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所谓情商高,就是懂交际> 第五章 说话要看场合,明白什么话能说什么话不能说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五章 说话要看场合,明白什么话能说什么话不能说(1 / 2)

在什么场面说什么话,

让对方觉得倍儿有面

人在社会中,就一定避免不了交际,不管跟谁交流,不管在什么场合,必要的场面话还是要说的。不会说场面话,就显得社交经验不足,影响人际关系的建立。

场面话通常都是面子上的赞美和恭维,大多数情况下只是礼貌问题,是不能当真的。面对别人的恭维,要保持冷静。如果不了解场面话,交际就会陷入被动。

我朋友李月大学毕业后一直忙于工作,眼看快30岁了,一直没有对象。之前,她不以为意,认为碰到真心懂自己的才可以。等到了这个年纪时,周围的同学、朋友都结婚了,她才开始着急。

好朋友看出李月的心思后,便牵线给她介绍了一个在外企工作的朋友,想撮合他们。李月欣然同意了。

“小月,有时候必要的场面话还是要说的,你不能太过‘耿直’了。”朋友知道李月的性格,忍不住提醒她。

在外企的男人各方面的条件都不错,又很健谈,没过一会儿,李月就对他产生了好感。

李月决定改变自己的说话方式,开始搜肠刮肚地想场面话:“听说你的工作不错,很有能力。”

听到李月的恭维,男人非常高兴。

“我听朋友说,你的工作能力相当不错,年纪轻轻就升主管了,我自己跟你一比,好惭愧啊。”

“哪里,哪里,我是男人,自然应该更努力。”

在李月场面话的“攻击”下,男人听得非常高兴,慢慢开始跟李月讲真心话,从工作到生活,什么都说。

过了很长一段时间,男子意犹未尽地说:“很久没碰到这么能谈得来的人了,如果可以的话,我还想接着约你吃饭。”

李月知道,他是在对自己表示好感。

“可以啊,如果有时间我还想听你说话,你的很多见解都让我受益匪浅。”李月的场面话也是越说越好了。

“好,你真是难得一见的好姑娘,真是我的知己。”男子非常满意李月,后来两人渐渐发展成了恋人关系。朋友都为李月的“开窍”感到高兴不己。

之前李月是个理想主义者,想找真正了解自己的人,所以她不屑说场面话。这种想法,影响了她正常的交际。等她改变思维之后,把场面话一说,大家对她的感觉就大不一样了。

一些交际场合,场面话还是要说的,我们不能随意表现出自己最甕实的一面,这在交际中是行不通的。场面话可以说是交际的专用语言,是见面后的寒暄,是拉近彼此关系的方式。

一般而言,交际场合的场面话都是不能信的,它只是简单的寒暄。当听到他人称赞、恭维你时,千万不要当真,不要被对方哄得昏了头,要用冷静的思维去看待,去分析。如果一味地把场面话当真,只能说明你不成熟,不懂得交际技巧,最后难免会失望。

到这里也许有人会说,场面话这么虚假,为什么还要说呢?其实然,场面话不是谎话,不是为了进行欺骗,是一种交际智慧。通常它会涉及原则和立场问题,是在交际中立身的技巧。如果我们不说场面话,那跟陌生人交往时该怎么交流呢?在跟他人交际,说服对方,拉近彼此关系时,是离不开场面话的。它就如同催化剂,可以有效增进人们之间的关系,所以,场面话不能少。

场面话并不是可耻的行为,也可以说得让人心动。在现实交往中,不说场面话寸步难行,但要说就尽量说一些贴近实际生活的,这样会显得比较真诚。不能随口就是假大空话,管不住自己的嘴,这样的人肯定会给人虚假的感觉。

需要注意的是,我们不仅要会说场面话,还要会听。如果不动脑筋,径直把他人的场面话当真,到时候吃亏的恐怕就是自己了。必要时,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来判断对方的话有几分可信。如果真是客套话,就完全不必当真,一笑置之就好了。

所以,交际中我们要学会说场面话,让他人受用,让自己的人脉更加广泛、稳固。

要想说好场面话,首先要学会赞美别人。赞美就像是空气,每个人都需要。当别人听到赞美的话时,就会感到自己被肯定了,这种感觉会让自己对称赞者不由得心生好感,彼此之间也会感觉亲近不少。

在交际中,我们经常听见有人说别人漂亮、说别人聪明、说别人的小孩可爱,等等,这种赞美只要不是信口开河,没有一点根据,通常大家都会非常高兴。

在称赞对方时,要有事实根据,如果赞美太过,会适得其反,收不到良好效果,甚至引起别人的厌恶。

总之,称赞别人是最好的场面话,称赞别人会让你的交际之路更平坦。

我看到过一篇小故事:

一个化妆品推销员,上门推销自己的产品,女主人打开门之后一看是推销员,很不高兴地说:“谢谢,我不需要。”

眼看女主人要关门了,推销员立刻来了一句:“哇,你家的贵宾犬太好看了。”

女主人一听就高兴了,接过话说:“那当然了,这条狗是纯种的,当初是花大价钱买的。”

推销员通过赞美说好了场面话,立刻赢得了女主人的欢心。

不知不觉中,女主人就跟推销员攀谈了起来,越说越投缘,慢慢地,女主人对化妆品的好感也油然而生。

“这套化妆品最适合您的身份了,高贵大气,真的很合适。”

这些只不过是赢得他人信任的场面话,女主人也未必意识不到,但最终她还是很高兴地买了化妆品。

称赞是最好的场面话,是永不过时的,在交际中,是很容易获得他好感的。当然,凡事不能太过,一定要把握好分寸。

除了赞美,还要懂得适当地应承。“好,下次见”、“如果需要,我肯定会帮忙的”、“有时间一起吃饭”,等等,很多时候,这些话是不说不行的。

如果不懂交际,会让对方感觉不舒服或感觉没得到认可。如果当面拒绝他人,还会得罪人,甚至引起对方的记恨,这时不妨说些无伤大雅、没有后话的场面话。既给了对方面子,自己也可以脱身。

“今天我们的交谈非常愉快,大家就是朋友了,以后找你帮忙可不准推辞啊。”很多时候,大家都会这么说。

聪明的人会这样回答:“好啊,肯定会的。”别人听了之后,明知是场面话也会很高兴。

不懂交际的人也许就会说:“到时候再说吧,我也不知道能不能帮忙。”虽然说的是实话,但却让人不舒服。前者说的是场面话,后者则是得罪人的“大实话”,在交际中,后者还是少说为妙。

场面话是建立交际关系的必要手段,大家要正确认识。它不是虚伪,也不是狡诈,而是交际中不可缺少的技巧。有时不会说场面话,会让交际变得无趣,会导致气氛尴尬,影响自己的社交。

所以,在必要时,要说些无伤大雅的场面话,既让对方高兴,又不损害自己的利益,何乐而不为呢?

不是问什么就得答什么,

有些话也可以“听不懂”

很多时候交际如战场,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当然也会遇到让人难以回答甚至不怀好意的提问,如果不懂谈话技巧,很容易让气氛变得尴尬,甚至得罪人。在面对不想回答的问题时,要学会答非所问,巧妙化解,既不失礼,又保全了自己的面子。

有些人就是因为不善于巧妙回答提问,而让自己陷入被动又无法让对方满意。如果不懂变通,就无法掌握谈资之术。

我的朋友小齐在保险公司干了很多年,能力没的说,就是不会说话。每次跳槽都是因为处理不好跟领导的关系。

再次辞职之后,小齐非常郁闷,整天借酒浇愁,还老抱怨没有人懂他。后来,好不容易有个老朋友想帮他一把,还是被他搞砸了。

老朋友想把小齐介绍到朋友张老板的公司,特意摆了一桌酒席,千叮咛万嘱咐,要他好好说话。

酒过三巡之后,张老板了解到了饭局的意思,问小齐说:“听说你的业务能力不错,为什么辞职啊?”

小齐不假思索地说:“因为跟老板的关系不和,不知怎么就得罪了他。”

老朋友一听就不高兴了,他想小齐怎么还是如此不会说话?赶紧打圆场说:“小齐比较实在,跟你开玩笑呢。他的业务能力挺好的。”

老板对小齐有了几分了解,不动声色地问:“那你期望的工资是多少?”

小齐马上就要开口说越多越好,老朋友赶紧抢先说:“大家交情不错,你根据他的能力给吧,他不会过多计较的。”

纵然老朋友在中间一再周旋,但小齐的表现还是让人不满意,最后老板找了个借口,离开了饭局。

“你怎么这么不会说话啊?我都帮你到这份上了你还是不争气,以后千万别再找我帮忙了。”最后,老朋友面子过不去,也撒手不管了。

小齐一个人坐在那里,又生气又无奈。

在交际中,不要回答别人想知道的问题,要回答自己想回答的问题。尤其是在重要的场合,巧妙的回答不仅能让人满意,还可以显示自己的能力和才华,让对方产生好感。小齐是个不会回答问题的人,不加思考、不计后果的回答,只能暴露自己的短处,影响自己的形象。

在跟别人谈话时,哪怕是很熟悉的人也要好好回答对方的问题。从回答问题的方式,对方就能看出你的为人,直接影响别人对你的印象。有的人认为,话多说一句少说一句都没关系,在回答问题时常常信口开河,或毫无保留地据实回答。事实证明,这是不可取的。

这时答非所问就派上用场了。答非所问可以让我们巧妙地绕开他人的话题,既能避免尴尬或不怀好意,又能避免失礼,引起不必要的麻烦。懂得运用答非所问方式巧妙回答问题的人,总能在社交中如鱼得水,赢得“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新局面。

要想做到答非所问,就要懂得“揣着明白装糊涂”,这样的人不是傻瓜,而是真正的智者。面对尖锐的问题,回答会让我们感觉尴尬,不回答又显得不够大气。假装听不懂其中的含义,用其他方式回答就会刚刚好。

有些人无法做到答非所问,他的人际关系就显得比较紧张。凡事太过认真,就显得心胸狭隘,斤斤计较,这是交际中的忌讳,千万不能老犯类似的错误。遇到难题,要学会轻松绕行,这样才能把交际问题做得更好,达到自己的社交目的。

遇到不方便正面回答的问题时,可以通过暗示让对方明白其中的意思,或者传达自己的不满,言在此而意在彼。这是一种有效的缓冲方法,将对方扔出的“炸弹”威力降低,也可以给对方一个含蓄的警告或下马威。如此,对方才能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并加以改正。

交际中,很多时候都不能“打开天窗说亮话”,要通过巧妙的暗示将难以回答的问题变得简单,同时让气氛也不会太尴尬。所以,要学会通过暗示表达自己的意思,巧妙回答问题。

巧妙转移话题也是答非所问的重要方法,面对不想回答的问题,不妨当作没听到,开启新话题,这是很常用的说话艺术技巧。主动转换话题,主导谈话方向,这样才能在聊天中占据主动,避开雷区。

听以前做HR的朋友给我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小王是刚入职场的新人,因为初生牛犊不怕虎,一来就得罪了很多人,这让他吃了不少苦头。后来,虽然他也意识到了不妥之处,但平时跟人聊天时还是有人故意刁难他。

在一次培训的时候,小王因为早晨有事迟到了五分钟,这可不得了,一时成为了众矢之的。张老师是这里的老人,带头难为他:“哟,小王,你可是从来不迟到的,今天培训怎么迟到了?莫不是对领导有意见?”

面对这么故意为难的问题,小王很生气,但也不敢跟张老师对着干,于是他灵机一动说:“张老师,您来得真早,早就听别人说您是单位的楷模,以后我得跟您学习了。”

张老师还想发问,小王立刻打断他:“听口音您是北京人吧?我外婆家也是北京的,有机会到北京请您吃饭。”

就这样,小王通过转移话题,巧妙逃避了张老师的刁难,避免了尴尬,解除了危机。转移话题,转移对方的注意力通常都能收到类似的效果。

遇到实在不想回答的问题,还可以曲解对方的意思,假装听不懂,用糊涂方式应付过去就行了。

很多时候,那些谈资经验十分丰富的人很会设计谈话陷阱,如果按照常规的思维方式,必然会掉进语言陷阱,巧妙曲解就不会如此了。

如果对方的问题很有难度,或者一时不知如何回答,可以通过反问把问题抛给对方,让对方替自己回答。如此一来对方可能会因为不好回答而放弃刁难,或者自己也可以根据对方的回答而取其精华。

总之,在交际中难免会遇到些不怀好意的刁难者,他们总会设置一些语言陷阱,如果我们不懂,答非所问,就会陷入被动,被对方牵着鼻子走。所以,要培养自己绕开话题的意识,既给了对方有力的还击,又彰显了我们的智慧,这是最好不过的了。

在交谈时,除了可以通过以上几种方式来应对他人不怀好意的问题,更主要的是随时保持敏捷的思维,寻找对方话语里的突破口。只有如此,才能把问题回答得更好,才能一直占据交际的有利地位。

情况特殊下,

说些小慌也无妨

我们从小受的教育就是为人要诚实,在人际交往中,待人以诚是大家都认可的一个原则。

诚然,只有对别人付出真心,才能得到别人的信任,可有时候,特别是在自己陷入两难的处境时,我们要学会适当地说些谎,如此一来,既能照顾到对方的面子,也不致让自己陷入不利的境地。

我听到过这样一个故事:

李可为人诚实,他最不齿的一种品行就是虚伪,因此,他一直要求自己,无论在什么场合,遇到什么样的人,都不能说谎。

可就是这样一个耿直之人,在他四十岁的时候,身边竟没有一个朋友相伴,连自己的亲人都不喜欢他,不愿意跟他说话。如今,唯一陪伴着他的只有一条宠物狗。

李可年轻的时候供职于一家大型的互联网公司,凭借多年的工作经验,他很快升为公司的一名中层领导。出于职位的需要,李可每天不得不和各种各样的领导和员工打交道。

有一次,公司进行大规模的部门和人员调整,老总让每一位中层都上交一份方案,李可特别实在,该汇报、不该汇报的问题都说了,虽然说的都是实话,但也因此得罪了不少人。

其他的也就算了,他还把部门经理生活不检点的问题给披露了。

这下可好了,经理遇到了大麻烦,好不容易才把事情摆平,没被上面追究。

李可还跟没事人似的,觉得自己没有错,只是说了实话而已。但经理却把他当成了眼中钉、肉中刺,处处给他穿小鞋、使绊子,恨不得整死他。

最后,李可实在混不下去,只能辞职了。

“如果你当初肯帮经理说个谎,现在也不致如此啊。”有好心的同事提醒他。

“这是什么话,做人就应该说实话。”同事原来是好意,结果却挨了一顿批,之后再也没人说他,也没人帮他了。他在“孤胆英雄”的路上走得更远了。

例子中的李可不是一个坏人,很耿直,但就是因为太过诚实,什么都说,才让自己变成了讨人厌的危险人物。在社交中,必要的谎言还是要说的,这是保护自己的必要手段。

说谎和虚伪不是同义词,尽管二者都不是值得提倡的品行,但有时候前者只是一种必要的交际手段,无关人的道德或者人品。李可的悲剧就在于他混淆了这两个词义,导致其一生都没有人愿意亲近他,他失去了别人的尊重,也毁了保护自己的防线,最终只能以纸笔作为倾诉的方法,将心事付诸于文字。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费尔德曼将人们说谎的动机分为三类:第一类,讨别人欢心;第二类,夸耀自己和装派头;第三类,自我保护。

前两个动机我们可以理解,至于第三个,有的人就会觉得为了保护自己而说谎是一件很不光彩的事情。其实,只要我们说谎的目的不是为自己谋私利或者伤害他人,内心大可不必为此纠结。

生活中,我们不免要与人打交道,其间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值得我们掏心掏肺,有时候,我们需要做的只是交际而己。

如果对对方的一言一行都较真儿的话,很容易让对方觉得尴尬,而自己也不会给人留下好的印象,不分场合的诚实,不仅会伤害别人,也会伤害自己。

抛开道德的标准不说,说谎也是一种智慧,真正高明的谎言可以为我们在人际交往中的表现加分。所谓高明的谎言,指的是说谎的时机要适当,用词也要合理,并且还要满含着真诚,能让对方感受到温暖,同时面子也能够得以保全。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本来已经打算好了周末要和女朋友出门游玩,可朋友却打电话来说,有没有时间小聚一下,这时候,如果直接坦白地说,不免会让朋友对你产生重色轻友的怀疑。

为了避免误会,你可以用一些听起来合情合理的理由将朋友推掉,比如说,公司加班、家里有事等,并且很真诚地对他表示歉意,并和他约在别的日子见面。如此一来,既安抚了朋友,也保证了自己的正常行动。

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恰当的谎言可以起到润滑剂的作用。我们没有必要固执于绝对的真诚,相反,如果谎言能够让尴尬的气氛变得活跃,让紧张的关系变得轻松的话,那我们就不必纠结于自己说的是真话还是假话了。毕竟,我们的目的达到了,既没有得罪别人,也保护了自己的利益,两全其美。

在交际中,必要的谎言是不能少的,但不能说弥天大谎,也不能故意欺骗他人。否则谎言一旦被拆穿就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因此,我们首先要分清楚场合,适当地说些无伤大雅的谎言。

杨星的朋友漫漫因为喝醉酒出了车祸,把脸划破了,缝了好几针,左脸看起来非常恐怖。她从小就是一个非常爱美的人,这可吓坏了她,天天跟朋友哭诉,要死要活的。

“漫漫,没事的,不会留疤的,伤口虽然大,但不深。”杨星安慰她,怕她一时想不开。

“真的吗?你确定吗?”漫漫迫不及待地问。

“对,是真的,”其实杨星也不敢确定,但她只能说谎话了,“我之前一个朋友,脸被玻璃划破了,也缝了针,后来她用了好药,最后真的没留疤。”

听了杨星的话,漫漫安心了不少。后来,漫漫的脸上还是留了疤,但她已能坦然接受了。对于杨星善意的谎言,她非常感激。

如果杨星没有说谎,漫漫当时难免会想不开,做出不理智的事情。后来,虽然事与愿违,但漫漫还是很感激杨星,关系甚至更进一步。

还有,在说谎时要对人对事,不能满口胡诌,那样一眼就会被他人识穿,不但不感激你,反而会觉得虚伪,这种人是很难得到他人喜欢的。

比如,你跟一个长相丑陋的人说他长得好看,他一听就知道你在撒谎,甚至觉得是一种讽刺。所以,说谎要有事实根据,不能太离谱、太虚假。

值得注意的是,在为了拒绝别人而说谎的时候,要把理由说得很详细,语言要真诚,让对方理解自己的无能为力,通过好话赢得对方的同情心。不能张口就来,随意搪塞,被别人揭穿了都会很尴尬。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不说谎的人,尤其是交际场合,虚虚实实,很难说清。每个人心中都有不想被毁灭的事情,不论大小,这时必要的谎言就会产生作用,不但能满足对方的心理需求,还能保证自己不得罪人,这样对双方都好。

说话要懂得慎重,

并非每个人都能推心置腹

在人际交往中,我们可以和任何人和平相处,但我们不可能和所有的人成为朋友。聊天时,完全不必推心置腹地跟所有人交流。

在聊天时,一定要切记:不是所有的人都是可以推心置腹的。就算是朋友,我们也要先经过慎重选择,找到一个或几个真正可以掏心掏肺的朋友,敞开心扉,推心置腹地交谈。

听朋友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韩玮和杨秀是同事,韩玮是一个真诚的人,对谁都特别实诚;而杨秀是一个特别精明、圆滑、有野心的人,为了自己的利益可以不顾一切。

然而,韩玮并没能早点儿看清杨秀,一直把她当成自己最好的朋友。因为杨秀很会隐藏和伪装自己。

老总的儿子华瑞刚从美国留学回来,对韩玮一见钟情,并通过努力和不断的追求,终于打动了韩玮。华瑞和韩玮恋爱关系确定后,公司里的很多年轻女性都对韩玮羡慕、嫉妒、恨,这其中也包括杨秀。

有一天,韩玮邀请杨秀去喝酒。在酒过三巡后,韩玮哭了,杨秀觉得很奇怪。

然后,韩玮说:“秀,你知道吗?我其实心里最爱的人不是华瑞。我大学的时候有一个感情很深的男朋友。但是,他出车祸离世了。他死后不久,我发现自己怀了他的孩子。为了爱,我把孩子生下来了,并交给他父母抚养。这是我唯一能为他做的事情。”

杨秀听到韩玮内心深处的秘密后,惊讶之余,又很窃喜。

后来,杨秀把韩玮生过孩子的事情通过其他方式传给了华瑞,华瑞很快就提出了分手,而韩玮无奈地放弃了这段感情,辞职离开了。

在交际中,我们都希望能有推心置腹的朋友。但是,你一定要清楚地知道,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推心置腹。

就像韩玮和杨秀,她们是朋友。但最终韩玮向杨秀说了自己的秘密后,却被自己视为朋友的这个人出卖了。

我们在与那个可以推心置腹的人交流的时候,往往袒露的都是自己内心最深处的情感或秘密。如果我们选错了人,就会给自己带来非常惨重的后果。选错的那个人往往会把你的隐私视为你的弱点,并利用你的弱点把你打倒,或利用你的弱点达到某种目的。

也许,你会觉得是别人出卖了你。其实,要怪的人应该是你自己,是你自己选错了人,是你自己把他(她)当成可以推心置腹的朋友。选对了人,你推心置腹的倾诉,可以缓解你内心的情绪,也可以得到他人的安慰和帮助,并能加深你与对方的感情。或许,对方也会把心底的秘密告诉你,你们就会成为交流最深的朋友。

选错了人,你的倾诉,就会成为对方利用你的把柄。所以,在你没有能力看清一个人是否值得信任前,最好避免与别人推心置腹。

你一定要找你信任的人,你最了解的人,你知根知底的人,或是善良真诚的人作为你推心置腹的倾诉对象。

不要和表里不一、暗中伤人者推心置腹。这样的人往往会表面上对你友好,实际上是想挖你的隐私,利用对你的了解,在暗中不知不觉地伤害你。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