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51章(1 / 2)

除去每月一两半的赁房钱,六百的薪水钱,八百的油米钱,并些个头油皂荚、针线布头、菜蔬杂物,一家子五口人,怎么也要五六百才够使。

这样一来,家里每月还能攒下七两银子,这要搁在老家,做梦也要笑醒了,可这长安之地,五步一个高官贵人,十步一个富贾。

就连那隔壁的金氏,也有自家的两间房、一匹马、一头牛。

田氏掐指算了算道:“这安陵邑还是五陵之中房价最低的,就是买两间屋子,竟也要七八年才能攒够?且还不知道日后房价涨不涨呢。”

便听季胥的,撇下码头的活计,由季胥陪着,到城北直市挑挑拣拣,进了一担货回来。

次早和季胥同车去了槐市,那直市出名的一口价,她进的多,价钱便宜,到这处能挣个差价。

因她卖的是用的,到了同样做这营生的老翁附近。

“老丈,你这席子自己编的?好手艺。”

这老翁面前摆了草履竹席,都是亲自织的,点了头道:

“我与家中妇人织的,背来卖几个钱,你卖何物?”

只见田氏将筐箩倒扣过来,上架木板,摆了些兔毫、砚台、墨块、竹简、木牍之物,连铜镜都有,

“你瞧,都是我女儿挑的,她在那头卖熟食。”

田氏第二回来这了,不过先时在槐树林深处挑些旧物,只远远的看了太学的影子,如今就在这太学边道上支的摊。

只见这里碧瓦朱甍,楼阙巍巍,郁郁葱葱,巨石刻着一卷卷天书似的经文,她一个字也看不懂。

如今正值各处学生来就学的时辰,门口轺车宝马,堵的水泄不通。

田氏看了,心道:要是我那三个女儿,也在这处读书,是多好的事!

不过这太学并不见钗裙身影,只有男子就读。

那些车马上下来的贵公子,是一眼也不看这小摊的,直朝太学内去了。

但有徒步而来的学子,被田氏这小摊引住,驻在摊前,买些个笔墨竹简,也有挑选镜子的。

“小郎君,这铜镜好着呢,是江南来的,照此镜者,学有进益,买此镜者,家道富昌,将来生个五男四女,为侯王!”

田氏比划着,说的这些学子们倒觉有趣。

“这上头有铭文,都是我女儿细心挑的,你们读书人识的字,看哪个合意买去罢!”

只见这铜镜背面一圈有“明如日月,照见四方”,还有“学而时习之”

、“明镜省吾身”之类的吉祥镜铭文。

他们在太学,要修礼,可不是要注意仪容,因买镜的也不在少数。

“阿母,如何?”

学子们陆陆续续进去后,槐林隧道各处空了下来,季胥拾掇了那里卖吃食的摊子,经过各式的卖饼卖羹的小摊,来这处找田氏,她这里都是卖用具的。

田氏乐道:“好着呢,你挑的这些东西好卖着呢,瞧,卖出去多少,阿母还去码头做什么,每日到这来卖东西多好。”

说的季胥笑了,“那些太学生们大多都进去了,不剩多少人了,再过上一会子便要敲钟开堂了,那些市吏也该巡逻到这处了,咱们收拾东西回去,晚些时候再来。”

隔壁那卖席子草鞋的老翁也在收拾,说话间挑担走了,

“走咯,明日再来!”

他生意不如田氏,每日只卖个早市或晚市,今日早上卖了,傍晚则不来了。

“瞧这太阳毒起来了,怎么不将帷帽戴上呢,女娘家的,白白净净的模样多好看,别晒黑了。”

说话将帷帽给季胥系上了,帕子擦擦她脸上的汗珠。

这顶帷帽还是田氏前些日子买给季胥的,叫她在槐市别晒坏了,如今放下帷幔遮了毒太阳照脸。

回去是田氏驾的牛车,她如今倒比在矿洞才出来要好些了,指缝养干净了,但身上还是不白净,和她成日在码头,被日头指着晒有干系,季胥举着蒲扇给她挡日阳。

“阿母皮糙肉厚,不怕晒,坐稳了,这处石子多,别颠下去了。”

田氏道,母女两个驾车回家去了,在桑树巷子口,迎面撞见金氏母女两个。

她们才从交门市卖了粱饭肉羹回来,田氏见了金氏没有好脸色,一甩缰绳先行进了巷子。

金氏亦是,在后头打量了她们车上的东西,和季止嘀咕道:

“那槐市竟就这样好卖?改日你也到那处卖咱家的粱饭肉羹去,交门市阿母一人也忙得过来,总归那处也不要赁钱税钱,咱家不能白白放着那钱不挣。”

季止倒愿意,离了金氏她好昧些体己钱,不过,想了想道: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