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都市言情>巅峰学霸> 巅峰学霸 第375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巅峰学霸 第375节(1 / 2)

敲门声让邓茂昌将注意力从文件上转移,扬声道:“请进。”

很快办公室门被推开,秘书探进了半边身子:“邓总,徐总工来了。”

“徐总工快请进。”站了起来,亲自将口中的徐总工迎进了办公室。

对于这位徐总工,邓茂昌还是很尊重的。

徐海闻,这位可是现在正儿八经的华夏光刻机行业内大佬,而且是在光刻机的技术空白期,毅然放弃了国外的高薪职位,回国挑起了大梁。

邓茂昌是知道的,那个时候临海微电子连一台完整的样机都没有。只能靠拆了国外已经被淘汰的设备来做研究。

当时这位徐总工就开始带着团队,从基础光学,到精密机械,再到控制系统模块一点点的做技术公关,经过二十多年的研发才有了现在90nm商用光刻机。

可以说大家都是一起从苦日子熬过来的。最关键的是徐海闻不止耐得住寂寞,在实验室一呆就是几个月,而且性子特别低调。

虽然做出了巨大贡献,但从不会想着要争权夺利,甚至都懒得接受各种宣传。

可以说是天生的实验室人,哪怕是现在还是只热衷于呆在实验室里带领团队。

“邓总,什么事不能电话里说?还专门把我叫过来?实验室里还忙着呢。”

一进门,徐海闻就皱着眉头不太客气的问了句。

邓茂昌也不在意,两人合作很久了,他太了解这位总工的性子。

“老徐啊,实验室不急这一会,你也不年轻了,很多东西放手让年轻人做嘛。来,先喝杯茶。”

“是让他们做,但我得看着才放心。茶就不喝了,我那边什么都有。咱们有事儿说事,节省点时间。”

“行吧,那你先看看这个。”邓茂昌点了点头,直接把桌上的文件递了过去。

徐海闻接过这份文件,随便坐到沙发上便看了起来。

跟邓茂昌逐字逐句的阅读不同,只用了五分钟多一点,这位总工就放下了文件,感慨了句:“配合量子模拟芯片开发,研发相应的光刻设备?这是想要弯道超车啊。”

“嗯……可能有这个意思吧?就是你觉得会不会太着急了?文件上说的这种量子模拟通用计算机真能替代经典电子计算机的地位?”

邓茂昌直接了当的问了句。

徐海闻沉默了半晌,然后摇了摇头,直接答道:“不知道。年纪大了,接受这些新兴的东西也要比年轻人慢了。

不过这个乔喻我知道,前不久我还看了他的直播回放,他提出的量子模拟技术的确是有应用前景的。

但这个项目太大了,而且从他的年纪来看肯定是没有主持这种大型工程项目的经验。不过他又是现在最炙手可热的科学家。所以我说不好。”

邓茂昌知道徐海闻这不是推诿,单纯就是实话实说。

没有人比他们这代工程人更清楚从无到有做出东西有多难。

而且真要说起来,他们虽然没有实体设备做参照物,但起码有国外成品的各种技术参数做参照。

但乔喻提出的这个项目属于华夏率先提出的,世界范围内目前都找不到成功案例,那可真就是盲人摸象一般的研发。

唯一的优势大概就在于,现在的华夏也不是两千年那会儿还相对贫穷的华夏了。

而且这些年在微电子、计算机科学、量子科学、精密机械跟材料学领域的发展,攒下了很多支持科技创新的技术资本。

“我也是这么考虑的,我觉得这大概也是上面想要征询我们意见的原因。你的意思是,这次竞标我们就不去凑热闹了?”

徐海闻考虑了片刻,开口答道:“我不是完全不看好这个项目。但考虑到时间因素,我觉得不妨提出建议。

让另外的企业去做这件事。我们目前还是按部就班的聚焦28nmduv光刻机的研发。即便这个项目成功了,电子芯片也不会马上从市场淘汰。

我们的项目还是有用武之地。如果项目最终破产,起码我们没有分出太多精力,不会影响到现在的工程进度。

华夏科技要发展,必须有人着眼未来,但也要有人去做保底工作,聚焦现在。鉴于我们的历史使命,暂时没必要参与到如此激进的项目中去。当然,这是我的个人意见。”

都是老熟人了,邓茂昌从徐海闻的语气中,品出了浓重的失落情绪。

他感觉能脑补出徐海闻没有说出的潜台词:“如果我能年轻二十岁,这事可以做。”

第268章 又圆又大还好吃的饼!

同一时间,深城,大名激光总部大楼高层会议室内,包括公司董事长在内的三位高管也在研究几乎同样的文件。

“适用于量子模拟集成电路的光刻设备?不是,这个量子芯片不是华夏科学院一直在研制吗?我记得是要低温环境什么的?这玩意儿也能光刻设备扯上关系?”

大名激光创始人,同时也是董事长兼总经理张文栋看到这文件的时候只觉得二丈摸不着头脑。

于是直接把在公司的管理决策层委员会的高管们,跟负责光刻机技术研发的技术人员都请来召开了这次会议。

自家人知道自家事。

说起来国内做光刻机的就他们跟临海微电子装备,但怎么说呢,两家公司做的可以说就不是同一种东西。

大名激光制造的光刻机业务其实主要是做pcb板跟泛半导体领域,两者之间是存在技术代差的。

大名激光目前根本就不具备研究集成电路光刻机的能力,所以他们压根就还没进入真正的芯片级光刻机领域。

两家属于完全不同的赛道,客户群体都没有直接竞争关系那种。

没办法,大名激光可以说是一家从小作坊做起来的民营企业。不管是技术储备,还是资金实力都没法跟有国资背景的临海微电子装备相提并论。

真让他们从光源开始研究,在光学系统、纳米级精密控制等等这些基础技术领域开始突破,做出ic级光刻机,几乎是天方夜谭。

当然也不是说大名激光的研究没有意义。虽然在pcb领域的光刻技术已经是很成熟的市场,技术层级并不高,但大名激光生产的光刻机起码实现了国产化替代。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