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其他类型>错过你为遇见谁> 第八章 桃花杀(三)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八章 桃花杀(三)(1 / 2)

下学期刚开学,我用积蓄,再添上奖学金,买了我人生第一个手机。

后来有人调侃这种直板机,说可以当板砖揣兜里,遇拦道的直接拍对方脑门上。但不管怎样,这个机型在当时是挺凑合的了,起码它还是个八和弦。

"万一有什么不对。

我想说,那你干脆不要开,我也不出去了。一转念,算了,做人要懂事,我自己也是学生干部,时间不归自己管的情况多了,不该强求。

"没事的我跟你说,都是论坛里聊了很长时间的,而且他们以为我是男的。

"她又不混论坛,再说她可认真了,一天自习都不肯拉。"

他劈里啪啦打贪食蛇,头也不抬。

脸红的一塌糊涂,我答:"有隐私,刚想起来。"

他说:"呵!呵!呵!讲来听听。"

他笑笑。

难得他去年圣诞和谢端互相看不上,过后也没见得多尴尬,见到我们该怎么样还怎么样。

我正要随口答应,沈思博直起身来,语调轻描淡写却基本没余地:"不要胡说八道。"

我在顷刻之间,觉得不快卷上心头。

以前卓和这么叫我,他也会这么说,但不知为什么,不一样。

"等等,一起走。

今天上的是写作理论,选修,六个班的大课。

不要把法律系开的写作课联想到什么浪漫的东西上面去,这个课主要教大家撰写文书、申论、通讯材料,汉字们被捆扎地好好的躺那儿,猪头肉一样乏味的和我等大眼瞪小眼。

一般这种课,放眼望去,都是歪倒一片的盛况,就着春光小睡。但眼下并不是。

她正关掉DVD,笑眯眯地对我们说:"大家来谈谈对《鸳梦重温》这部电影有什么看法。"

被叫到的同学说:"大俗,但是好看。"

这两个都是讲失忆的电影,前者欢喜,后者惆怅--女人苦等回战场的爱人,强求男人记忆复苏,男人觉得她陌生而且恐怖,挣脱开逃走,最终她无奈的看着他背影离开。

"好,请同学们周一前按课本要求交一份文件稿到我的邮箱,长短不限,抄的也行,但请把格式对齐。

"相比我更喜欢后者,残缺美。

放学铃这时响了。

我正要站起来,猛地被这句话煞到,隔着人群盯着她,突然不会动了。心酸地厉害,眼底发热。

沈思博一直都在我身边,可我拥有过他吗?我懂得过他的心思吗?有一天他要离开了,我怎么让他回来?

到了下午,我还闷闷地想着那句,一直在身边,却永远回不来这句话。

结果下了公车我就迷路了,那家BAR在陵河旁边,具体位置,射天狼同志告诉我,一找就找得到。回头见到他我要跟他说,他一个法律工作者,说话如此不靠谱,不如回家卖红薯。

我还是陵城人呢,陵河这附近,有多少香艳的传说,就有多少曲折的偏街,小巷,旮旯,这是一条满怀心事的脂粉河。

对方大惊失色,嘀咕一串,我一看,外国银。

声音听上去略略意外,意外是正常反应,程度轻是因为他收得拢。

"对,对。是我。我是个女的。"

"我知道。

"不,我出来接你。你现在在什么位置?"

人真多啊,我眼都花了。

"停。

他的尾音终于流露出一点点真正奇怪,和有趣的情绪:"是你。"

什么话。

我回头的一瞬间,就看见了他。

陵河最窄的地方不过七八米,他就站在正七八米外,宽肩细腰,线条分明的脸,硬朗的五官。

"你走错边了。"他在电话里说。

"怎么办。"

"前面有桥,你过来。"

我拿着手机,想到了挺久之前,对他态度莫名的唐突,一时间有些赧然。十九岁半的我觉得十八岁的我实在太冒失太年轻,我都替她不好意思。

"还行。

我们隔着一条河,慢慢的走,慢慢的走。垂柳的倒影在水中轻轻摆,画舫上有流苏飘动。阳光在两岸都热烈而斑驳。我说:

"凑合。"

他绕过卖风筝的小铺,我扫开长斜的柳条,他迁就我的步子,我迁就他的步子。那座桥怎么走都走不到。

"骆婷过得不错,在上海。"我又说。

"嗯。"

"偶尔。"

"......我早该想到,QX,呵呵。"

"那么你。

他也知道这句。我笑起来:"是呀,一定要摧毁迦太基。"

在论坛上聊过大半年,今天才跟他们的真人对上号。

射天狼样子非常斯文,跟网上喳喳歪歪的性格判若两人,律政之王是个酷似多拉A梦的胖子,笑嘻嘻,不起眼。

此外在座还有几位,男男女女,我都多少聊过几句。这是个小范围活动的圈子,不定期碰头,不断有人加入,不断有人离开,核心就那么几个,论坛创始初期就玩在一块儿,看得出来,彼此随意又很有默契。

这个版的版主傅辉负责挨个向我介绍,他是小团体里最年长的,也不过二十六七,区法院的干活。

初一听真让我吓一跳,混的如此之好?

稍后明白了,这也就纯属,入社会不久的年轻人们没事逗自己玩。

我时常在小说里读到,二十几岁无所不能的大律师,二十几岁遇佛**的检察官,个个都活像是法律女神忒密斯嫡生。

但这在实际运行过程中,恐怕基本上属于是比在家躺着无故被球形闪电劈中,稍微高上那么一点点的小概率事件。且不说司考未必刚毕业就能帕斯,即使从业证到手,大街上照样一把一把找不到案源的年轻律师,法院检察院那样按资排辈的地方,三十岁能混个助理官,就已经是制度给你的偌大面子。

外人看来光鲜亮丽的职业,内里未必如何风光逼人。不乏困则思变者,不同的是有底线的换职业,没底线的换心肠,如是而已。

在座一个姓孙的师姐,就彻底告别专业出身,目前做保险,收入也还不错,不过后来我注意到在周围人对最新改革的法规侃侃而谈时,她神情往往会有些微怅然。

眼下我跟他们还刚刚认识,不大放得开,我一本正经地说:"很高兴认识各位。"说完心想这话傻的够可以的。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