檀香山时间二十六日上午十点左右。尼米兹收到了第二份与第一舰队有关的情报。
美军设巴拿马、秘鲁与厄瓜多尔的三座长波监听电台在二个多小时前同时截获了一封长波电报。虽然无法破译电报内容。但是能够确定电报发出的点为加拉帕戈斯群岛。并且通过特征码判定为大明帝国海军战舰发出的电报。
能够出现在加拉帕戈斯群岛的。除了破交舰与袭击舰之外。就只有第一舰队。
之前NOW14船队(从新奥尔良到惠灵顿的第十四支船队)在距离加拉帕戈斯群岛不到一百海里处遭到大明帝国破交舰的袭击。
结合这两条情报。尼米兹立即意识到了一个关键问题。
第一舰队很有可能没有足够的燃油返回大明帝国的海军基的!
当时。“海龙”号袭击的不是从惠灵顿出发的船队。而是前往惠灵顿的船队。这支船队中。除了部署在新西兰与澳洲的美国军人所需的生活必需品之外。主要就是供给美国海军第三舰队的燃油与零备件。
作为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与太平洋战区司令。尼米兹也对大明帝国海军提拔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担任要职感到不解。毕竟。二十多岁的年轻人严重缺乏经验。在驱逐舰上担任舰长。或者到舰队担任参谋比较合适。让其指挥舰队。还是大明帝国最重要的舰队作战。确实有点稚嫩。
可是。尼米兹在充分了解了白佑彬的经历之后。立即放弃了这个想法。
虽然白佑彬只有二十多岁。但是参加了几场极为关键的海战。并且在战斗中都做出了重大贡献。特别是在南大西洋的那场战斗中。白佑彬指挥第62舰队干掉了实力并不比自己差的Z舰队。最后还穷追猛打。干掉了“反击”号战列巡洋舰。返航的时候将萨尔瓦多轰成了废墟。
这一切都表明。二十六岁的白佑彬绝不是一个好招惹的对手!
就拿这次作战来看。万里奔袭。到巴拿马湾拦截欧洲联合舰队的主意绝不是一个成熟将领能够想到的。即便尼米兹还没有获的相关的情报。证明这次的作战行动就是白佑彬倡导的。可是第一舰队司令官江洪波留在了那霸。指挥第一舰队作战的是代理参谋长。足以让尼米兹相信。白佑彬就是这次战役行动的“发起人”。
也许。第一舰队的目的不仅仅是歼灭欧洲联合舰队。
出于这个判断。二十四日的时候。尼米兹就电令第51舰队的哈尔西与第52舰队的斯普鲁恩斯。千万不要冒进。更不要认为第一舰队在与欧洲联合舰队的战斗中遭到了重创。从而主动寻找第一舰队决战。
当时。尼米兹几乎可以断定。第一舰队很有可能还在东太平洋上寻找战机。
最让尼米兹感到不解的是。第一舰队哪来那么多的燃油?
虽然还没有办法搞清楚第一舰队是从哪条航线到达巴拿马湾的。但是经过兵棋推演之后。美军太平洋舰队司令部几乎断定。第一舰队走的是北太平洋航线。然后从夏威夷群岛东部南下。从而避开了美军在西太平洋与西南太平洋上的所有侦察力量。在美军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到达了巴拿马湾。
支持这一判断的最有力证据就是。在“巴拿马湾海战”前几天。一支经过巴拿马运河。向珍珠港运送作战物资的船队在夏威夷群岛东南海域遭到了大明帝国近十艘破交舰的袭击。其中就有三艘主力舰。
当时。美军已经知道帝国海军“海龙”级服役的消息。而且已经有船只在西太平洋与西南太平洋上遭到这种战舰的袭击。只是当时美军将“海龙”级归为了战列巡洋舰。直到美国海军的“阿拉斯加”级服役。才将其重新定义为大型巡洋舰。
根据欧洲联合舰队几艘巡洋舰舰长。还有“威尔士亲王”号上的官兵。主要是坎宁安提交的报告。袭击欧洲联合舰队的敌舰队里至少有十一艘主力舰。而不是八艘主力舰。显然。坎宁安将那三艘大型巡洋舰当作了主力舰。
结合这些情报。美军的推断就的到了证实。第一舰队走的就是北太平洋航线。
如此一来。整条航线的长度超过了一万六千海里。虽然大明帝国主力舰的续航力不比美国海军的差多少。都是按照跨洋作战的要求设计的。但是任何一艘主力舰的实际续航力都很难达到一万六千海里。即便是美国海军的“北卡罗来纳”级。其标称续航力的到了一万八千五百海里。可实际续航力大概只有一万四千海里左右。
也就是说。即便只考虑主力舰。第一舰队在到达巴拿马湾之前都要进行一次补给作业。
如果考虑到舰队里的其他战舰(有足够的证据证明第一舰队里当时有轻巡洋舰)。那么第一舰队在到达战场之前。至少要进行两次燃油补给!
用普通的油船。或者航速较慢的补给船为舰队提供补给。显然不可能。
不说别的。这些船只的速度肯定跟不上舰队的速度。如果派遣护航战舰。必然削弱舰队的实力。另外。如果这些船只在海上遭遇到了美国的战舰。不但逃不掉。还很有可能泄露第一舰队的行踪。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