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弟已故,你祖母撒手人寰,你阿娘也一病不起,就连你阿爹如今也被降了职,若你当真疯傻了,又何尝不是件幸事
楚可心摇头晃脑甩着湿发,混着泥泞的污渍溅到了周巧脸上。
嘿嘿阿娘
囱囱护主,黑着脸拦开楚可心,捏了帕子给周巧擦拭,边擦边说:娘娘,何必要护着,她什么都不知道了啊!
周巧仰起脸眯眼看日光。
墙倒众人推,那本宫于无情无义之辈,又有何分别?她既已什么都不知道,那位现下醒了,即便本宫有心,也护不了多久
【作者有话说】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267章 疑点
◎阿姒,眨眨眼?◎
云绣才把午膳布好,宫女就匆匆地来了,外面日头晒人,因走出一身汗,云绣便让人只站在竹帘外,回了话。
杨昭听完回话,放下刚刚拿起的筷子,一时胃口尽失。
她望了一眼没有被挑开的竹帘,回想起去岁约莫也是这个时候,久等不来前头消息,到死也没和成兴帝解开心结,如今烈阳还烘烤着元福宫的一砖一瓦,又好像回到了过去,有所不同的是,内庭与外朝,当初隔绝的是她的丈夫,现在隔绝的是她的女儿。
自打杨昭回到宫里,唐绮一直都在明和殿没有抽开身,连请安也不曾有,母女二人竟是一面不曾见到,前边的消息倒是回来的快,因唐绮还未称帝,杨昭的耳目才能探听自如。她自然知晓个中原由,对刚才宫女回的话,越发疑心。
杨昭出神,云绣便让内间伺候的其他人都退了出去。
她为杨昭拣两块凉拌黄瓜进盘子,轻声唤道:娘娘。
杨昭喃喃自语:居然醒得这般快
云绣说:娘娘先用饭吧,小夫人醒来,于咱们殿下来说是件值得高兴的好事儿。
杨昭勉强吃了两口,甚觉食不下咽。
她道:本宫哪里还吃得下,在喻山的时候探子报信,回到宫中,安插在曹大德身边的人又将老三登基大典那日的事儿回了一遍,两处消息都对得上。你说于家这个丫头,究竟是何身份?她莫不是荀兰从外头捡回来充数的?可她那副模样,又的的确确与当初的青玉公子神似。
云绣说:世上相似的人也不少的。
杨昭眉心绞紧:如果说她是奚国的细作,这事儿不就瞎了么
前后几桩大案子办了,唐绮即将登基,这是杨昭这辈子最不愿意看到的局面,可事到临头,哪怕是出身名门荣居太妃高位的杨昭,都无法阻止什么。
唐绮登基已成定数。
由此而来的,还有杨昭满心的担忧。
江平翠、邹军等人择错主子论罪死有余辜,杜铅华和于徵的死因却十分含糊不清,忠义侯府的灭门血案不似兵部侍郎呈辞那般简单,光凭失去罗家倚仗的文弱书生唐亦,何德何能同景、奚两国互通?
再则,杨昭这个女媳妇儿,在登基大典那一出,彼时并不知唐绮是诈死,她的所作所为,若为的是挑起唐国兵祸令天下大乱,振东伯于茂明明已经控制了边南,却没有就势抓住机会造反,剖析下来是不知情,那她蛊杀金羽卫和唐亦近卫,进而亲手了结唐亦,意义在哪?
为忠义侯府报仇雪恨?
她的身份必然同奚国有干系,这时候暴露自己只为仰仗了两年的忠义侯府报仇么?
杨昭想不透。
边南一战成迷,都中诸案衔接上有参差,身侧枕边人还身份可疑,唐绮的前路并非一片坦途高枕无忧,看不见的危险更让人恐惧。
云绣跟在杨昭身边太久,对杨昭忧思可谓无所不知,不免又宽慰道:此女身份究竟如何,地字处已尽数出动调查,她重伤刚醒折腾不出什么花样,就算安排刺客对她行刺,也无法脱清嫌疑,因为只有奚国人才养得出夺人性命的蛊,娘娘不妨先放宽心,敌暗我明,当下最要紧的是让殿下立时登基,但照殿下今日口风来看,似还拖着日子的。
她在等于进。杨昭起身,走到窗边,靠坐上贵妃榻,揉着额角说:本宫这个女儿,最大的优点就是情深义重,她要以理服人,又沉得住气,没让锦衣卫和二十四衙门查行刺,约莫已经在怀疑她妻,怕就怕于家女的身份查出来,她因情误事,若当真是于家出里通外敌的问题,那要彻底瓦解这股势力,还需从长计议,很是费时费力
窗外没有风,热气直往里头冒,内官送来的冰盆也降不下去闷意,云绣站到榻边给杨昭打起扇,恭敬道:咱们殿下心地是极好的,她与她妻的情谊,经高壁镇一事就能瞧出,可是,咱们殿下胸怀家国,若她妻查出有问题,在大是大非面前,她应不会行差踏错。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