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布衣汉末行> 第十二章 晋阳之行 上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二章 晋阳之行 上(1 / 1)

收服了乌骓后,伯仁便想方设法寻找周围的部落。自己现在衣衫单薄也就罢了,关键是手无寸铁,身无长物。水源倒是不缺,这个时节的草原遍地都是积雪,问题是吃的,自己总不能像乌骓一样,啃食雪下的苔藓和干草吧!如果不尽快找一个部落,弄些吃的,那自己肯定要成为史上最悲催的人了。怎么说呢,就好比一个富翁饿死在家里,一条游鱼淹死在水中。

不过,伯仁的担心没持续多久,万物有灵,乌骓作为天马,似乎更加聪明,从自家主人的表情里,就知道了自家主人的难处。就在伯仁一筹莫展的时候,乌骓示意自家主人上马,小半个时辰后,乌骓便驮着伯仁抵达了一个鲜卑部落。

对于能够收服天马作为坐骑的伯仁,鲜卑人给予了最大的礼遇。在草原人看来,能够喝烈酒、骑烈马的汉子才是真正的汉子。伯仁坐骑如此英武,那伯仁就是英雄中的英雄,好汉中的好汉。语言、身份全都成了次要的东西。乌骓甚至享受到了远比伯仁更高的待遇。

只是,乌骓身为天马,远比自家主人高傲的多,除了自己找的食物和主人给的食物,统统不吃,拒绝了鲜卑人的示好。不过,部落里的鲜卑人不但没有恼羞成怒,反而愈发恭敬。在他们眼里,天马就该如此!这倒让伯仁有些啼笑皆非了!

好不容易找到一个会说汉话的鲜卑人,伯仁这才从对方口里知道,自己所处的位置是在五原郡北方三百里。也就是说,乌骓马带着自己,仅仅花费了一天的时间就从上谷郡的地界跑到了五原郡的地界,这可是足足一千里的路程啊!乌骓真是名副其实的千里马!

从鲜卑部落里获得了马鞍和马镫以及足够的吃食后,伯仁便骑着乌骓马南下,前往五原郡!自己的巨阙剑、风雷弓和所有的家当可都是在九原县藏着呢!

来到这个时代后,伯仁发现了许多有意思的事情。比如说,马镫在这个时代早就发明普及开来。只不过,这个时期的马镫还是木质的,有部分甚至是皮革的,可笑后世的专家还在争论马镫的起源,为此吵得脸红脖子粗,什么骑兵的作战方式就是骑马赶路下马作战,什么三国时期将领们单挑都是下马对战,否则一手握着缰绳,一手拿着武器施展不开。即使有马上作战的,坐骑也都是慢腾腾,免得把自家主人甩出去。

仅仅花了一天的时间,伯仁便抵达了九原县,不得不说,乌骓马太过拉风,让伯仁很是自得!怪不得现代社会那么多人喜欢驾着豪车飙车,个中滋味,实在是难以言表!

当然,总有人不开眼,觊觎乌骓马,有人选择偷,有人选择抢。在狠狠教训了几批人后,伯仁才让这群人知道,自己是杀人不眨眼的厉害角色,这才摆脱了这种骚扰。

不过,这也让伯仁不由一阵唏嘘,换做几十年前,即使再有影响力的世家门阀也不敢这么明目张胆打劫!现在可好,寻常人有些胆量就敢拦路打劫!由此可以看出,这些年,朝廷对地方的掌控越来越弱!乱世真的来临了!

在九原县取了巨阙剑、风雷弓后,伯仁未作停留。虽然知道此时的九原县尉是日后鼎鼎有名的张辽张文远。但伯仁还是不愿意和他产生太多的交集。妞妞才是现在伯仁最想见的。

如今是中平六年,如果自己没有记错的话,当今皇帝也就是死后谥号是灵帝的这位,会在四月驾崩,然后董卓入主洛阳,各路英雄你方登罢我登场,书写属于自己的传奇。

自己无论是前一世还是这一世都见惯了人情冷暖,伯仁只想着保住小命。皇图霸业谈笑中,不胜人生一场醉。像曹操这么厉害的角色,好几次都是差一点挂掉!争霸太危险,免谈!拯救天下苍生,自己就更没有这么高尚了!自己当年快要饿死的时候,怎么没有人救自己?!当然,这也不是说伯仁就冷血,如果可以,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伯仁还是会救一下难民。但没有什么比自己的性命更重要,这就是伯仁现在的想法。

三天后,伯仁抵达并州的治地是晋阳。大汉王朝的落寞在晋阳似乎也得到了体现,很难想象,一个州的治地居然也会如此荒凉,来往的百姓大都是面黄肌瘦,营养不良的样子。连温饱都是一个问题,商业就更谈不上发达。

找人问清了刺史府的所在,伯仁便牵着乌骓向刺史府走去。在伯仁心里,并州刺史应该一直是丁原。丁原此人有勇无谋,在这个乱世难成大器。换而言之,他的一个纯粹的军人,不适合从政,玩勾心斗角的把戏。吕布也是一样的道理,在这个群雄并立的年代,野心太大真的会害死人。

不过,在走到刺史府正门的时候,伯仁突然意识到,自己就这么堂而皇之地求见丁原,多半会被赶出去。看看自己现在的一身装束,明明就是游侠的打扮,还是极度危险的那种。侠以武犯禁,虽然丁原出身卑微,但现在已经是朝廷高官,对自己这样的游侠应该是不待见的。自己总不能仗着武艺直接杀进去吧?!就算自己武艺高强,可以入刺史府如入无人之境,但又如何将妞妞一家带出来呢?

不过,伯仁有一个优点,那就是任何事情不尝试过是不会死心的。既然游侠的身份不受待见,那就装扮成士子。士子可以议论政治,品评人物,就连十常侍都害怕,只要丁原看重他自己的名声,必然会召见自己这个“士子”。

于是伯仁寻了个客栈,放下杀伤力巨大的风雷弓和巨阙剑,换上一身儒衫,装扮成士子,买通了刺史府的门人,递上了拜帖。

说来也巧,丁原正好闲来无事,听说有一个士子求见自己,便欣然召见。丁原虽然是一个武夫,但对读书人还是很尊重的。对于能够凭借口舌之利杀人于无形的士子,丁原向来是能用就用,不能用就敬而远之,轻易不得罪!当今形势风云变幻,说不定今日一寻常士子明日就会成为一权贵的座上宾。

伯仁打量着丁原的时候,丁原也在打量着伯仁这个少年郎。只是,丁原完全不知道,伯仁在心里暗道可惜,丁原身长近八尺,也算魁梧,这样的人完全是靠自己的武力从一介庶民做到了如今的高位。可惜,丁原不明势,不识人,出师未捷身先死。

当然,伯仁也不知道,丁原也在暗叹伯仁的好长相。此时的伯仁,眉清目秀,身高与丁原相当,可脸上又不乏坚毅之情。似乎是穿越的关系,伯仁脸上总有着淡淡的笑意,似乎一切都在掌控之中。但又无一丝傲慢之意,令人如沐春风。这落在丁原眼中,直觉得伯仁善于养气,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没有相当的学识,是不会有这样的气质的。与之相比,伯仁的年轻倒是次要的东西。

“学生颍川伯仁伯子孝,见过丁使君!”伯仁不卑不亢地行了一礼,虽然伯仁尚未成年,但左慈在伯仁下山前,还是为伯仁取了表字。仁者,孝为先。

“公子求见本官,可是有何见教?”丁原见伯仁器宇不凡,倒也不敢小觑。只是丁原怎么想,也不记得颍川的名门望族里有伯氏这一支,只当伯仁师出名门,只不过隐居罢了。

“使君说笑了!学生虽远在颍川,亦是知晓使君清廉之名。并州之民,忻乐太平,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盖使君之功焉!”伯仁说起大话一点也不脸红,深得左慈真传。

丁原连忙谦虚道:“公子说笑了!此皆郡县官员教化之功,本官不敢揽其功于一身!不知公子此次远道而来,所为何事?”

“不敢欺瞒使君,学生此来,乃是为了觅一故人!”伯仁说完了客套话,直奔主题。

“故人?”丁原奇道。

“光和六年,沛国人宋余于学生有活命之恩,现下正在贵府!”伯仁撒了一个谎。如果自己说是为了寻找妞妞,那就显得太过儿女情长,恐不为丁原所喜。但如果说宋余是自己的救命恩人,自己不远千里而来,就显得很有气节,这也是投其所好。

丁原却是皱了皱眉,回道:“光和六年时,本官执宰南县,府中却是没有籍贯沛国的仆役。公子是不是弄错了?”

伯仁顿时就愣住了,光和六年,丁原还不是并州刺史?!那那个时候谁是并州刺史?!如此说来,妞妞一家很有可能已经离开了晋阳?!这一刻,伯仁心乱如麻,但伯仁还是尽量控制着自己的情绪。毕竟,能够做并州刺史的绝对不是泛泛之辈,自己总能打听出妞妞的消息。

丁原没察觉到伯仁脸色的变化,又道:“不知公子是从何处得知此人在本官府上的?难道是公子遇到了不愿具名的高洁之士?”

丁原这个时候,下意识地认为有人在救了伯仁后,告诉了伯仁一个假名,又假称他是自己府上的仆役,所以才有了今天伯仁不远千里前来感恩的事情。丁原哪里知道,是伯仁自己闹出了乌龙,以为光和六年自己就是并州刺史。

事已至此,伯仁只能将错就错道:“也许是恩人不愿意具名吧!倒是让学生空欢喜一场。不过,能得见使君,也是不虚此行!”

“能见到公子这样的高才,也是本官的幸事!刺史一职,实在非本官的志向。本官还是愿意领兵为皇上扫清宇内宵小,还天下一个安稳!”丁原试探性地说道。

(上周到这周到处出差,只能先更新这么多了。后天能安心写了。)

;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