徵儿被她手下那个阿暮藏起来了,连同楚府千金销声匿迹,想必出了城,她与家中断了消息,如今户部紧逼于家交人,老夫扬言没抓到之前空口无凭,但摄政王态度暧昧,只能待明日老夫上朝交出虎符,先稳住他再作打算。
您是要交出兵权?如果兵权交上去摄政王还不放姑娘回来吗?
哈哈。于延霆干笑了两声,小年轻,皇室赋予于家虎符,哪天能需得天下兵马倾巢而出?所谓兵权,只是困老夫在椋都的一个名目罢了。
那岂不是,根本稳不住摄政王?
于延霆苦笑不减,从他那唯一的宝贝孙女儿入狱起,就没有一日不焦灼,此刻濒临绝路,反不在乎与一个无关紧要的小厮多说上两句话。
就像院子里那些桃树上青涩的果子,这个小厮对于他来说,也算作与他的宝贝孙女儿相干。
他便无所顾忌道:稳不住,只是尽力一试。若他当真不松口,这忠义侯府,怕是要有场血光之灾。
这才是他先前让澄羽自行离开的因由。
澄羽定神,不禁垂首,在这不合时宜的古怪里,又站许久,最终无话,抱手告退了。
于延霆在清玉院枯坐彻夜,待到次日寅时天蒙蒙亮,他起身拍了拍官袍上的尘灰,阔步去往于红英所居的菡萏院。
院门还是那个院门,把落下终生残疾的小女儿隔绝其间。
微风吹不醒死在边陲的忠肝义胆,头一日酉时的交谈不欢而散。
于延霆才如梦初醒。
于红英从未真心待过那可怜的小女娃,所有的布局都是有心利用,今日的于六,不论亲侄还是堂侄,皆权衡利弊待价而沽,早不是那个唯家国至上恪守父命的巾帼红颜。
没说不救,救过了,可救不出。
这句冷情冷性的话还回荡在耳朵边上。
随侍将误听谈话的荀兰抓走,关进府中地牢的画面还在眼前。
于延霆被冷风灌了个激灵,收回要跨上阶的步子,从袖袋里取出银甲军传令烟花和竹哨放在地上,转身步入晨曦中。
第253章 诀别
◎你不该坏我的事。◎
阴云密布在椋都上空,将夏初的日光遮蔽得严实。
赶卯时早朝的文武百官陆陆续续入宫,三五成群聚集在明和殿下的千步道。
唐峻中毒案还没有结果,唐绮葬身火海的噩耗就从边南传回,摄政王将在半个月后登基已定,这几桩事先后成为近日新臣老臣热议的话题。
寒门出身的大小官员对唐亦的大势乐见其成,崭露头角的来日已经依稀可见,而勋贵一派则大多面色凝重,纷纷开始担心不久之后被分化权柄。
尽管担心,也是多余。
自姜国公告老、柳阁老辞世,内阁实权还归六部,再到今日,摄政王已经成为眼下能继承大统的唯一一个人选。
正统不容置疑。
哪怕许多忠于唐峻的朝臣感到不快,对唐亦生母罗氏一族为叛党颇有微词,言官们也敢怒不敢言。
因为
和乐还在襁褓之中。
如今他们扶不起这位没有庞大外戚威胁的嫡公主来做傀儡皇帝。
皇后周巧携同二十四衙门内官的默认,神机营邹军和金羽卫杜铅华的投诚,锦衣卫对调度的听从,御林军中级以上官员被吊牌,局势对摄政王唐亦来说十分有利,一切的一切都在无声宣告这点。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景军在边南遭受重创,外患得到短暂的平息。
但也正是因为这个缘故,辽东军入主了鹭州,尚未接到任何椋都的任命,于家的态度就变得模棱两可,让人格外想要揣度忠义侯对此事的态度。
故此,于延霆的轿子落地,大柱国迈着稳健的步子踏进端门的这一刻,千步道上近乎所有的目光都被引了过去。
还好有人不由自主地感叹道:长公主妻入刑部大牢,于徵统领失踪,老侯爷也挺住了。
那边正感慨,窃窃私语声此起彼伏。
这边,于延霆走着走着,有人追上了他,隔着一两步的距离跟在他身后。
下官的人已顺着碧水湖出城,避着神机营在探查令侄孙的下落,一有消息,必定告知。
于延霆面色如常,边走边正自己的官帽。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