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特区的成立
1997年7月1日零时,中、英双方在香港会展中心如期举行香港政权交接仪式。仪式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庄重宣告:“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鲜艳的中国国旗五星红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紫荆花旗在雄壮的国歌声中冉冉升起,五洲四海举世瞩目,神州大地一片欢腾。历经百年沧桑,香港终于回到祖国怀抱,国耻终得洗雪。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成立,标志着伟大祖国的统一大业更进了一步。
●澳门特区的成立
1999年12月19日子夜23时42分,澳门政权交接仪式在新落成的澳门文化中心花园馆隆重开始,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江泽民发表重要讲话。1999年12月20日零时,在雄壮的国歌声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区旗在澳门庄严升起。在雷鸣般的掌声中,江泽民宣布:中国政府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从此,澳门回到祖国怀抱,伟大的中国人民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中又迈出重要的一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和人民有信心有能力早日解决台湾问题,实现中国的完全统一。
当天凌晨,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成立暨特区政府宣誓就职仪式在澳门综艺馆隆重举行。以此为标志,“一国两制”“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基本方针在澳门正式实施,澳门进入发展的新纪元。当天上午,澳门特别行政区成立庆祝大会在澳门举行,江泽民发表重要讲话。当天下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庆祝澳门回归祖国盛大招待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朱榕基发表重要讲话。当晚,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中央军委在首都体育馆隆重举行“首都各界庆祝澳门回归祖国大会”,江泽民发表重要讲话。
●西部大开发启动
新世纪的第一道曙光在2000年1月1日6时46分首先照耀到浙江古镇石塘,但新世纪的焦点却是西部大开发。2000年,中国西部大开发战略正式启动,这一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难度最大的开发战略从此拉开了序幕。
实施西部大开发,加决中西部地区发展的战略,是党中央对我国跨世纪发展作出的重大决策。西部大开发的范围包括云南、贵州、四川、陕西、甘肃、青海、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重庆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土地面积685万平方公里,占全国陆地面积的71.4%;总人口约3.56亿人,占全国总人口的28.6%。西部地区资源丰富,市场潜力大,战略位置重要。但由于自然、历史、社会等原因,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60%,不到东部地区平均水平的40%,尚未实现温饱的3000多万贫困人口大部分分布于这一地区。与此同时,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十分脆弱,水土流失面积占全国的80%以上,每年新增荒漠化面积占全国的90%以上。
从2000年起,西部大开发迈出实质性步伐,开工了“十大工程”:宁西铁路,渝怀铁路,西部公路建设,西部机场建设,重庆轻轨,涩北—西宁—兰州输气管道工程,青海30万吨钾肥工程,西部退耕还林还草工程,西部高校基础设施建设,四川紫坪铺水利枢纽。
2001年6月,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标志性工程——青藏铁路全线开工。青藏铁路纵贯青海、西藏两省区而成为沟通西藏、青海与内地联系的具有战略意义的大通道,也是西部腹地路网骨架的重要部分。
西气东输也是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它以新疆塔里木为主气源地,以长江三角洲为目标市场,管道途经新疆、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南、安徽、江苏、浙江、上海10个省(区)市,全长4000千米,最大供气量200亿立方米/年。西气东输工程于2002年7月4日正式开工。2004年12月1日,我国最大的整装气田克拉2气田向西气东输管道供气,12月30日,西气东输全线建成并正式运营。2005年8月3日,塔里木油田的天然气在供应东部沿海地区的同时,通过陕京二线向北京供气。
实施西部大开发以来,国家不断加大投入力度,青藏铁路、西气东输、西电东送、水利枢纽等一批标志性工程相继建成并开始发挥效益。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的联系加强了,西部地区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提升了,广大西部地区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中国的入世之路
世界贸易组织(WorldTradeOrganization,简称WTO)是一个独立于联合国的永久性国际组织,该组织的基本原则和宗旨是通过实施市场开放、非歧视和公平贸易等原则,来达到推动实现世界贸易自由化的目标,它的前身为1947年创立的“关税及贸易总协定”(GeneralAgreementonTariffsandTrade,简称GATT)。1947年,中国签署了联合国贸易与就业大会的最后文件,该会议创建了GATT。中国是GATT的缔约国,也是GATT的创始成员。1948年4月21日,中国签订了GATT临时性适用议定书。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由于美国的阻挠,新中国一直游离于GATT之外。从1982年起,中国开始了漫长的重新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简称入世)之路。
1982年9月,中国申请在GATT中的观察员地位。1986年7月11日,中国正式照会GATT秘书长,要求恢复其GATT成员国席位。1988年2月,中国工作组举行首次会议。1995年1月1日,WTO正式成立,有134个成员,它取代GATT负责管理乌拉圭回合一揽子协议的实施,负责管理世界经济和贸易秩序。WTO总部设在日内瓦菜蒙湖畔的原GATT总部大楼内。1996年1月1日,WTO正式取代GATT临时机构。
1997年12月5日,WTO中的发展中国家成员在日内瓦发表声明:一致支持中国尽早加入WTO。1998年4月8日,WTO中国工作组第七次会议在日内瓦结束,工作组主席发表声明:中国提出的一揽子降低关税的方案得到工作组成员的普遍欢迎,它标志谈判取得了有意义的进展。1999年4月10日,中国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部长石广生和美国贸易代表巴尔舍夫斯基在华盛顿分别代表两国政府签署了《中美农业合作协议》,此举被认为是中国加入WTO的前奏。2001年7月3日,外经贸部副部长、中国入世谈判首席谈判代表龙永图表示,中国入世的所有重大问题都已解决。
2001年11月11日19时35分,中国外经贸部部长石广生宣布: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朱铬基的委托,石广生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中国加入WTO议定书的签字已完成。随即,石广生将向WTO秘书处递交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主席江泽民签署的对中国加入WTO的批准书。至此,中华人民共和国加入WTO的法律程序已完全履行完毕。中国代表团在“入世”所有法律文件上的签字标志着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世界贸易体系中获得了“正席”。一个月后,根据WTO的规定,中国正式成为WTO的正式成员。
●万众一心战非典
2003年的春天,肆虐的非典型肺炎(简称非典)病魔向中华民族、向世界人民发起了挑战。全球共有8464人曾被非典病毒感染,有812人死亡。
这场突如其来的灾害考验着中国人民,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锤炼着民族精神。在以胡锦涛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举国上下抗击非典,奏响了一曲众志成城、团结互助、和衷共济,迎难而上、敢于胜利的壮歌。这是伟大的民族精神在抗击非典斗争中的集中体现,也是夺取抗击非典斗争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全国上下,万众一心,伟大的中国人民终于战胜了非典!
●神五的发射成功
2003年10月15日9时,中国载人飞船神舟五号(简称神五)在甘肃酒泉发射成功。经过21小时23分钟,飞船围绕地球飞行4圈、飞行了60万千米之后,于10月16日凌晨6时多安全降落在内蒙古预定主着陆区,返回舱在降落时顺利打开降落伞。6时38分,中国第一位航天员杨利伟凯旋归来。神五返回舱着陆后,其轨道舱仍然留在太空中继续运作,通过将多个轨道舱衔接,就有可能建成太空站,开展太空科学实验和应用技术研究。
此次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使中国成为继美国、俄罗斯之后第三个依靠自己的力量成功将航天员送入太空的国家,显示出中国的航天科技已达到国际尖端水平,中国跃身成为世界第砚航天大国。中国人数千年来的飞天梦想终于得以实现,中国的国际声望大为提高。2004年,中国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举行。钱学森格外看重,如今已年过七旬的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王永志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主席胡锦涛手中接过200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这位被誉为“中国实现千年飞天梦想第一人”的科学家说:“这是全体航天人的荣誉,我是代表他们来领这个奖的。”
●青藏铁路的通车
1973年12月29日,晚年的毛主席在会见尼泊尔国王时,对这位隔着青藏高原的邻国国王说:“中国将修建青藏铁路,不仅要修到拉萨,而且还要与尼泊尔接轨,通到加德满都去。”
1984年,建成了青藏铁路的西宁至格尔木段。位于青藏高原腹地的格尔木被视为连接西藏和新疆同甘肃的战略要地,它是西部几条公路线的交汇处,但是从格尔木铺设铁路到日光之城拉萨,仍然是一项浩大的工程。当时的铁逆部部长傅志寰在陈述修建青藏铁路中的难题和解决之道时说:横在我们面前的是三道世界难题,多年冻土、高山缺氧和环保间题。世界级的高原冻土难题,我们基本解决了:对于青藏高原上脆弱的环境问题,我们有了全新的认识……修建青藏铁路万事俱备,于是,党中央一声令下,这项耗资330亿元的工程终于在2001年的6月29日动工了。
在建造青藏铁路的过程中,只大世界性难题的破解始终是人们关注的热点。首先是高原缺氧。青藏铁路横跨可可西里和唐古拉山无人区,大部分地区氧气含量仅为海平面的50%左右,极端气温可达-40℃。青藏铁路沿线设立了医疗机构115个,上场的医务人员600多名,职工生病能在半小时之内得到有效治疗。沿线还建立了17座高压氧舱。由于安全措施有力,建造铁路过程中未发生一例高原死亡事故。
第二是冻土难题。冻土是指温度在0℃以下含有冰的各种岩土和土壤。冻土会在冬天体积膨胀,夏天融化时体积缩小,建立在冻土之上的路基就会破裂甚至塌陷。青藏铁路的修建需要穿越550公里的多年冻土。很多冻土专家在西北研究数十年,终于解决了这个问题。
第三是环境难题。青藏铁路建设中用于环保的投资大约为11亿元,全线建设了33个野生动物通道,并且尽量避免破坏原有的植被。
青藏铁路由青海省西宁市至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全长1956公里。其中,西宁至格尔木段长814公里,1979年建成铺通,1984年投入运营。格尔木至拉萨段、自青海省格尔木市起,沿青藏铁路南行至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市,全长1142公里,其中新建1110公里。
2006年7月1日,历经5年艰辛,青藏铁路全线开通。一代伟人的宏伟计划实现了!上万名居民拥入拉萨火车站,从北京到拉萨、从上海到拉萨的火车票甚至一票难求。在青藏铁路开通的庆祝大会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主席胡锦涛称青藏铁路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又一个伟大成就”。
据统计,截至2008年6月30日,青藏铁路已迎送旅客282万人次,运送进出藏物资超过160万吨,为青海和西藏两省区经济、社会的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动力。
●全面取消农业税
2005年12月29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今天高票通过决定,自2006年1月1日起废止《农业税条例》,这意味着在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农业税正式走入历史。
农业税作为一种在农村征收、来源于农业并由农民直接承担的税赋,在中国延续了2600年之久,其间共经历了五次大的调整和变化:第一次是由夏商周时期的劳役地租,改变为春秋战国时期以亩计征的实物地租;第二次是由秦汉时期按土地产量分成的比例地租,改变为魏晋至唐前期按土地数量缴纳的定额地租;第三次是由魏晋隋唐时期的租调制调整为唐中后期的“两税法”;第四次是由唐后期的“两税法”改变为明代计亩征银的“一条鞭法”;第五次是由明代的“一条鞭法”改变为清代的“摊丁入亩”,完成了赋役合并。
新中国成立后,农业税在相当时期内,直是国家财政的重要来源。1958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税条例》,统一了全国农业税制度,并一直延续。近50年来,中国经济社会状况已发生了重大变化。在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的同时,农业与工业、农村与城市差距逐步扩大、“三农”问题依然制约着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
自2004年以来,中国已有28个省份免征农业税。据统计,免征农业税、取消除烟叶税外的农业特产税可减轻农民负担500亿元左右,今年已有约8亿农民受益。另一方面,中国财政也具备了取消农业税的财力条件。去年农业税占各项税收的比例仅为1%,今年全国剩下的农业税及附加仅约15亿元,取消农业税对财政减收的影响不大。
不过,全国人大常委会有关负责人介绍,废止《农业税条例》、取消农业税后,并不意味着农民不再交税。“如果农民经商、开办企业,还是需要缴纳相应的税种。”“这有利于城乡税制的统一。”
废止《农业税条例》后,国家己经对有关财政作出相应安排:按照现行体制和政策,农业税为地方税,取消农业税后减少的地方财政收入,沿海发达地区原则上由自己负担,粮食主产区和中西部地区由中央财政通过转移支付补助。专家表示,中国目前的财政收入状况已完全能够全面取消农业税提供财力保证。
●“嫦娥一号”探月宫
中国人的太空时代始于1970年4月24日“东方红一号”人造卫星的成功发射!此后,中国又多次成功发射了返回式卫星,实现了载人飞行。2007年,中国又把目光投向了遥远的月球。
2007年10月24日,“嫦娥一号”发射成功,实现了从地球到月球的星际飞行。“嫦娥一号”的发射是中国第一次对地外星体进行探测。“嫦娥一号”明确提出了4项科学目标:获取月球表面一维影像;分析月球表面有用元素含量和物质类型的分布特点;探测月壤特性;探测地球至月球的空间环境。为了完成4项科学目标,“嫦娥一号”上搭载了6套24件科学探测仪器(也称有效载荷),包括CCD立体相机、激光高度计、成像光谱仪、伽马/X射线谱仪、微波探测仪、太阳高能粒子探测器和低能离子探测器等。CCD立体相机是拍摄月球表面三维影像的专用相机,在中国属首次使用;伽马/X射线谱仪用于探测月球表面元素;微波探测仪除用于获取月壤厚度信息外,还能给出月球背面的亮度温度图和月球两极地面的信息。
与20世纪六七十年代苏联和美国的探月相比,“嫦娥一号”探月除了一些必要的重复性、确认性的探测内容外,将是人类第一次对月球表面进行全面三维立体照相。
●世界最长跨海桥
2008年5月1日,北起浙江省嘉兴市海盐县、南至宁波慈溪市,全长36公里的杭州湾跨海大桥通车。
杭州湾跨海大桥建设过程中,我国科技人员依托科技创新,创造了世界桥梁史上的诸多奇迹。据统计,在大桥建设3年多的时间里共创造出250多项技术革新,取得以9大核心技术为代表的自主创新成果,6项关键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为中国桥梁史乃至世界桥梁史积累了一笔极其宝贵的财富。
在杭州湾建大桥,因受到自然条件的限制,海上施工作业年有效天数不足180天。除了恶劣的自然环境之外,大桥建设还面临着世界造桥技术史上许多无法预知的难题。为了破解这些难题,大桥建设人员赴美国考察,美国专家却扔下一句话:“这些问题我们没有遇到过,不过,如果交给我们去做,相信会有解决的方法。”但建桥指挥部经过慎重考虑,最后选择了另一条路:靠中国创造、中国智慧,走科技创新之路最终,一座钢材用量80万吨(相当于再造7个“鸟巢”)、混凝土用量240多万立方米(相当于再造8个国家大剧院)的庞然大物稳稳地轰立在杭州湾两岸,杭州湾跨海桥成功建成!
杭州湾跨海大桥是目前世界上已建和在建的最长的跨海大桥。
●北京奥运会开幕
2008年8月8日晚8点,全世界的目光共同聚集中国北京!
2001年7月13日,北京赢得了2008年第29届奥运会的举办权,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难忘的一页。7年多来,筹办奥运会逐步形成、积累了巨大的精神财富,可以将其归结成“奥运精神”:为国争光的爱国精神、艰苦奋斗的奉献精神、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勇攀高峰的创新精神、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第29届奥运会是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与历史悠久的奥林匹克的一次伟大握手,是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一次雄伟交会。中国的奥运精神正是顺应时代的潮流应运而生,它是以往精神的继承和发扬,是融入进亿万人心血的新力作。
北京奥运,同样是一次对中华民族精神的检阅。从汶川大地震发生的那一刻起,奥运圣火的境内传递也被赋予了“众志成城,抗震救灾”新的含义,肃立默哀,捐款捐物,缩短路线,节省开支……参与传递的人们用各种方式表达对死者的敬重、对生者的关切。
北京奥运会注定会是一次特殊的奥运会。由于汶川大地震,世界和中国走得更近,全世界的人们更加关注中国。擦干眼泪,绽开笑颜,中国人民以真诚和负责任的态度履行对世界的庄严承诺,让来自全世界各地的人们感受和平、增进友谊、同享欢乐。风雨过后,彩虹更美,经过大灾洗礼,中国人民的微笑更加动人。
2008年8月8日晚8点,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在中国首都北京开幕。此次奥运会设置了三大理念: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举行了28个大项,38个分项的比赛,产生302枚金牌;共有两万多名运动员、教练员和官员参加北京奥运会;除大部分比赛在北京举行外,帆船比赛在青岛举行,马术比赛在香港举行,部分足球预赛在天津、上海、沈阳和秦皇岛举行。
奥运会是展现中华民族丰厚文化的大舞台,北京奥运会主题口号“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吉祥物“福娃”、奥运徽章“中国印·舞动的北京”、火炬“祥云”以及奥运会开闭幕的设计,都体现出丰富而悠久的中国传统文化独特的魅力,传达着勤劳自强的中华民族迈向世界的豪情和自信。
16天的奥运会比赛中,五星红旗一次又一次升起,国歌一遍又一遍奏响。在本届奥运会金牌榜上,中国代表团第一次名列第一,以51枚金牌、21枚银牌、28枚铜牌的成绩独占鳌头。
2008年8月24日,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在中国首都北京落下帷幕。
●“神七”的成功降落
2008年9月25日,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七号载人飞船(简称神七)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
2008年9月27日,中国航天员翟志刚打开神七轨道舱舱门,首度实施空间出舱活动,茫茫太空中第一次留下中国人的足迹。
2008年9月28日,神七返回舱成功降落在内蒙古中部预定风域。
●六十周年大阅兵
200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迎来了六十周年华诞。这一天,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了新世纪首次国庆盛大阅兵,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14次国庆阅兵。
10月1日9时许,由人民解放军、武装警察部队、民兵和预备役部队组成的14个徒步方队和30个装备方队整齐列阵东长安街北侧,静候检阅。此时,陆、海、空三军航空兵151架战鹰编成的12个空中梯队在华北各地的数个军用机场集结完毕。
上午10时整,北京天安门广场,六十响礼炮如雷声骤起,拉开新中国建国六十周年隆重庆典的大幕。在举行了庄严的升国旗、奏国歌的仪式后,10时9分,盛大的阅兵开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身着深色中山装,首次登乘中国国产的黑色特制红旗敞篷轿车,出天安门,越金水桥,沿着装点一新的长安街东向而行,检阅三军。“同志们好!”“首长好!”“同志们辛苦了!”“为人民服务!”熟悉的对话在嘹亮的军歌声中此起彼伏。检阅后、胡锦涛重上天安门城楼,发表重要讲话。
胡锦涛讲话完毕,由8000多名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部队和预备役部队言兵、中国人民武装警察和民兵组成的14个徒步方队、30个装备方队和12个空中梯队开始进行盛大的阅兵分列式。
第一个走过天安门是护卫着军旗的陆海空三军仪仗队。紧随其后,威武的陆军学员方队、步兵方队、特种兵方队、海军学员方队、水兵方队、海军陆战队方队、空军飞行学员方队、空降兵方队、第二炮兵学员方队、三军女兵方队、武警方队、预备役方队和首都女民兵方队依次踏着正步,以昂扬的气势通过检阅区。其中,神秘的特种兵方队是首次在国庆阅兵中亮相。而被称为“最年轻受阅方队”的水兵方队,平均年龄只有18岁。在徒步方队行进时,广场上组字少年陆续翻出“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等口号。在方队前进方向的左侧,国旗台下,一支千人军乐团不间断地演奏。
10时48分许,在节奏鲜明的乐曲声中,传来隆隆轰鸣,18辆威风凛凛的九九式主战坦克率30个装备方队正如铁流滚滚向西驶来。这是建国六十年来,中国军队装备数量最多、规模最大的一次全景展示。各型坦克方队、各式突击车和步战车方队、各种炮兵装备方队、无人机方队、三大海军导弹方队,首次亮相的武警“雪豹突击队”装甲车方队、机动雷达方队和后勤装备方队,以及第二炮兵五个导弹方队……52型、500多台受阅装备全部由中国自主研制和生产,90%的装备是首次亮相,信息化程度达到最新水平。
当最具威慑力的五个导弹方队徐徐驶过观礼台时,广场上的电子标语牌先后显示出:“献身使命”“崇尚荣誉”。与此同时,气势磅礴的12个空中梯队、151架飞机低空呼啸而至:预警机梯队、加受油机梯队、轰炸机梯队、歼击机梯队、直升机梯队,仿佛一座中国空中钢铁长城的缩影。11时20分,由15架教-8组成的教练机梯队最后一个飞过天安门,教练机梯队全部由女战斗机飞行员驾驶。当教练机梯队在天安门上空拉出了一道道黄红蓝三色彩烟时,宛若彩虹,久久未散。盛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六十周年大阅兵结束了。
11时27分,由10万各界群众、60辆彩车组成的36个方阵以及6节行进式文艺表演的国庆群众游行队伍依次通过天安门广场中心区,与广场上8万青少年呈现的背景图案相呼应,在长安街上展现中华人民共和国流动的历史进程。这一刻,所有的中国人都沸腾了!全球所有的华人都沸腾了!这一刻,所有的炎黄子孙、华夏儿女的心头只有一句话:我的祖国,生日快乐!
●上海世界博览会
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Expo2010)是第41届世界博览会。于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期间共184天,在中国上海市举行。此次世博会也是由中国举办的首届世界博览会。上海世博会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Bettercity,BetterLife)为主题,总投资达450亿人民币,创造了世界博览会史上最大规模记录。
展会名称: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
举办地点:上海市中心黄浦江两岸,南浦大侨和卢浦大桥之间的滨江地区
吉祥物:海宝
展会类别:综合类
参展方数量:240个国家地区组织
会场面积:5.28平方公里
参观人数:预计7000万人次
形象大使:成龙、郎朗、姚明
世界博览会是人们灵感和思想的展示区。自从1851年在伦敦举办的所有国家的工业盛展,世界博览会已达到日益突出,作为盛大活动,为经济、科技和文化的交流,作为一个重要平台,展示历史经验,交流创新的意念,发扬团队精神,展望未来。
中国有着悠久的文明,促进国际交流并热爱世界和平。中国赢得2010年世界博览会,靠的是国际社会的支持和信心,对中国改革开放。博览会将会是第一个注册的在发展中国家举办的世博会,这也寄予了全球人民对中国未来发展的美好期待。
所以2010的中国上海世博会将会向世界呈现什么呢?毫无疑问中国人民将会呈现出一个成功,壮观而难忘的展览会。
2010年世博会是将21世纪的城市生活的潜力完全开发以及城市进展重要阶段的一项盛事。预计在2010年将有50%的世界人口会居住在城市。未来的城市生活,是全球关注的话题,与世界各国,开发或欠发达国家和人民。城市在作为第一个世界博览会的主题,在2010博览会将吸引政府和人民,世界各国的关注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其184天,参加各国将全力显示其在新世纪的城市文明程度,充分交流城市发展的经验、传播先进城市发展概念和城市人居环境探索新思路、生活和工作条件。他们将会学习如何创造一个生态社会和人类可持续发展的计划。
2010世博会的核心是创新和互动。创新是灵魂,而文化交流也是世博会的一项重要任务。在新纪元,2010世博会将致力于以人为本的发展,科技创新,文化差异以及双赢的未来合作,因此在新世纪高度的创新和互动将会是组成这一主旋律的重要音符。
2010年世博会也是一个宏伟的国际集会。一方面,我们要努力吸引大约200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和7千万国内外的参观者来参加世博会,以确保是史上最盛大的世博会。另一方面,我们要以全球视野来看世博会,尽力让更多的人参与,获得各国人民的支持和理解;为了使2010世博会成为全球各地人民的欢乐地大聚会。
此外,2010世博会使跨文化的对话成为可能。在对世博会总结之前,“上海宣言”会先发行。
这份宣言,有希望成为世博会历史上的里程碑,会摘录参展国的见解也包含人们对于未来合作发展的想法以及广泛共同的愿望,因此给全球人们留下了一份宝贵的关于城市发展的精神遗产。
中国政府竭力使2010世博会成为一项盛世可延续的传统,替未来打开了新的展望。我们的口号是“在牢记接下来60余年的发展而准备六个月的博览会”我们会将寄希望于继续关注,支持,参与的热爱世界和平的国家。
【世博会申办历程】
1999年12月,在国际展览局第126次全体大会上,中国政府正式宣布申办2010年世博会。
2000年3月17日,中国政府成立2010年上海世博会申办委员会,时任国务委员吴仪担任主任委员。
2001年5月,中国政府通过外交途径向国际展览局递交举办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申请函。
2002年1月30日,中国政府向国际展览局递交举办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申办报告。
2002年11月29日至12月5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率中国代表团参加国际展览局第132次全体大会并作申办陈述。
2002年12月4日,经国际展览局大会投票表决,中国获得2010年世博会举办权。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