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此,辽东作战形势为之改观,大明,完全有能力发动一场大规模战役。
而女真人并不想与大明军队决战,因为,他们的目的在于劫财,而不在于占着已劫掠一空的城池毫无意义。
不等大明军队进攻,建州女真军已退兵,留下了已空空荡荡的城池。
虽然前方的奏报告知已是大捷,但是皇帝又不是傻子,辽东女真,尤其以建真女奴为例,真的是狼子野心,死性不改。
显然皇帝还是想发动一场,针对建州女真的作战。
但是大明的军队完全不是女真人的对手。
他们的人数虽少,但是野战能力很强,一直以来有一个说法,那就是女真满万不可敌。
女真人大部分都依赖的是骑兵,另外士兵的训练非常的严格,在整个人的素质上,明军的确差人家老大一截。
但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本来女真人与蒙古人,几乎就是一家人,真要是联合起来,大明连买马匹都难。
所以,当前的建州女真,必须给予消灭,否则,长此以往,总是大明的一块心病。
这就使得,大明与高丽的谈判十分的重要,只要高丽派出大军,从侧后翼攻击女真,配合正面明军的进攻。
如此一来,真的就让女真人首鼠两端,顾此失彼,顿时就陷入了被动。
就算高丽不出兵,只需要摆个姿态,也足以让女真人心惊胆战,至少对方不敢放手,彻底来攻击大明的军队。
即使退一步来讲,也让高丽可以断其后路,使得其后勤补给,陷入了困难,这么一来,就会把这女真人死死的钉在辽东。
而这一切的关键,就在于大明与高丽的谈判了。
平息了陕中大乱之后的三天,京城几乎处于欢乐的海洋,皇帝少有的下发了给各级官员的赏赐。
看来今年的年关是好过的。
皇帝早已将各级官吏所欠发的俸禄都一一发还了,一直以来,大明欠着各级官员的俸禄,已经达到三年之久。
但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陕中的大乱,各地灾害不断,再加上女真人的骚扰,一直就让大明的财政不堪重负。
随着新皇帝的清查府库,清查各级官员的贪墨,再加上沈大公子,前后五次下西洋,挣回来的大笔银子,临时解决了大明,所面临的困难。
同时陕中的大乱已平息,明年也不用再去用兵了,只这一次就省下了大笔的军饷。
如此一来,开源节流,新皇帝亲政不久,这项策略就得到了很好的贯彻,也让臣民对于新皇帝寄予了厚望。
但是皇帝知道,从一开始的大力开放海禁,到平息陕中的叛乱,再到清查各部官员的贪墨银两,思雨算是全程都参与了。
不但参与了,而且给予了最好的办法。
思雨在这一项一项的决议当中,早早的展露出自己精明的头脑,让皇帝对她刮目相看。
似乎什么事情都拦不住她,似乎什么事情都能够找出恰当的解决办法,似乎什么事情都能够另辟蹊径,让人柳暗花明又一村。
不知不觉间,皇帝觉得已经离不开思雨了,一些奏折,重要的决议必须有思雨提前看过。
每一次杨海将奏折送到他这里时,他都会问上一句,思雨看过了吗?
只这么短短的一句话,无形之中让思雨的地位无可替代,在这后宫之中越发显得极为的重要,虽然她现在不是皇后,但是在杨海看来,皇后的位置已经非她莫属。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可能老皇帝,在祭告太庙时候着了风寒了吧,他的病况直转而下。
无形之中,给后宫的嫔妃们蒙了一层阴影。
尤其以常妃为首,她知道,如果依着皇帝,在中秋之夜所留下来的遗愿,只怕是皇帝龙驽宾天那一刻,她也得跟着老皇帝而去。
一直以来,她心有不甘,几次向皇帝恳求,虽然老皇帝时不时的昏昏沉沉,但是对于常妃的旨意从来没有改变过。
老皇帝只怕是至死都不会改变他所下的命令,这让常妃非常的抓狂。
如果老皇帝那天一死,只怕是她也得跟着陪葬,这是让她多么感到恐惧的事情。
她一次次的去哀求老皇帝,但是让她寒心的是,就算老皇帝在弥留之际,已经处于昏迷的状态,但他始终没有改口。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