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大明营伍> 第十八章 都门城下刀枪寒 二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八章 都门城下刀枪寒 二(1 / 1)

这突兀的声音一出,全场目光立时都朝着声音出处望去。只见后军千总部第一司奇兵一局队列前,一人怀抱百总旗,面朝大帅双手抱拳一揖行礼。

这未领命而行,反而出声询问的人,不是别人,正是身为奇兵百总的我――刘兴业。

大帅满桂见状,不由眉头一皱,喝问道:“当此大战之时,尔不从军令前去杀敌,却有有何事要问本帅?”

面对大帅的喝问与全场目光所带来的巨大压力,想着心中的那一丝担忧,我咬了咬牙还是坚持了下来,说道:“标下敢问,若我军右侧的宣镇人马为建奴所击溃,贼又驱溃军冲击我阵若何?”

此言一出,满场皆是“大胆!”,“汝欲沮丧军心,乱我大军吗?”的指责喝问声。更有心急者已是腰刀出鞘,只待大帅将令便上前将我拿下治罪。

然大帅却不为所动,只是静静的看着我,只盯的我几欲跪地请罪。才出手示意四下噤声,然后淡淡道:“汝何以言宣镇必败,莫非以为本帅不敢以淫军之罪行军法吗?”

我闻言只觉的双腿一软,单膝跪地,颤声说道:“古人言:善用兵者,不虑胜先虑败。大帅乃善用兵者,岂会不明此理?况前日前日顺义之败,便是因宣镇先溃乱我阵脚,殷鉴未远岂可不戒。”

满桂闻言点首道:“你所言,本帅自然已有考虑,不然调尔等去右军为何?”接着厉声喝道:“现在战事危急,又念汝前功且为初犯,本帅记下尔的淫军之罪,予你待罪立功,汝还不起身赴右军待命自赎更待何时!”

我强忍住心中那依令而行逃离的欲望,满头的保持着抱拳不动的姿势,道:“大帅仅欲以我等后军奇兵以铳击驱散败兵之心,兴业等深知。然铳击杀伤甚重,恐朝中大人们不知大帅之心妄行弹劾以图扬名。且铳易发而难填充,若建奴以溃军诱发我后军奇兵铳击,再以轻骑诱右军奇兵击发,再以主力强击右军,恐右军杀手队独立不能支。”

满桂闻言,忽然虎目圆睁,一手按剑冷声道:“依你之见呢?”

我的胸膛中心脏砰、砰、砰跳个不停,只觉一股杀气扑面而来。我吞下口口水,稳了稳心神道:“标下觉得,大帅应派一支马军到右军,顺便命右军千总若宣镇无事则罢,一旦有事,则命刀斧手(戚继光军中大棒手)持弓以轻箭吓阻,以马军前出一部以三眼铳空放恐吓并高声驱散,一部抵住溃兵两翼后金轻骑给溃军四散争取时间。”

大帅闻言,慢慢放开了按剑的手。正当我稍稍吐了口气,准备起身之时,突然听道:“后军千总部一司一局百总刘兴业,接令!”

闻言我稍稍抬起的脚立即又跪了下来,连忙应道:“标下在!”

只见一支令签飞到我面前,我下意识接住,就听望楼方向传来大帅满桂浑厚的声音:“命汝暂摄千总事,全领后军、右军奇兵,并中军炮队、马队协防右军千总部。”

我高声应道:“诺!”

……

午时三刻左右,由于两军靠拢对峙带来短暂平静,随着两军隆隆的鼓声,而宣告结束。

随着鼓声,只见后金的阵型发生巨大变化,两翼的镶蓝旗、正白旗带着一众外蕃蒙古骑兵在明军的火炮射程外划过一道弧线朝明军两侧而去。

正面的两黄旗、两红旗所部也发生变化,原本的两个方阵突然间分作数个小阵。

正面以百人为一列,排成十列的方阵两个。两阵兵士或着棉甲、或着布制罩甲,有戴棉盔、有戴毡帽者,所持兵器亦杂乱无序,或持鸟铳或持腰刀,并不单独成列而是混作一列,军士多面带惶惶。从主将认旗上可见隐约可见:大明罗文峪守备、马兰关参将李、张等字样,显是由新降的明军混编而成。阵前列着十余辆楯车,其后则是以门板,树木临时赶工而成的各类长牌。阵前有数名甲胄分明的建奴和几名大明衣甲的将官正高声的宣扬着什么,随着鼓声一起,他们驰入阵中,这些降军开始推车、持牌缓缓而来。

其后五十步排列着百人一列的五列方阵两个,他们具是黑色棉甲、棉盔,根据阵列位置与分工不同,统一手持长枪、大刀、手牌、硬弓、鸟铳。不过兵刃全都指着降军。这支部队的发饰等与八旗无二,其军阵上散发出的精悍之气也不下八旗。

只是大阵中主将认旗上书写的刘、石、鲍等汉字,和军士们那隐隐区别于女真、蒙古的面容,以及不时对前列降军的呼喝声,全都显示他们区别于女真、蒙古的身份――后金汉军。随着战鼓声他们紧随在降军身后。

再后五十步,在后金汉军汉军侧后两翼各有两支(共四支)身着红黄蓝白四色并同色镶边的八种棉甲骑兵方阵,他们列作五十骑一列,分成六列,具是手持骑弓,马挂马刀、箭袋,同时控制着马速小步慢行。从他们扁平的蒙古人面容和与外蕃蒙古杂乱无章的迥异表现,可以看出他们是后金直属蒙古牛卢,他们将作为轻骑诱饵与降军的火力掩护。

最后五十步是,统一身着身着黄色(红色)棉甲、或镶红边黄色(镶白边红色)棉甲、棉盔的建奴两黄、红旗组成的方阵。此时他们全都下马步行,紧随在前阵身后,积蓄着马力,准备等前军撕开缺口,或诱发明军火器释放后装填的空隙的瞬间,就用一个冲刺撕碎与之对垒的明军。

除此之外,在各阵间数支身着白色铁甲的背背两黄、两红靠旗,骑在披着皮、棉双重马铠的坐骑上的骑兵小队,正小步慢行的护在两翼,他们将作为监军和前锋,维持军阵,同时防止明军突然的反击。

随着后金大军的徐徐压来战斗终于打响了,然而首先发起攻击的,却不是德胜门外两军中的任何一方,而出人意料的是德胜门上的京营守军。

原来济尔哈朗率镶蓝旗与外蕃蒙古成功绕到大同军左翼六百步外,他突然举鞭止住大军行进。大军刚停下,镶蓝旗的将官与外蕃蒙古的诸台吉、诺颜便拥了上来,七嘴八舌的询问道:“贝勒爷子为何停住不行?”,“主子,出了什么事?”,“和硕贝勒,为什么勒住大军?”

扰得济尔哈朗不甚其烦,只得挥手示意众人住嘴。等到众人闭嘴后,他拿着马鞭的手,指了指位于南面的大明京城,和西面大同军后阵数百步距离的大同军大营道:“大汗命咱们包抄满桂蛮子的的后路,动摇他的阵脚,不了他的军阵与自己的大营和尼堪京师成犄角之势,贸然插入,必被夹击,到时伤亡必重,恐怕包抄不成,反成送死了。”

众人闻言不由陷入深思,过了一会,只见外蕃扎鲁特部台吉色本上前行礼,问道:“和硕贝勒,依你看该怎么办?”

济尔哈朗回礼道:“台吉多礼了,且命人虚张声势探探尼堪京师和满桂蛮子大营的虚实,再做打算。如他们敢出城(营)援应满蛮子咱们杀败尼堪援军正可动摇满桂蛮子的军心,乘胜断其归路一举破之。如果尼堪们只是以炮矢援应,那咱们看看他们炮矢到底有多远再决定怎么断满蛮子的归路。”

接着他喝道:“莽库、沙尔虎达!”

“奴才在!”两名四十余岁的中年汉子齐声应命到。

“命你二人各带本部与蒙古兵马,一人往薄尼堪京师,一人往薄大同军大营,务必分散人马,大张旗鼓,能造多大声势就造多大声势,以探尼堪虚实。”济尔哈朗高声命令道。

二人于马上抱拳躬身行礼,齐声道:“奴才领命。”

接着济尔哈朗回头对外蕃蒙古诸人道:“还请各位拨些人马,听他二人指挥,好探明尼堪虚实。”

过了一会,莽库、沙尔虎达各率数百骑的马队,张开队列,马尾悬树枝,大张旗鼓的一扑京师,一扑大同军大营而去。

马队方离不过数息间,只听无数巨响传来,在济尔哈朗大军十数步外炸起一片泥沙,其中数枚跳弹在余力作用下翻滚到了济尔哈朗等人马前。虽未伤到什么人马,却惊的一阵人喊马嘶,人仰马翻,只弄得济尔哈朗麾下全军惊疑不定,不知到底发生了什么?

却原来是德胜门左翼城墙守军,发现后金军云集城外,似有异动,忙向镇守于此的京营团营总兵张士显急报。

张总兵闻报登城远望,一望之下大惊,当即喝令开炮。有军将当即劝谏道:“大帅,建奴贼军离尚有我数里,恐无法击中。”

张总兵呵斥道:“吾如何不知建奴尚远,然我城中红夷大炮及三千斤以上大将军炮,填足药矢,最远可及数里,奴军大阵如此之大,总能打杀几个。建奴者,边塞小夷也,如何能料炮火之威,必以为天惩,从而惊溃。如此即解京师之危,又能护大同勤王之师的侧后。尔等还不速速发炮,更待何时!”

于是德胜门左翼炮声大振,炸的后金军阵四周砂石四溅,煞似天崩地裂一般。

就在镶蓝旗与外蕃蒙古军全军惊疑不定,士气动摇之时。却见和硕贝勒济尔哈朗突然于马上挥舞着马鞭,哈哈大笑起来,边笑边言:“吾无忧亦,这真是天佑我大金啊!”接着环顾左右道:“方才我还担忧,明国京城里的尼堪若是出城列阵,必是精兵。若依城列阵,上依炮矢之威,与满蛮子互为犄角,此战必是恶战。然我军离尼堪京城尚有数里,尼堪居然就发炮了,显然已是胆破,否则如何不顾炮石射程,虚放空炮浪费炮子。鼓号予我传令沙尔虎达二人回师,大军后撤百步,不必理会尼堪京师,与我通击满蛮子左侧,城中尼堪必不敢出城。”

此言一出,后金镶蓝旗上下与外蕃蒙古具是士气大振。于是一声声号角声中,左翼镶蓝旗外蕃蒙古齐退百余步,随即不理京营炮火,开始对大同军左侧发起传统的驰射袭扰,一时间大同军左侧,铳炮声大作。

而这京营的炮声就像一道宣布比赛开始的枪声,预告着惨烈大战的开始…预知德胜门外胜负如何,且听下回分解。………………………………………………………………………………………注降军:1629年12月15日十一月初一壬午右翼诸贝勒,率兵会上于遵化。罗文峪守备李思礼,赍屯粮册籍来降。上集诸贝勒群臣定议,以初三日攻遵化城。各指其地示之,授以方略。(右翼贝勒济尔哈朗、岳托等,于十月二十六日,乘夜率军前进。丑刻,攻克大安口,败马兰营,遵化援兵,降马兰营,马兰口,大安营三城。二十八日趋石门,降石门寨。)选自《清实录东北史料全辑》

戊寅,清兵入大安口,殺參將周鎮——鎮,世祿子也;分入龍井口,游擊王純臣、參將張安德敗走;又分入馬蘭谷,參將張萬春降,山海關總兵趙率教以兵出援。先是,薊鎮塞垣頹墮,又汰兵,軍伍益缺;而三衛屬部,清已盡收之。至是,大舉臨邊;巡撫順天右僉都御史王元雅遣將援馬蘭谷,兵潰。己卯,圍薊州。选自《崇祯实录》

;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