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游戏竞技>耽聊斋> 第八回 舞烟眠雨莫无情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八回 舞烟眠雨莫无情(1 / 1)

千般豪气生前志,

百年无常死后名。

弱草春花枯荣地,

执拗嗔根起纷争。

咱们上回书说道,武承休带着小管家李应到后山坟地寻找田七郎,不想道路难行,来到后山天色已晚。这里是一片清冷,不单没有七郎的踪影,也并不见旁人。偌大后山只有承休和李应两个活人。

各位,坟地这个地方,别说是荒山野坟,就是那种多么精致气派、白天有人打扫、夜晚有人看守的大墓地,您也别深更半夜上那玩儿去——别挨骂了,谁上那儿玩去呀!武承休这叫当事者迷,他也没想想,这是什么所在,有没有人会跑这儿过夜来。李应倒是个机灵的,可是他前几日刚刚因为反对主子结交猎户这个事情挨过一大嘴巴!他倒不是怕挨打,那回是承休喝醉了,酒醒了也是后悔,只是不好意思说就罢了,李应自然也明白。他是从这件事就领会到了田七郎在武承休的心目中地位是多么重要。因为什么他可不懂,但是没辙啊,可不就得顺着。所以这黄昏探坟的倒霉差事儿,李应虽然满肚子都是不赞成,可是没敢出声儿反对。

两人在这荒山野岭,欣赏着满地的坟头儿,四下无人其实倒还罢了,这当口若是有人出现只怕更瘆得慌。就在这时候,武承休发现有个坟坡上趴着一只大个儿的狸猫,圆睁一双碧绿的猫眼,死盯着自己。

“好大一只狸猫!”李应失声道。他的嗓门略高些,狸猫受惊立刻弓起背来,眼睛转过来打量李应,突然短促地“喵”了一声,扭头跳开了。这一跳动才看清楚它身形虽长大却不臃肿,四肢灵敏,身子修长矫健,闪电般纵跃了几下,就消失在黑暗之中。

忽一阵山风凄凄然从坟圈子里横扫过来,迎面往二人身上一扑,武承休不由得机灵灵打了一个冷战。李应也反应过来,心说坟上见猫本就不吉利,这猫又有些怪异,此地不宜多逗留,连忙搀扶着承休继续往前走。二人顾不得天黑路滑,脚步匆匆急急赶路,总算在天黑透之前赶到了义庄。

山中天一黑下来就愈发寒气逼人,天儿又不好,抬头看那轮娥眉弯月虽然仿似近在咫尺,但是却乌突突不见光彩,只是个惨白黯淡的轮廓,模模糊糊的月光照在义庄的黑漆大门上。

李应发急,顾不得叩打门环,竟抡拳猛砸起来,只砸得木门嗵嗵山响,震得一对黄铜门环哗愣愣乱跳。武承休趋近向前看得明白,门环所挂的一对兽头似狮非狮,单长着一支犀角,神情猛恶,却是射鬾的形状。承休好读古籍,也见过些早年间的绘画,依稀识得此乃是降鬼神兽,很少用来做门环装饰。承休见了不觉倒吸一口冷气,心下惴惴。

义庄本来就是临时停放死尸的所在,荒僻无人也是常态。但此庄是武家所建,用现代话来说,就是武家成立的慈善机构。所以这里应该有一位领月钱的指定看守之人。李应早些年跑腿办事也曾来过,当时看守的是村里一位孤寡长者,头年闻得那人已经年高过世。近几年李应做了宅门里的管家,等闲事他也不亲自来办,义庄派人是小事,他也并没亲派,都是祠堂这边的人另找的。就是年年上坟扫墓陪主子来,也都在前山武家祖坟,逗留在祠堂,并不往后山义庄查看。因此上李应竟也不知如今守义庄的是何等样人。李应这里连连砸门不见回应,急得额头见汗,手下失了分寸,猛一拳过去,半扇大门应声而开,竟是虚掩的。

李应依稀记得这义庄的大概格局,一推门拉着武承休往里就走,承休可有点哆嗦。这深更半夜的,月色晦暗,义庄大门吱呀呀呀应手而开,多瘆得慌呀!承休是两脚发软腿肚子转筋,要不是李应扶得稳当,差点就绊倒在半尺高的门槛上。

进了义庄,李应倒心里定了下来,直接往守庄人歇息的偏院就走。按着记忆找到火镰火石,点燃了一盏油灯,周遭便微微亮了起来。李应捧灯放在炕桌上,虽然昏暗些个,可是高灯远照,小小的屋子也一览无余:土炕上面摆了一张木条攒钉的粗糙炕桌,桌上有只豁口子的粗陶茶碗,炕角有一床旧蓝布棉被,叠得倒是齐整,上头放只磨得发亮的竹枕。再看地上,斜斜放着一条白茬的长板凳,此外别无他物了。

武承休这才定下一口气,挨土炕边儿坐下,探手一摸,炕是冰凉梆硬,心中也不免懊悔莽撞,看了一眼李应,不知道说什么好。

李应见承休的神情知他沮丧,正待开口安慰几句,猛然见只听“喵”的一声来自窗外,听那短促清亮的声调,跟刚才坟坡上的碧眼狸猫是一模一样!

承休刚刚要往炕里挪挪坐得舒服些,吃这一吓“噌”地一下整个人都跳了起来。您试想,黄昏时在坟头上看见野猫其实已经很诡异了,再三更半夜跟进义庄来——义庄是什么地方啊,是临时停放尸体的所在!尤其新丧的死尸最怕碰着猫,若是有猫贴着尸身一过立刻就能起尸出殃。这些传说在东北很是流行,武承休和李应都知道,所以听见猫叫都吓了一跳。

李应虽心惊,不似承休慌乱,半是气急半为壮胆地跺脚大声骂道:“该死的野猫讨嫌!都怪我头里太心急,就忘了把大门关上!”说罢抬腿就往外跑,承休待要叫他,嗓子仿佛堵住了一般,一时喊不出来,待要追他,双腿又不听话,硬是迈不开步儿!就这么一转眼,李应已经跑了出去,小屋内只剩承休一人。油灯一点如豆,屋里分明一丝风也没有,那灯芯火光却不知怎地有些摇摇晃晃。承休瞧着灯芯晃动,映出自己的身影在那陈旧的白墙之上,眼前一花的工夫,人影竟然变作两个!承休身子一震,腿一软,人顺着炕沿儿就往下出溜。

“武公子?”恍惚之中武承休觉得有人把自己搀起来,半扶半抱放到炕上靠墙的地方。强睁双眼这么一看,眼前人正是田七郎!

武承休难以置信、如在梦中,脱口呼唤一声“七郎!”如此惊喜交攻之下,又险些晕过去。

田七郎反而忍不住乐了,心说这位少爷真是娇弱,上回在杨树林儿碰见他就差点儿昏倒,非说饿晕了,要吃要喝的。最后还是自己把他背回去的。这回更好了,一见面儿还没来得及说句话,他又吓趴下了,这是什么身子骨儿啊!

田七郎随手拖过竹枕放在武承休背后给他倚住,这才抱拳拱手,道:“武公子,想不到这荒山义庄之内,也能巧遇,看来你我倒真有几分缘分。”

就这一句,武承休立刻就还魂儿了,就跟夏日炎天吃了一口冰碗儿似的那么舒心。这黄昏奔波走山路折腾得一头臭汗两腿泥,加上坟前、义庄两番惊吓——满身的疲惫、满心的惊惧、满肚子委屈。合着就这么一句话,武大公子全忘了,就觉得周身上下都这么通泰,不枉此行。

承休心里欢喜,口里酸楚,叹道:“七郎,你我几番相遇,皆是天意,既是有缘的,何故拒我于千里之外,至今不肯与我兄弟相称呢?”

七郎淡然道:“公子莫怪,老母几番训诫,不准结交富贵人家,七郎虽然粗鄙,也还懂得一个孝字,不敢有所违拗。”

一句话把武承休噎得够呛,这一丝喜意刚冒头儿出来就拍回去了。在那个时代,愚忠愚孝都是天经地义的,百善孝为先嘛,亲娘的话跟圣旨也不多了,不管有道理没道理,儿子也不能反对。所以承休被噎得张口结舌,这就叫吃冰棍儿、拉冰棍儿——没话(化)。两人一时不尴不尬相对无语,又听得屋外脚步声匆忙。

李应关好大门,又去厨房另点的油灯,捧在手里四下巡看,并没有找到那只碧眼狸猫。所万幸的是,也没看到停放什么尸首,这义庄刚好没有什么“存货”,只有后院堆放着几口空的薄皮棺材,是预备着舍给穷人的。李应举着灯正想去厨房看看能不能烧点热茶热水,给少爷暖身,忽然就听到那屋有生人说话。这一惊不小,李应急忙三步并作两步往回跑。进屋一看,李应也傻了,他纳闷啊:田七郎打哪儿冒出来的?

那么说田七郎到底打哪儿冒出来的呢?七郎还真就是提前来了,但为什么他要提前一天到这,咱们先不说,留个扣子*(注一)。七郎午后来到,已经在坟上拜扫,无非剪除杂草,培添新土。穷人这个坟不老结实的,刮风下雨都受影响,几场暴雨那坟头儿就许冲垮了,所以修整坟墓这一项对于穷人来说不是表面的仪式,而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实际工作。七郎修整完毕,自思明日再祭奠焚纸,便来附近义庄借宿。谁知遍寻了庄内也未见人,只道是去祠堂跑腿办事了,便自去前山采寻几味草药。夜里回来见依旧无人,便自展狼皮褥子在地,打算在院角休息。这是七郎知礼的地方:因看守人不在,若登堂入室,有些细物遗失不好分辩。七郎自来上山打猎,哪里不是无床无铺的,随便什么山洼洞穴,乃至巨树枝头皆可过夜,习惯了,进院子屋檐下一蹲,防着落雨,进不进屋他也不在乎。

所以武承休他们进来的时候,也没发现庄子里还有个人,七郎也不曾点灯。李应点上灯了,七郎却看得见是有人来了,心道看守人不在,我留宿此处也得帮人家查点一二,便走过来探看。七郎素来上山打猎习得是腾挪功夫,别看他身材高大筋骨壮实,但走路轻手轻脚没动静。他这一悄没声进屋,差点把承休少爷吓厥过去——这就是前面一番情由。

李应此番见了田七郎,比每次看见都高兴。怎么呢?因为荒山野岭,又是诡异的坟地义庄,多个人就多壮一分胆色。别看田七郎死活不交承休少爷这个朋友,但是见面三分情,毕竟会过不止一次,怎么说也算是个熟人了。更何况七郎是远近闻名的猎户啊,孔武有力,老虎都能打死,何况狸猫之类。所以李应一看七郎来了,心里一块石头落了地,长长舒了这么一口气。谁料想就在此刻,他这一口气还没出透呢,窗外又是一声猫叫:“喵!”声音响亮又短促,全不似家猫那种细声嗲气。而且奇就奇在这声音怎么就那么近,仿佛就在众人耳边一般!

李应刚进来,半拉身子还站在门口,这屋门还半开着呢。他这次听得清楚,分明就在自己背后,不由得寒毛倒竖,猛然转身向外一看!不看则以,一看之下,李应是大惊失色!

有道是:

谁人生眷属,何处鬼冤家?

便无亏心事,挑灯闲磕牙。

欲知李应见些什么,狸猫又为何纠缠武承休一行人,且听下回分解。

注一:书扣子,是指评书说至热闹情节或故事关键的时候停下来暂且不表,按现在的话讲就是留个“悬念”、打下“伏笔”之类。(现代写作这些个剧情设置的技巧,其实老艺人们早就掌握了。)书扣子花样儿甚多:有明扣、暗扣、鸳鸯扣、子母扣、连环扣等等,评书老艺人善于明暗结合、虚实相间,即使人人都知道情节的三国、水浒之类毫无悬念的旧书,也能说得起伏跌宕,那才是高人。本人这里学着留个小扣子,只是略贴点子皮毛,不过为读者们取个乐儿。

;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