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玄幻魔法>帝妻[重生]> 第326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26章(2 / 2)

晚辈此来只为一事,请侯爷退兵。

陈九柯再好的脾气也绷不住了,他转头瞪着清秀少年,视线直逼,不想这孩子到底身上流淌着一半他陈家的血,是个看上去文雅实则倔强的杂草性子,爷孙两个僵持半晌,帐篷内的气氛越发紧张,幕僚都静声不敢劝了,少年的目光却半点不曾退。

最后,陈九柯懊恼地败下阵,在沙盘前来回踱步道:我明白!我明白是我愧对你阿娘!十多年前她传信回远西,刚好遇到二十八部大迁徙,宁家落难,我这个当外公的远水没救到近火嘛!你怨怪我是应当的!他奶奶的!这就是个巧合!等我部回迁都又过去五年了,你娘坟头的草都长三尺高了,你说说这糟心事儿

阿娘没有坟。

宁浩水在陈九柯的絮叨声中红了眼睛,顽强地咬着后槽牙忍泪。

陈九柯闻声停步,错愕地看向他。

他再次道:阿娘没有坟。阿娘是自尽身亡,她和阿爹的尸骨就在您跨过的那条陵江里,我飘零数载,孤苦无依受尽凌辱

陈九柯踉跄一步,手把住沙盘,用力时活生生掰下了沙盘一角。

宁浩水掀起洁白的衣袍,在陈九柯面前直挺挺跪了下去。

后来,我遇到了一位贵人,是忠义侯独孙女,长公主之妻于姒。姑娘救我在危难时,给我容身之所,教养我成人,她的大恩,我尚未来得及还报

陈九柯耐心听完宁浩水这些年的种种,待烛火渐残,才回神伸手欲将人搀起。

宁浩水固执地跪着,又道:请您退兵,外公。

这声外公着实期盼已久。

宁浩水的阿娘,是陈九柯膝下最小的女儿,他上一次进中原,还是吃外孙的满月酒,一晃过去这么多年,曾经那个最孝顺他的小女儿已经不在了,后来他也不是没有派人寻找过爱女留下的遗孤,只是中原地大,久寻无果。

这些话闷在心里,不是作为远西二十八部首领能够随意拿出来倾诉的,如今能得见外孙,对陈九柯而言已是慰籍。

但要说退兵

陈九柯转过头,朝幕僚递下巴,示意人去取东西,随即他将宁浩水强行拉起来,躬身帮其拍了袍子上的尘土。

待幕僚走回,他接过信函,塞到宁浩水怀里,叹气说:远西军无诏不涉中原,摄政王用虎符才把我们调过来,来的不仅是远西军,还有远北军也在日前到了椋都北郊。原意是因辽东军大举入边南,忠义侯遇刺身亡,上头要防止辽东分化唐国江山。但是,你看这信

宁浩水把信靠近灯下,认真细看。

陈九柯接着道:你方才说长公主待你的好,长公主妻待你的好,这些是恩,咱们自当涌泉相报,但总归只是私情。孙儿,外公能坐稳二十八部首领这么多年,靠的不单是讲私情,天下大事前,家事都要往后放,遑论一己私情。长公主嗜杀成性早已疯传,摄政王已经没了,虎符和国库财权均落入长公主之手,她还在这个节骨眼上射杀言官,届时辽东独大拥戴她,岂不更加猖狂,你让外公如何放心唐国江山她来为君?当年她射杀奚国和亲公主,我就觉得她绝非善类是个先帝宠坏的纨绔子!今日我军先动,趁辽东军分兵镇守边南,此刻拿下椋都,是天赐良机!

是亡命之路!宁浩水把那信攥成一团,抬眸道:唐国立国两百余年!除却周家陷害前朝先太子后扶兴王登基那次,哪一次谋逆成功了?遑论那次,外戚之势空前绝后!此信来得蹊跷!您留在椋都的探子不定换了人!外公不妨冷静想想,振东伯在五月十九日只领三千精锐就入城进宫了,剩下的人马如今在哪里?倘若真的是匡扶社稷大义之举!远北军为何此刻不动?!辽东此刻的确分兵边南了,但都中除却神机营和御林军,尚有于家银甲军,孙儿在去岁端午长巷刺杀案就见识过银甲军的骁勇!这次围剿摄政王,银甲军已被长公主调动!椋都街头巷尾口口相传!您今日揭竿起义,岂知不是中了他人下怀!又岂知这不是远北或辽东设下的圈套?!

陈九柯大惊,侧头看向幕僚。

幕僚唯唯诺诺拱手道:侯爷,小公子所言不无道理,属下起先也想劝您三思而后行,只是您一贯嫉恶如仇,在咱们远西,拳头是硬道理,而如今,咱们入中原,中原并不一定吃这套。譬如草场上打不过能跑,靠着咱们养的宝马良驹也能把敌人拖死,中原则要讲更多的谋略和战术

陈九柯背上已被汗湿,他留在草原上的三个儿子都已成家,个个靠着拳头强硬领衔数部,离开远西亲赴中原那时候,还以为此来只是护国,震慑住辽东军就算完事,不想局势改星换月这般仓促,听闻长公主炸死的消息,他便坐不住,接到探子的密信,才直接沉不住气了。

唐绮的性子绝不似先帝!陈九柯怕迟疑。

他沉思片刻,道:多年安插的探子,一日被更替实在说不过去,此刻退兵,就怕延误战机!长公主眼下为何没有立时登基?由此可见椋都朝臣多有异声,远北不敢先动,或是因为杜平沙怯了!杜家军大多靠朝廷供养!若她胆子大些,去岁先帝驾崩,她已经兵临椋都,那时就该揭竿而起!

此一时彼一时!宁浩水道:远北军的确要靠朝廷供养,可长公主还未登基不是因为朝臣异声,而是因她妻受了重伤还在昏迷!外公,长公主不是您想的那样简单,她是孙儿见过最有勇有谋之人!且她重情重义!您久不入中原,许多事您没有亲历故而不知,长公主蛰伏三载,一起平定两场宫变,彻底瓦解了椋都外戚之势,她明明有机会在先帝驾崩时夺位,可是她没有!她谨遵先帝遗旨,拥护大殿下坐上高台,又在高壁镇截杀之后甘心前往鹭城戍边,更是死里逃生护住一州百姓,深受边南颂赞,若非大殿下遇害朝中巨变,她根本不会对毫无威胁的三殿下动手。孙儿知道您对她已有成见,此时多说无益,但为了您的安危,也为椋都百姓免受战火之苦,孙儿恳求您,暂先撤兵!

返回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