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4章(2 / 2)

“他被派去一条经常泛滥的河流做奴役。经过做奴役两年的勘察地形,他竟然提出了一套科学的疏导方案,竟然真的有效缓解了当地的水患!”

“因为他表现突出,不仅获得了减刑,虽然不能再当官,但被聘为水利顾问,专门负责技术指导。”

女主播笑道:“这个案例也说明显宗和秦无妄施行律法时,也并非一味严酷,也给了人改过自新、发挥所长的机会!”

“这位前县令,虽然德行有亏,但专业知识还在。让他去修水利,反而歪打正着。”

赵庚旭则摸着下巴,思维开始发散,嗯……这个好!

以后那些犯事的官员,得先让人了解一下有啥特长,然后发配去干苦力的时候顺便发挥余热!贪官变劳模,有意思!

第36章

没等众人从有期奴役的惩治案例中回过神来。

女主播眼睛一亮, 接着讲起了关于商贸的法例。

【还有一个超级重要的领域——商贸!】

看着天幕的百姓心中嘀咕,商贸?那不是商贾之事吗?士农工商,商排最末, 有啥好讲的?

皇帝赵衍手指叩着紫檀扶木若有所思,商业?

国库岁入, 盐铁茶马,乃至东南漕运, 哪一样离得开商?若能理顺商事, 于国于民确是大利。

他微微坐直了身体, 显露出兴趣。

【要知道, 显宗朝之所以能国库充盈,商业的繁荣绝对是功不可没!而商业要想健康发展, 离不开律法的保护。】

【由显宗陛下主导, 秦无妄修订的《承商律》就有巨大的作用了!】女主播语气激动的讲到。】

太子赵庚明暗自点头,认为此言切中要害,民富则国强, 商业繁荣确能带来税收, 充盈国库。

一些保守老臣则不敢苟同, 哼, 重商岂非本末倒置?若百姓皆去逐利,谁人来事农耕?且看吧!

赵庚明则沉思道:是税法?经济法?专利保护法?

【《承商律》的出现缘于显宗陛下微服私访时吃过一家名为“十里香”的酒楼, 对于“十里香”的酱肉,赞不绝口。】

【后面去吃却觉得味道似乎大不如前,肉质也差了, 一问随从才知缘由。】

【原来是新开的“百味斋”酒楼不知用了什么手段,竟也推出了味道一模一样的酱肉,价格还更低廉, 导致“十里香”客源锐减。】

【“十里香”的酱肉是张老板祖传三代秘方,是其立足之本,一夜之间却被竞争对手百味斋完美复刻,导致生意一落千丈。】

【张老板愤而告官,但当时的律法对秘方这种无形资产完全没有保护概念,府尹以“厨艺之道,本就相互借鉴,各凭本事经营”为由,不予受理。】

百姓中议论纷纷:这话听起来好像有点道理?手艺嘛,不都是你学我,我学你?

【张老板冤屈难申,气得病倒在床,后“十里香”倒闭,被“百味斋”收购,才导致品质下降。】

【显宗觉得这样的商业竞争会导致恶性循环,回宫后对秦无妄讨论道:“这秘方也算财产?被人偷了,官府竟然没法管?那以后岂不是人人都这样学去。”】

【随后便与秦无妄修订《承商律》】

皇上扶额,嗯?竟是源于一桩酒楼秘方之争?确实是小九会做出的事,微服私访还不忘口腹之欲……

不少商人百姓则觉得这种事太常见了!我们街角那家烧饼铺,不就是被对门学了手艺还压价,最后关门大吉了吗?

官府确实不管啊!难道以后这也能管?

【下面,咱们就来讲一个关于《承商律》实施的商贸经典案例。】

【天幕画面随之变成了一个繁华的码头市集,商铺林立,旗幡招展,人来人往。】

【一家挂着“张记锦绣”招牌的绸缎庄,生意异常红火,因其丝绸花色新颖、质地柔滑,远胜同行。】

【而对门一家“王记帛铺”则门可罗雀。】

【话说这‘张记锦绣’的老板张三,是个心灵手巧的。】

【他呕心沥血,研制出了一种独特的‘七彩晕染’技法,染出的丝绸流光溢彩,如同雨后彩虹,一经推出就供不应求,还给这技法起了个名儿叫‘虹云染’。】

【并向当地的市舶司进行了‘工巧备案’,类似于雏形的专利注册。】

商人、手工艺人心中暗喜,工巧备案?首创者得利?

这……这意思是,咱们自己琢磨出来的独门手艺,也能像地契房契一样,受到官府保护了?

天啊!这不是做梦吧?

【然而,对门的王五眼红了!】女主播带点气音说道。

返回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