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所谓情商高,就是懂交际> 第一章 情商高的人,交际场合绝不“吃亏”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章 情商高的人,交际场合绝不“吃亏”(2 / 2)

1.明确告诉朋友,自己的底线在哪里

也许在一段时间内,朋友因为各种原因,需要我们经常性帮忙,么在答应他之前,我们就应该和他说明:哪些事情自己责无旁贷,哪些事情自己不会去做。例如,朋友让你处理一些工作,你可以和他说:“我能做的,是帮你将格式内容、文本内容整理好,但是具体填写和计算方面的事情,我不能做。因为,这些内容涉及你的工作核心,一来我并不了解,二来这是你本身应该做的事情,如果让领导知道是别人帮你完成的,那么相信你一定会受到批评。”

相信,如果你的朋友懂礼貌、识大体,那么就会接受你的赞同部分和拒绝部分,而不是纠缠着你全部处理。

2.言辞说明原因,杜绝朋友的执迷不悟

如果朋友执迷不悟,依旧要求你帮助他收拾烂摊子,这时候,你就不要再被其他因素所困扰,而是应当直言告诉他:“我不是你的‘保姆’,所以更不会为你闯下的祸端负任何责任。如果你真的是我的朋友,就不应该把我向火坑里推。”

这样的拒绝尽管看起来有些不近人情,可是这正是我们为了保持底线而不得不说的话。并且,如果你的朋友真的与你交心,那么他就会收回要求,向你道歉。这个时候,我们不妨安慰他一下,然后可以帮忙提出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

行事懂得看眼色,

眼色里透着更多的语言

眼睛是人们用来传达信息最为重要的器官,一个人心里想什么,十之八九可以通过他的眼睛看出来。通过对方眼睛的动作和变化,我们便可以了解到各种信息。就连我们的圣人孟子也曾说过:“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恶,胸中正,则眸子了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眊焉。听其言也,观其眸子,人焉庾哉。”

秦朝时,赵高想要陷害李斯,于是就对李斯说出秦二世的种种不好,并劝李斯进谏秦二世,他随即和李斯相约,如秦二世一有闲暇时他便会在第一时间通知李斯。有一天,李斯应赵高之约进宫,时值秦二世正与姬妾取乐,看见李斯进来扫了自己的兴致,心中极为不爽。而李斯却毫不知情,依然进谏。秦二世只好当面敷衍李斯,等李斯一走,便说丞相瞧不起他,什么时候进谏不好,偏偏要选择自己和姬妾行乐的时候来进谏。从此,这就为李斯遭遇杀身之祸埋下祸根。

不要认为“看眼色行事”就一定是不好的行为。其实,眼色是人类的另一种语言。在人际交往中,我们要懂得看人“眼色”行事,以掌控对方的内心想法。

但是,想要通过别人的眼神而得知他的内心活动,就要具备准确的判断能力和敏锐的观察力。因为眼睛的动作和变化是相当快的,所以一定要把握好眼睛变化的任何一个细节,同时也要做出准确的分析和判断,进而才能得知对方心里所想。

聪敏的人不仅要会看人眼色,还要知道在某些特定场合里,什么话能说,什么话不能说。说什么,怎么说,一定要顾及对方的心境和场合等客观因素,才有利于沟通。

有个人特别喜欢讲笑话,在朋友的婚礼上大谈自己的见闻,人们因此被逗得哈哈大笑。谁曾料到,心血来潮的他,偏偏讲起一个新郎杀死新娘的故事。他还没把这个故事说完,新郎和新娘就都火了。可这个人却不自知,还在滔滔不绝地说着。最后,主人不客气地把他轰了出去。

有些人在人际交往中不注意看眼色行事,遇事时往往只从个人主观感觉出发,以为只要有话就应该说,心里想什么嘴上就说什么。不分时间和场合就往外说,结果在无意间就得罪了别人。

葛大爷和刘大爷平时爱开玩笑,几天没见,一见面就说:“你还没有死呀?”对方哈哈一笑,随即回了一句:“我先走了,谁给你送花圈啊!”两个人哈哈一笑了事。后来刘大爷因重病住进了医院,葛大爷去医院看望他,一见面想逗逗他,就说:“你还没有死呀?”这一次,刘大爷的脸一下子拉长了,生气地说:“滚,你滚!”把他赶了出去。

做人不能够太单纯,在看对方眼色行事的时候,总会注意场合,并时时在头脑中绷着这根弦。这样才能讨得对方欢心,自己在说话、办事的时候,也会更顺利。

在错误的路上坚持,

迎接你的还是错误

如果一块地不适合播种麦子,那么可以试试种豆子;如果这块地也不适合种豆子,那就试着撒一些花种,或许就能开花。一块地,总有适合它的种子。但是如果你非得坚持种麦子的话,那么可能你的收成就不会如意,甚至会颗粒无收。

为人处世也是一样,那些聪敏的人,如果发现此路不通,他们一定会选择走彼路,而不是沿着那条错误的路走到黑。年轻人更应该多给自己一些机会,换一个角度思考,这样也许就会柳暗花明了!

孙伟成绩不好,人又很顽皮,非常不爱学习,这让父母和老师都非常头痛。孙伟的父母一直望子成龙,希望孙伟能进最好的高等学府。可是高考的时候,不要说最好的高等学府了,就是差一点的二流学校孙伟都没考上。不甘心的孙伟父母,要求儿子在家过了两年补习生活,请了很多家庭教师,但最终还是没考上。

几次失败之后,孙伟终于想明白了,或许学习这条路真的不适合自己,继续这么坚持下去,也未必会有好结果。条条大道通罗马,自己为什么非得去和别人挤这座独木桥呢?于是孙伟劝服了父母,自己只身一人去了深圳。

很快,开朗、积极的孙伟就得到了周围人的认可,自己也做起了小生意。当他的那些考上大学的同学还在为找工作而犯愁时,孙伟已经成了富甲一方的大老板,甚至曾经的同学还有很多到他的公司去工作的了。

有时,坚持未必就能胜利,迎难而上也未必会是柳暗花明。如果当初孙伟一直坚持考大学,那么就算他考上了,也是成绩不好的学生,自己也未必生活得开心;而转变方向的孙伟却成了优秀的商人,纵横商海、快意人生。

如果方向不对,那么所有的努力都将白费,甚至无谓的坚持很可能导致南辕北辙,只会让自己离成功越来越远。所以,年轻人不要盲目地埋头苦干,而要时不时地看看自己所走的路到底对不对。进入了社会更是如此,工作、交友,做人、做事,都不要钻牛角尖,有时转个弯,走另一条路,结果往往会更好。

毕雪普最初想当一名医生,但是医学院学费很贵,家里没钱的毕雪普只得选择当药剂师。当药剂师时,她协助一位顶尖的皮肤科医生工作。这位医生是专门研究对化妆品过敏的症状的。跟这位皮肤科医生工作几年以后,毕雪普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是她没有去皮肤科继续钻研,而是在自己的厨房里发明了第一只不会留下唇印的口红。

她的品牌一度占领了25%的市场份额。她的创意使她摆脱了自身经济的窘境,并且成了“发明家”。

毕雪普之所以能成功,就是因为她知道,她绝对不可能因为当皮肤科医生而致富,并且想要在众多技术高超的皮肤科医生之中脱颖而出实在太难了,而发明不留唇印的口红,却能让她快速成功。

年轻人工作以后,可能经常会遇到毕雪普这样的事情,坚持还是转行这是一个问题。年轻人一定要弄清楚自己到底想要的是什么,然后找一条适合自己的路。很多时候,换一条路走不是绝望的来临,而是新生的开始。有时要学会放弃错误的坚持,不要因为一棵歪脖树,而失去整片大森林。

为自己造势,

提高你的知名度

酒香也怕巷子深,好的产品也需要好的推广。特别是在竞争如此激烈、信息如此发达的今天,对于一个急需开拓市场的企业来说,就更需要造点声势,来提高企业的知名度,这是最快捷、最有效的方式。

让美国总统帮你卖书、卖衣服、卖自行车、卖汽水等等,这听起来简直是天方夜谭,但并不是没有可能。只要你策划得法,国家领导人也会成为影响你产品走势的重要砝码。

在美国,有一位出版商,手里积压了一大批滞销的图书,久久不能出手,所以,这位出版商很是着急。经过一番苦思冥想,这位出版商终于想出了一个妙计:给总统送去一本书,并三番五次地征求总统的意见。

日理万机的总统实在没有时间这本书,迫于出版商的纠缠,便随便回了一句:这书不错。这就是出版商要的结果,他马上展开宣传:“总统称赞过这本书。”毫无疑问,这本书很快就被一抢而空。

不久,这个出版商又有书卖不出去了,就故技重演,又给总统送了一本。总统很生气上次这个出版商借自己的名望做宣传,于是,就奚落道:“这本书糟透了!”出乎意料的是,出版商没有生气,反倒很高兴,出版商马上打出宣传语:“这本书深受总统的讨厌。”这次,书又脱销了。

第三次,总统又收到了这位出版商寄来的滞销书。吸取前两次教训的总统心想:这一回,我什么表示都不做,看你怎么宣传?于是,总统真的没有做任何回复。谁曾料到,出版商还是可以借题发挥:“现有总统难下定论的书,欲购请从速!”结果可想而知,书再一次脱销了。

因此,出版商借助总统的名望大赚特赚了好几笔。

如今,很多企业想要提高自己的社会知名度,借助名人的威望不失为一条捷径。因为名人常常能在社会上起到一呼百应的作用。所以,如果你身为领导,一定要利用好名人威望来提升自己产品的影响力。即便你和那些名人素未谋面,只要你策划得当,名人效应就能让你的产品得到很好的宣传,让你的产品为大众所知。

要想让别人知道你的产品很好,你还可以利用轰动效应。这会给人们的心理带来强烈的影响和震撼,这就需要经营者采取的方式要新,所谓出奇才能制胜。当然,一定要善于造势,尽可能地把场面做大。这样做不仅可以赢得顾客,还可以获得良好的声誉。

1985年5月的一天,有很多人聚集在香港某闹市区的一个广场上,大家都向天空仰望着,不知道在看什么。原来,几天前,西铁城公司在几家知名报刊上做广告说,为了答谢广大顾客的厚爱,要在一个特定的时间内空投手表。而且允诺,空投的手表质量绝对值得信赖,要是发现捡到的手表在空投时被摔坏了,顾客可以凭此表到西铁城公司指定地点换取高于此表10倍价格的现金。谁愿意错过这次机会啊,况且万一捡到了坏手表,还可以去领取价值于手表10倍的现金。

于是,大家在那天都纷纷齐聚西铁城公司指定的投放地点,为的就是希望接到西铁城公司空投的手表。人群中,不知是谁高喊一声:“来了,来了,直升机在那儿!”只见一架标有“西铁城公司”字样的直升机盘旋在广场中央。两幅巨大标语伴随着“刷刷”巨响从舷门滚落出来。一幅是:想要无烦恼,请用西铁城手表。另一幅是:观产品好坏,请看百米高空赠表。

广场上的人都高声叫好,接着就见一只只闪闪发光的西铁城手表从天而降。大家便形成了“抢表”大军。

结果,坏表持有者寥寥无几。香港市民被第二天公布的坏表率只有万分之八的数字惊呆了,无不交口称赞该表的质量。甚至连该产品中最普通的款式,也被人们吹捧成了是香港市面上最好的手表。依靠此举,西铁城公司取得了轰动性的效应,很快就在香港和内地市场占据了相当大的份额。

西铁城手表这一举动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大的轰动效应,首先是因为他们具有创造性,调动直升机做广告,消费者以前很少见过这种形式。其次是商品赠送的方式也比较新奇,采用高空赠表,一般公司采用的方式都是购买定量商品赠送。还有一点,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坏表可以换取价值10倍于表本身的现金,这一点抓住了人们的心理,人们认为从那么高的地方投放下来,又是手表,一定会摔坏。如果拿到的是摔坏的赠品,那就没什么意义了,而这一点也正是西铁城公司的用意所在,就是向消费者表明自己公司的手表有相当可靠的质量。

可见,要想让别人知道自己公司的产品好,就要利用一种方式来很好地吸引住人们的眼球,进而打动其心。造势的秘诀是什么,利用机会创造出强大的态势,从而形成最大的影响力,这就是造势的诀窍。但是,造势也要讲究尺度和诚信,造势太过,将适得其反。

亏要吃在明处,

让所有人对你感恩戴德

年轻人爱憎分明、心思简单,遇到自己吃亏的情况,要么厉声反对,要么为了息事宁人而忍气吞声、默默承受。但事实上,这两种方法都有弊端:前一种,可能会影响人际关系,但有时候吃吃小亏也无妨;而默默承受,则往往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并且时间长了,还会让人当成软柿子,任意揉捏。此时,最明智的做法就是把亏吃在明处,然后自己在暗处得利。

吃亏要吃在明处,要让人知道,要争取补偿。至少,你应该让对方“瞎子吃汤圆——心里有数”。

何南和张桐是邻居,一天晚上,何南偷偷地将两家中间的竹篱笆向张桐家的方向挪了一点,以便让自己的院子更宽一点,没想到却被外出刚刚回来的张桐看到了。

何南走后,张桐非但没有把篱笆挪回原处,反而又往自己家的方向挪了挪,这样何南家的院子就更大了。

第二天,看到这种情况,何南十分愧疚。张桐的主动吃亏,让他产生了“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感觉。所以,何南不仅把篱笆移回了原处,还又往自己家的方向挪了一点。

不仅如此,每次想到这件事,何南都觉得自己欠了张桐好大的人情,所以,总是想方设法地报答张桐。

所以,有时为朋友主动吃亏,朋友心里自然而然就觉得亏欠了你,之后就会想方设法地报答你了。在暗处吃亏就只有白吃的份儿。在你吃亏的时候,至少要让别人知道你吃亏完全是为了对方。

在英国有一家叫哈利斯的食品加工业公司。有一次,公司总经理彼克从食品报告单上发现,他们生产的某种食品的配方中,起保鲜作用的添加剂里面含有有害物质。虽然毒性不大,短期内顾客也发现不了,但如果长期食用,会对身体有害。而对于公司来说,如果不用添加剂,又会影响食品的保鲜效果,继而影响公司的效益。

彼克权衡利弊,最终作出决定:为了自己的长远利益,暂时吃亏。于是,彼克毅然通过媒体把真相告诉了每一名顾客。

和彼克预想的一样,在他作出这样的举措之后,他本人和他的公司都承受了巨大的压力。食品销售量锐减不说,那些从事食品加工的老板也都联合起来,用一切手段打击彼克,指责他别有用心,故意抬高自己,他们一起抵制彼克公司的产品。内忧外患之下,彼克公司一下子到了倒闭的边缘。唯一值得庆幸的是,此时彼克的名声已经家喻户晓了。

皇天不负有心人。在哈利斯公司苦苦挣扎了4年之后,看清前因后果的政府终于站出来支持彼克了。在政府的证明下,哈利斯公司的产品又成了人们放心购买的热门货,并且有感于彼克为了替大家着想,而放弃了自己的利益这一做法,人们反而更加支持彼克的公司。就这样,彼克公司用了很短的时间就恢复了元气,而且较之前的规模扩大了两倍,并且一举坐上了英国食品加工业的第一把交椅。

彼克选择吃亏是明智的,选择把亏吃在明处更是明智之举,这样人们在领受了彼克的“恩德”后,一有机会,马上就会想着报答彼克。正因为这样,彼克的公司在以后才得以迅速地恢复元气,并且比以前发展得更好。

年轻人刚刚进入社会,吃点小亏不是坏事,但一定要把亏吃在明处,这样,别人才能知道你的付出,进而才会报答你,这样你才能在暗中得利。否则就成了“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了。

做人不要太单纯,聪敏人擅长吃亏,并总是把亏吃在明处,这样别人既会对他感恩戴德,又会想方设法地报答他的恩德。此时,“吃亏”不是吃亏,而是做人的一种气度,做事的一种谋略。

莫单纯的等人发觉,

学会主动“秀”出自己

在古代,怀才不遇的人有很多,这其中有很多诗词可以作证;而在现代,同样有很多怀才不遇的人。这些人作出的贡献明明很卓越,却总是扮演着被上级遗忘的角色,总是和成功擦肩而过。怀才不遇者其实有时候需要好好反省一下自己,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自己这样的遭遇?要用什么样的方法才能让自己摆脱困境呢?

一个人要想有所成就,就要恰当地“秀”出自我,不要奢望别人主动地来关注自己,而是要积极主动地把自己的才干展示给他们看。现在这个时代讲究张扬自我,尤其是职场新人,更应该在适当的时机“秀”一下自己,这不失为一个吸引别人眼球的好方法。

一个衣衫褴褛的小男孩跑到正在修建的高层建筑工地向一位衣着十分讲究的建筑承包商请教:“请您告诉我,我怎么做,长大后才能像您一样富有?”

承包商看了看这个小家伙,回答说:“我的方法就是让你去买一件颜色比较显眼的衣服,然后埋头苦干。”

小男孩满脸困惑,百思不得其解,只好再次请他说明。承包商把手指向那些正在作业的工人,对男孩说:“那些工人全都是我的手下。我没办法把他们每一个人的名字都记住,甚至对一些人都没印象。但是,你仔细瞧,他们中有一个穿红色衬衫的家伙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做工作显得更加卖力。他每天总是第一个上班,最后一个下班。为什么我对他的印象这么深刻?就是因为他那件显眼的衬衫。我最近正准备提拔他当我的监工。从今天开始,我相信他会更加努力地投入到工作中,说不定在短时间内他就会成为我的副手。”

“小伙子,我也是这样一步一个脚印走过来的。我工作时比别人投入更多。如果当初我选择跟大家穿一样颜色的衣服,恐怕就没有现在的我了。所以,我选择每天穿条纹衬衫去上班,同时投入更多的努力。不久,我就出头了:老板提拔我当工头。后来我有了一定的积蓄,终于自己当了老板。”

爱尔兰著名剧作家萧伯纳说过一句非常富有哲理的话:“征服世界的将是这样一些人:开始的时候,他们试图找到梦想中的东西。最终,当他们无法找到的时候,就亲手创造了它。”使成功者走向成功的真正原因不仅仅是要善于把握机会,更重要的是善于创造机会。就像上述案例中的承包商一样。

我国著名导演张艺谋在成名之前可谓历经坎坷,但他以进攻的姿态为自己创造了一次次机遇。

1978年,北京电影学院在“文革”后首次招生,按张艺谋的家庭情况,他是难过“政审”关的。但他用自己几年来的摄影作品“开路”,给素未谋面的文化部长黄镇写了一封信,并将自己的作品附于信中。颇通艺术的黄部长有强烈的爱才之心,派秘书去电影学院力荐张艺谋,他终于被破格录取了。

尽管在校表现优秀,但命运仍然对他不公,毕业后他被分配到广西电影制片厂。在那他并没有因处境不佳而自我消沉。尽管外部条件不好,有着厂小、人少、设备差、技术力量薄弱等不利的因素,但同时也有大厂所不具备的条件,那就是科班毕业生少,名导演、名摄影师少,因而论资排辈的现象不像大厂那么突出。在拍摄电影《黄土地》时,张艺谋主动请缨,挑起大梁,凭着卓越的摄影才能一炮打响。《黄土地》荣获“中国电影优秀摄影奖”,这部电影也成为“第五代导演”真正崛起的标志。

学会积极主动“秀”出自我是改变怀才不遇的最佳途径,让上司注意到你的努力。如果做默默无闻的无名英雄只会让你更加不被领导重视,选择在合适的时机、场合向领导展示出自己的能力,这样才有希望得到领导的赏识。

总之,“秀”出自我也是一门学问,一种艺术,如果不懂“秀”出自我这门学问的话,你也只能平平淡淡地度过一生了。“秀”出自己是一种能力,有了这种能力,人们才能抓住机遇,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返回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