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和见大家的确不想在酒楼吃席,就派人把酒席给退了。
在单正民的介绍下,杜和和大家都熟悉了一下。
“你就是杨淼师兄啊,久仰大名啊。”杜和哈哈一笑,对着杨淼一拜说道。
“师哥客气,也过奖了,我都在望城,没有去过其他地方啊。”杨淼想着自己怎么会出名呢,就说了心里话。
“淼师兄讲的五堂课,我都知道啊,这边的才子过去了,说是受益匪浅啊。”杜和说着,还真是那么一回事一样。
“你们两个也坐吧,”敬慈说,“看到你们师兄弟相见能够如何和谐,作为老师,我心里是万分欣慰的。”
“他日,你们也要相互扶持,和睦相处。”敬慈训诫道。
“学生谨记。”一般学生异口同声的说道。
“正民,杨淼和杜和留下,你们其他人先下去休息吧。”敬慈吩咐道。
大家纷纷后退散去了。
“杜和,山宁城这几年怎么样?”敬慈问道,平时很少关注这里。
“老师,都挺好,今年的粮食比起去年多了一层,人口也是多了一些,总体是我还是满意的,我把这里的情况上禀国主之后,也收到了国主的称赞。”杜和有些自得,满脸高兴的说着。
“那敬慈城怎么样,那里是你的尚师弟在管理,你这里离得近,多少应该知道一些吧。”敬慈问出了心里想知道的事情。
杜和想了一下,说,“不敢欺瞒老师,老师的封地本身偏远,再加上土地和资源欠缺,这几年太母山的一些势力时常下山抢东西,造成敬慈城人丁更少了,好多就跑到山宁城了。”
“目前的情况还没有得到改善的迹象,要想改善民生,难度很大。”杜和说了几句也就停下了。
“你有治理的经验,依你看,敬慈城目前最需要治理的是哪个方面?”敬慈问杜和。
“老师,学生不才,依学生愚见,任何一个地方,治安都是最为要紧的环节之一,若是治安不能解决,百姓就会离开,人丁自然就会减少。”
“若是把治安管好,就需要有城池护卫,护卫有需要钱粮来养,钱粮又是来自于税收,税收来自百姓的辛勤劳动。”杜和说着也有些不好意思了,因为这个问题又绕回来了。
杜和稍稍歉意的看看敬慈,老师,“管理城市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都需要逐步改善,没有一蹴而就的方子。”
敬慈听了点点头,他知道杜和说的也是实际情况,敬慈早年也是做过知府的,也曾做过大志国的副丞相,对于一方的治理也是很有经验,他也想听听作为离的最近城池知府是如何看待的。
敬慈想了一下,问:“正民和杨淼,你们两个说说,老师的封地按照目前知道的情况,你们会怎么做?”
单正民看看杨淼,见对方没有开口的意思,就说:“我赞同杜师弟的看法,先把治安做好,至于人员,就向都城求援,借一只军队过来用一段时间,如一年。在把其他的方面慢慢改善。”
杨淼想了一下,说道:“弟子还未真正看到,不敢多言。若是按照目前情况,我觉得需要更换城池的管理者。”
杨淼说的较为大胆,其他几人听了,都没有发表意见,因为这个方法是比较冒险的。同时,他们也觉得是一个可以一试的办法。
敬慈点点头,说,“那我们明天就启程去封地,看了之后再做定夺吧。”
敬慈看着杜和说,“杜和,你陪老师走一趟吧,到时需要你给些建议啊。”
杜和听到敬慈主动邀请自己,也是有些意外,但也非常高兴,说,“弟子遵命。我马上回去准备明天出发事宜。”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