的创业想法也不错,要不您也考虑看看?”
庄李东的劝说下,李西投资的事也说好了,兄弟俩很高兴地回去跟爸爸分享喜悦了。
“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在交际中,如果你不能迅速跟他人找到共同话题,很可能就会失去一次重要的交际机会,甚至引起对方的不满。文中的李东就比较机灵,话不投机时知道立刻转移话题,保证了交流的顺利进行。
在交际中,我们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有时遇到感觉不好的人时难免会尴尬,感觉话不投机。如果双方都因为话不投机而不愿多说,呆呆坐着,就无法打破尴尬局面,有进一步的发展,当然肯定更谈不上建立关系了。
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从对方身上找感兴趣的话题,打开别人的话匣子。如果能做到这些,你必然会成为交际高手,占据操控者的地位。
在交际中,大家都是有交际目的的,都想把话说到对方心坎上,这样才能起作用。要想做好这些,就必须学会投其所好,说对方感兴趣的事。
有些人不以为意,在沟通时只顾自己的感受,说自己的话,办自己的事,如果细心观察,你会发现这种交际方式的效率是很低的。
因此,掌握一些必要的说话技巧就是一定要做的事情了。这些说来看似很简单,事实上做起来很不易。它不仅需要我们有投其所好的意识,还要身体力行地去寻找技巧。说话的人不同,寻找共同话题的方式也会有异。
语言是沟通的基础和桥梁,是在交际中成就自己的有力武器,学会投其所好,让自己的语言更有感染力,更能打动别人。
跟人交流,转换话题之前,要先进行观察,如果不能找到对方感兴趣的点,新开启的话题也依然不会让对方满意。
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对方的着装、表情、言谈举止等找到对方感兴趣的点,然后打开话题,达到我们的交流目的。通常,最适合观察的是一个人的装扮,从装扮中能看到他的内涵、品位、喜好和地位。读懂这些之后,才能准确找到对方感兴趣的点。
如果不能正确观察,我们还可以适当地进行一下了解,从他人的“特点”开始,主动询问,可以询问对方的事业、生活和兴趣爱好,这些通过寒暄都能知道。
一般而言,谈论最多的是对方的兴趣,它不会显得很唐突,可以采用抛砖引玉的方式,先说本人的爱好,再让对方自然而然地说出自己的爱好,然后寻找彼此的共同之处,这样新话题就开始了,而且还是大家都感兴趣的话题。
我一个叔叔叫老杨,他是个很热心的人,不仅酒量好,而且会说话,很多朋友接待客人,都喜欢让他来捧场,老杨每次都不负众望,把气氛搞得非常好。
朋友的女儿中考成绩不怎么样,没办法到县里的一中读高中,朋友就想通过关系来疏通一下,于是请了一位县一中的领导来家里吃饭。
领导虽然来了,但一直不愿提帮忙的事,朋友看时机不对,也不好意思开口,场面有些冷。
老杨思忖,领导从事教育工作这么久了,管理能力一定很好。
“听说你年轻的时候是位非常有能力的教师,培养了不少人才,”老杨笑呵呵地说,“现在升到了管理层,真不错。”
“有能力不敢当,管理也算是稍有经验吧。”
“我的管理能力太弱了,想跟你请教一下如何提高管理能力。”就这样,老杨转换了一个对方感兴趣的话题,形势立刻好转。朋友所求之事,最后也水到渠成地办成了。
寻找对方感兴趣的话题,在人际交往中非常重要,要想在短时间内建立良好的沟通氛围,避免话不投机,就必须找到谈话的“契合点”。
还有需要注意的是,在交谈中不要以自己为重,要注意对方的情绪,要看对方是否愿意交谈。如果发现对方不感兴趣,或在应付了事,千万不要犹豫,立刻转移新话题。你拖得越久,对方对你的好感也就越少。
只有彼此有共鸣,才能使谈话进行得更深入,更愉快,“孤掌难鸣”,以自我为中心,是无法完成交际的。
话不投机是大家沟通的主要障碍,要是不及时转移话题,对方会拒绝继续沟通。实际上,要想成为交际高手,绝不能给对方说不的机会。通过及时观察,迅速找到共鸣点,沟通才能继续下去。
说话要投其所好,要在最短时间内让别人对你的话感兴趣,才能慢慢靠近。这需要很高的说话技巧,平时只有注意多观察、多锻炼,才能让自己成为交际高手。
聊天不是想说什么说什么,
别人的“污点”可碰不得
每个人都会有或多或少的污点,毕竟人无完人,但在交际中,我们绝不能只盯着他人的污点看,甚至对其不屑一顾。这是无礼的表现,不仅会伤害他人,树立不必要的敌人,还会影响自己在大众跟前的形象。
谈资是一门学问,如果总是轻易对有污点的人失礼,盲目地自我感觉良好,就容易处在危险之中了。久而久之,自己也会失去人心。
我朋友张冰是高级俱乐部的会员,俱乐部每个月都会举行社交宴会,每次都会来很多名人,是拓展人脉的绝好场所。所以,在这里,大家都会尽情展示自己的交际之术,以此来获得别人的关注。
张冰性格比较冷傲清高,她来这里的目的就是寻找完美的合作人。在交谈之中,她从别人口中听到了科技大亨Mr张的“丑闻”。
据说Mr张离过三次婚,最近的一次是上个礼拜之前。他的“小媳妇”偷了他很多钱,最后跟别人跑了。
张冰一听就对他满脸不屑,她认为这么花心滥情的人简直就是可耻的。
“Hi,你们好,我是Mr张,很高兴认识你们。”话说没多久,Mr张就过来打招呼。其他人都很热情地给予了回应。
“哼。”张冰满脸不屑,她理都不理Mr张,径直走开,跟其他人打招呼去了。Mr张非常尴尬,他深深地记住了张冰。
有好几个朋友,都提醒张冰,不要太过情绪化,不能对别人无礼,哪怕是有污点的人,他也会有了不起的一面,说不定还能成为合作者。张冰年轻气盛,对大家的劝告不屑一顾。
这世界真小,后来有一次张冰跟着同事去会见客户,结果正巧碰到了Mr张,他什么也没说,只是含笑看着张冰。
这时,张冰都懊悔死了,她真后悔当初让Mr张下不了台,现在对方肯定不会跟她合作了。事实上,Mr张是非常理智的科技大亨,他没有太为难张冰,但合作期间也只跟张冰的同事详谈。此刻,张冰才真正意识到当初的失礼是多么不应该的事。
从那之后,她再也没犯过类似的错误,她时刻铭记,他人的污点绝不应成为自己失礼的理由。
所有人都有缺点,甚至是污点,如果只盯着他人的污点看,必然会变得心胸狭隘,斤斤计较,失去更多朋友而变得更加孤独。
社会中人际关系是非常复杂的,如果不能说出得体的好话,就不要信口开河。有些人就喜欢背后说别人的污点,到处宣扬,甚至当面出言不逊,做出失礼的举动。这是所有悲剧的开始,很多后果往往是不能预料的。
有人说过,与他人相处时,如果只盯着对方的缺点,一天也无法跟他继续交往下去;如果在看到缺点的同时还能看到优点,那么做一辈子的朋友也没问题。在交际时,太过苛刻,眼光太过挑剔,很容易会成为众矢之的。
也许你认为轻视别人没关系,但他人会记住你的失礼,以致记恨、反感,不利于人际关系的建立。
跟人交际时,要时刻注意对方的面子,毕竟在交际场合,面子对每个人的意义都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最好不要做失礼的事。不要逞一时之快,而在人际关系中落于下风。
在交际中,为了给他人留下好印象,我们会刻意注意很多问题。如果你对有污点的人失礼,给他人留下不懂事的坏印象,于己于人都是有害无利的。
很多人在交际中,都会犯这样的错误,喜欢拿别人的污点进行打趣。也许,开玩笑的人只是随口一说,但被说的人心里肯定会很不高兴。如果没有眼力,通常得罪了人还不自知。总之,在交际中一定不要随便看起人,不要看到有污点的人就侧目,你的一时失礼,会为以后的人际关系埋下祸患。所以,要时常约束自己,不要做失礼的事。
“打人不打脸,揭人不揭短。”当面对有污点的人时,一定要避开提及其污点的话题,如此才能避免失礼,不致引起对方不悦。当有人说及某人的污点时,我们也不要太当真,要根据自己的是非观念来判断,更不能听完之后就大肆宣扬,表达对当事人的不满。
拿别人缺点说事的人,不仅会得罪当事人,旁人也会认为他无知,反而损害自己的形象。当听到闲话时,我们还要及时制止,体现我们的理性和睿智。
除此之外,在跟人相处时,要多肯定他人的优点,每个人都有想得到肯定的心理。每个人都有污点,也会有优点,多肯定他人的优点才能跟大家友好相处。当别人都在拿他人的污点说事时,如果你能肯定他的优点,必然会得到感激,他日获取帮助时也会容易许多。
有一次,我和前同事李亮一起吃饭,他给我说过他遇到的这样一个故事:
李亮是个朝九晚五的上班族,他最爱在下班的时候买水果。一天,楼下来了个卖水果的新摊,他决定去买一些。
结果,他挑完水果之后才发现自己的钱包不见了,他找了很久也没找到。当时,真是尴尬极了。
“你是李亮吧?”卖水果的男子居然认出了他。
“对,对,我是。”李亮连声承认,但却不认识摊贩。
“我是小杜啊,之前在你们公司上过班,你不记得了?”
说到这里,李亮才有了印象。当时,小杜娶了一个长相难看的妻子,大家没事都笑话他,只有李亮一直很尊重他,肯定他的工作能力。
“这些水果你拿着吃吧。”小杜非常热情,让李亮感动不己。
虽然是件小事,但不难看出,多肯定他人的优点,少说缺点是赢得大家喜爱的好办法。
如果在谈话时,非要提及他人的污点,这时就要掌握正确的方法。语言要含蓄,说法要委婉,最好一带而过。如果说话太过直接,很容易伤害对方的自尊,将矛盾激化。
每个人都有缺点,如果我们能客观真诚地看待评价,相信他人也不会说什么,但万不可出言不逊,幸灾乐祸,如此失礼,后果会很严重。
交际是个彼此照应的过程,如果你能面对他人的污点不失礼,来日自己犯错时,对方也能保全你的尊严,以礼相待。这个简单的道理,想必很多人都知道,但往往因为感情偏见,而用有色眼镜看待别人。其结果也无非是逞一时之快,害人害己。
在跟别人说话时,要客观看待他人,讲究正确的交谈策略,不主动提及他人的污点,不碰他人的伤疤,用温和的态度以礼相待,你会发现,你的世界会宽阔许多。
在成人的世界里,
已经没有了童言无忌
当你步入社会后会慢慢地发现,那些从前在课本里学来的心直口快、仗义执言、直言不讳等行为,在这个现实的世界里显得那么不成熟。因为,那些口无遮拦的人,总是轻易地就得罪了某些人。
我朋友谷雨平时为人热情,多次帮助公司的女同事介绍对象。但结果是成的少,无疾而终的多。在公司里,有一位30多岁的女同事,谷雨多次给她介绍对象,都没成。谷雨一时心急,就在闲聊时大发感慨说:“三四十岁还不结婚的人心理肯定有问题。”语毕,那位女同事很生气地说:“我怎么就有问题了,你这么说话合适吗?”
谷雨也觉得自己说话过分了,连忙补充道:“对不起,我不是说你,我是说男的。”说完,方想起来办公室里还有一位快到40的男同事至今未婚,最后办公室一片静默,好好的气氛就这样被破坏掉了。
年轻人一定要管好自己的嘴,别像谷雨那样,什么话都不经过思索,就脱口而出。这样很容易就伤害到别人,而自己在别人心中的信任度就会直接下滑,最终成为一个不受欢迎的人。
我的妹妹露露为人直爽,说话直接。同事们经常说她口无遮拦,说话永远不经大脑,总是先说话后思考。就因为说话口无遮拦,露露常常不顾及别人的面子,所以有时得罪了人,她还不知道。
一次,朋友郝灵买了一件新衣服,很贵、很漂亮。但遗憾的是郝灵的身材因为刚刚生完孩子有些臃肿,衣服穿起来显得有些不合适。
朋友们都看出来郝灵很喜欢这件衣服,所以都不忍心打击她,纷纷赞扬起来:“这样的衣服才显出你的气质,穿起来真好看啊,虽然贵了点,但物有所值啊!”“这件衣服真好看啊!在哪买的,哪天我也买一件!”……
这一系列的赞美让郝灵很受用,她非常高兴。可是这时露露却突然说:“你太胖了,身材都变形了,穿这衣服真是不好看,你看你的小肚子都露出来了,多难看啊!而且还那么贵,也没见得好在哪儿啊,我看也不值那么多钱!有这些钱都能买好几件不错的衣服……”
还没等露露说完,郝灵便气愤地走了。其他朋友也很生气:“你是实话实说痛快了,可这不显得我们虚伪吗?”
以后,大家聊天时总是躲着露露,毕竟,谁的面子也不禁伤啊!
俗话说:“病从口入,祸从口出。”像露露这样口无遮拦,虽然逞了一时口舌之快,但最终却伤人伤己。
步入社会以后,你就没有童言无忌的豁免权了,如果你继续口无遮拦,那么只能让你处于朋友不待见、同事不喜欢的尴尬境地,最终交友失败、事业失败。所以年轻人一定要先明白这个道理,然后在与人交往时,牢牢把握好说话的尺度,避免口无遮拦。只有这样,在与人交往时,才能保证自己不会因为说话而得罪人。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