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盛野一起出门的好处之一就是他从来不用担心吃的东西买多了浪费,盛野的饭量简直就是一个谜。
关键是他吃的多,身上的肌肉还是梆硬,林向榆百思不得其解,心里已经偷偷羡慕好久了。
以他的体质以及锻炼强度,这辈子他是没机会拥有这样的肌肉了。
林向榆在逛早点摊的时候,盛野已经站在路边等得望眼欲穿了。
远远地看着林向榆拎着东西过来,他大步流星地就迎上去了,伸手把林向榆手上的东西接过来,他才问:你今天想去哪儿?不骑车吗?
林向榆摇摇头,今天想走一走,而且除了买桌椅,其他的还没定下来,边逛边看吧。
如果合适,林向榆还是希望所有东西都能在镇子上买到,无论是桌椅还是装饰的小摆件,都越有地方特色越好。
说完他歪头笑了下,打趣道:今天就靠盛哥啦。
尽管是第二次听到林向榆这么叫他,但盛野还是有手都不知道往哪放的感觉,尽管他朋友也会这么叫,但听到耳朵里是完全不一样的。
他张了张嘴,想叫林向榆的名字,最后叫出口的却是阿榆。
话音落下的刹那,盛野自己先愣住了。
他们这儿叫人的习惯就是这样,都是阿加名字的最后一个字,盛野的长辈,同辈人也是叫他阿野,但他从来没有这样叫过林向榆。
阿榆,好像有些太亲密了,林向榆会不会不喜欢?
林向榆没想那么多,不过第一次听盛野这么叫他,确实也有点不习惯,他摸了摸耳朵,轻声说:我们走吧,今天是赶街的日子,等会儿人多。
盛野立马点头,好。
林向榆很喜欢之前在镇上买的那套桌椅,不过那张桌子比较小巧,坐两个人都有些勉强,等今天买到新的他就把旧的搬到房间去。
两人快到卖桌椅的地方时,盛野突然问:要买一样的吗?如果定做时间可能会比较久。
不用,只要好看,什么样都行。
镇子附近的老木匠还是比较多的,不过来摆摊都不会带那么多,一次带个两三套,能卖出去一套就不错了,林向榆转完一圈才定下来三套。
在他的计划里需要八套,天井可以放四套桌椅,分别在院门左侧,左右侧屋的屋檐下以及堂屋外,这样下雨也不影响,花房以及二楼再各两套就足够了。
他是准备招两个小工负责清洗茶具,打扫卫生的,最好能连点心小食也一起做了,但就算这样,一天招待八桌客人也是他的极限了。
反正不靠这个吃饭,林向榆也不想为难自己。
还差五套桌椅,不过也解决一半了,摆摊的几个木匠听说他还要买,纷纷表示家里还有更好的,明天就带过来让他挑。
林向榆原本想让他们先拍个照片,万一他没看上也不至于白跑一趟,但会用智能手机的就两个中年人,最后只能放弃。
桌椅没买全,不过林向榆买了一堆小物件,竹编的果盘,陶瓷碟子,小花瓶,老式茶具,木制托盘,热水壶,除了最后两种,其他基本没有重复的。
东西太多,林向榆付完钱,就全放在了方才的木匠摊子上,等他们逛完,那个木匠再帮他们一起送回去。
送桌椅的同时能挣个外快,大家都挺开心的。
逛完这条街,盛野还带林向榆去了一家卖摆件的小店,是卖瓦猫的。
林向榆家的老房子修缮的时候翻出来过两个陶制的,很古朴,林向榆不大喜欢,这家店的要好看的多,陶瓷烧出来的颜色也很丰富,林向榆手一挥就买了一堆。
不仅如此,还在旁边一个小摊上买了好几个葫芦雕,有能放在手上把玩的,也有中间掏空了能做酒壶的。
刚好林向榆有草帽,他决定下次去采茶就头戴草帽,腰挂葫芦,再把他奶奶的拐杖也带上,就可以假装江湖人士了。
出来赶街,午饭自然也不会回去吃了,不过林向榆早饭吃得有些多,最后两人只在路边小摊上各吃了一碗豌豆凉粉。
一直逛到下午,林向榆还意犹未尽,但他大伯给他打了电话,说是厨师已经开始准备了,两人只能打道回府。
盛野看他兴致不高,想了想说:下次赶街天可以再陪你过来逛,镇子上摆摊的大多是附近村子的,有的人一个月只会来一次,卖的东西也不一样,说不定有你喜欢的。
林向榆一想也是,上次他买豌豆凉粉的那个摊子今天就没在,还有卖葫芦的这个老板,上次他也没看见。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