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南江爽快应声,并细心询问是否需要把回城的车票一起定了,得到肯定的答复,他条理清晰的表示,“那我待会去给柳平厂里打个电话,约定后天去接他们的具体时间,这样他俩也好提前收拾行李,顺便也在电话里问问他俩要不要也一起定回程票。媳妇你要上班,咱们正月初六就得动身回深市,那会儿大部分人都还在老家过年呢,他们不愿这么早出来也是正常的。”
柳素琴看他大包大揽的同时,还把事情安排得井井有条,自己也彻底放心下来,侧脸贴上他后背,笑眯眯夸道,“好,老公你真是又能干又细心,做什么都厉害,有你在家安排这些细节,我感觉自己都不用带脑子了。”
林南江心想他媳妇也厉害啊,只要她想,一张小嘴能把人夸出花来,关键是这些词新鲜又好听,别人想都不想不出来,这也是一种本事呢。
更厉害的是他明知道都是迷魂汤,也还是不可避免被夸得爽上了天,越发豪情壮志起来,“不带脑子就对了,这几天你除了上班,其他什么都不用管,有事只管喊我。”
这话听起来像大饼,但林南江确实做到了,这之后的几天,柳素琴不仅不需要操心家里的事,就连面对工作都轻松了一大截,他每天三趟不落的接送,早上还有温柔体贴的叫醒服务,下班后各种殷勤的端茶倒水,各种水果零食剥皮切块的切块、去壳的去壳,统统处理好送到她嘴边,就差把她当闺女小芳芳来伺候了。
安逸使人堕落,柳素琴有时候真觉得自己快被哄成了四肢退化的大龄婴儿。
林南江每次去接她下班,倒是秉持着低调做人的原则,在影楼外面默默等她忙完出来,美其名曰不打扰她工作。
可架不住他一天能来好几趟啊,又是临近上下班时间,同事们进进出出,能忽略他这个大活人就有鬼了。
从他第一天接送柳素琴下班,就有同事注意到并在空闲时拿出来打趣了,随着他三顿不落的往返影楼,以柳姐为首的已婚女同胞们更是直接开涮,各种调侃起哄,让柳素琴别这么见外,干脆在工位旁边给某人添个小凳子,反正他快成为他们的编外同事了,跟店里每一个同事都认识,还能聊上几句,他们不介意给他安排个位置,而他能陪着媳妇上班,想必也是求之不得。
打趣归打趣,这话确实没夸张,林南江还真能叫出柳素琴每一位同事的名字,知道人家老家哪里的、家里几口人等等,见面聊上几句家常,看起来可熟络了。
不过他真正熟悉、并且能称之为朋友的,是以阿峰为首的几个摄影师,柳素琴第一次从他嘴里听说阿峰的事时都惊呆了,毕竟他们很多同事,在工作之外跟阿峰几人没什么互动,在大街上偶遇尴尬的仿佛陌生人,她能跟他们玩到一起也是托了朱莉的福,作为一块跟着老板从港城来大陆的小伙伴,天然就是一个小团体,下班放假常常一起喝酒泡吧,柳素琴被朱莉拉着去过几回,大家也能称得上一句酒肉朋友了。
可她万万没想到,林南江也跟他们处上了朋友,明明双方也没见过几回啊。
柳素琴也是后来才知道,阿峰他们并非真的高冷,只是边界感比较强。
港城那边各方面发展都远超内地,年轻人受欧美思想的影响,比起上一辈的人情世故,他们更喜欢公事公办的作风,工作是工作,生活是生活,两个圈子并无交集,这种态度落在热情淳朴的大陆同胞眼里,多少有些冷清,甚至是不近人情了。
而林南江丝毫没被对方稍显冷淡的态度吓跑,毕竟他们本来就不熟嘛。他上去勾搭阿峰的理由也很简单,媳妇说阿峰是他们影楼技术最好的大佬!
这点媳妇说,林南江自己也能看出来,她一开始的个人写真,后面他们一家三口的全家福,就是由阿峰老师亲自操刀,作品出来惊艳了所有人,正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林南江作为半个业余选手,就看得很清楚,自己跟阿峰老师有着云泥之别,包括他们影楼一些职业摄影师,跟阿峰的差距也很大。
林南江知道这点,就要从柳素琴前两个月和李红去拍闺蜜照说起了。
那天很不巧,她俩赶上老板的一位老总朋友临时点名要阿峰去负责他的婚礼,只得临时找了个另一位摄影师。
柳素琴新找的摄影师技术也不差,在店里能排得上前三,拍出来的照片她们很满意,李红更是捧着光彩照人的自己美到冒泡,当场放话下一次她过生日,以及以后结婚,就认准了这家影楼!
可在林南江看来,媳妇这次的写真美则美矣,没有灵魂,光影构图都略有不足,最后洗出来的照片,他媳妇就少了点闪闪发光、让人移不开眼神的特质。
当然人家有再多的不足,也还是专业摄影师的水准,吊打他一条街没问题,林南江有自知之明,没在大家的兴头上提出不同见解,只事后悄悄跟同好的小舅子柳平嘀咕了两句。
柳平表示姐夫不说他还没发现,把老姐之前的写真放在一起对比,脸还是那张脸,但也确实少了点感觉。
林南江找到了知音,高兴之余,越发坚定了阿峰是大佬的想法。
更何况他还从媳妇那里听说了另一件事,阿峰不仅擅长拍摄和洗照片,并且还会电脑修图,据说他们老板办公室那台电脑就是为了阿峰准备的!
在这个网吧都没普及的年代,很多年轻人仅凭会使用电脑并打字这个技能,就能找到一份薪水丰厚且轻松体面的办公室工作,而人家阿峰已经会电脑修图并熟练运用在工作中了,这水平已经远远超出了他们的认知,让林南江对他非常崇拜又好奇,更清楚阿峰可能是他唯一接触到的高端人才。
带着膜拜的心情,他每次碰上都会热情的跟阿峰打招呼,并抓紧时间向大佬取经。
阿峰也是一如既往的有问必答。他一开始只是出于礼貌回答,对话中发现自己当初推荐给柳素琴的入门书籍和杂志,林南江都看过并有自己的见解,心下满意,也越发认真指教起来,并又推荐了些书给他学习。
如此一来二去,他俩就成了志同道合的朋友。
男人的友谊就是如此猝不及防,且朴实无华。
双方从摄影这个话题开始发散,聊起其他爱好、生活,工作和家乡等等,林南江还经常给阿峰推荐他发掘的一些拍摄基地。
毕竟他们除了上班,就是喝酒唱歌缓和一下工作紧绷的情绪,偶尔两个月假期回去探亲,对深市的了解仅限于各大酒吧会所和美食餐厅。而他林南江在他们面前,都可以抬头挺胸称一句地头蛇,推荐的景点可能知道的人不多,但一定特别出片。
阿峰在他的热情安利下,抽空带着设备去了一趟渔村,拍回来一组绝美的落日余晖,橙红色彩渲染这片看不到边际的海岸线,空无一人,唯有这片热闹又神秘的海滩。
但凡看过照片的人,都有被这画面惊艳震撼到忘记言语。
而柳素琴和林南江不仅欣赏了,还被送了好几张美景照,是阿峰为林南江准备的谢礼。
林南江得到积极正向的反馈,此后也越发热衷于给对方分享他觉得特别又适合拍摄的景点,从他们老家的山水,到他们一家人旅游欣赏到的各种风景,都不忘分享给阿峰。
阿峰后来还真被他忽悠瘸了,好好的商业摄影师,走上了人文地理这条不归路,一开始攒着假期去林南江推荐的地方采风,越拍越入迷,一发不可收拾,彻底转行去做人文摄影。
不过有得必有失,阿峰转行人文摄影,拿奖拿到手软,渐渐成了小有名气的摄影师,以他的身价,偶尔接一条商拍,报酬远超普通人辛苦工作一整年的,加上各种版权和展出收入,可谓是名利双收,估计比专注商业拍摄赚得还多。
当然那些都是后话了。
只是林南江连阿峰这种高冷男都能搞定,应付她其他同事更是手拿把掐,见过一次就能把他们的名字记住并跟脸对上号,两三次连别人家里住哪、几个小孩都问出来了,大家对于他编外人员的说法普遍认同。
不过有善意的打趣,也少不了一些阴阳怪气、酸言酸语,比如说明里暗里打听她的家底,“阿琴,你老公最近在哪发财?我记得他以前都是开三蹦子的,怎么一阵子不见,就换上这么好的摩托车了?”
柳素琴上班并不刻意炫富,但也从没藏着掖着过,稍微留意些就能从她的穿戴中发现问题,像是她经常戴的钻戒,偶尔套在手腕上的帝王绿翡翠,识货的人都知道,这两样怕是需要不吃不喝一整年才买得起。而这只是他们见过比较贵的首饰,却并非全部,柳素琴平时穿戴的首饰无论大小都是真金白银,以她自己的收入根本消费不起,显而易见都是花男人钱买的。
加上她还很早就介绍过,丈夫跟人合伙开了个小店,小本买卖,也有离得近的同事去面馆吃过,这也是林南江跟她同事打成一片的原因。于是就有人当面夸她有福气、找了个会赚钱养家的好老公,私底下酸她放着好好地老板娘不做,跑来自己打工,是因为不想吗?当然不,她肯定是因为在婆家没地位,男人公婆都看不起她,不得不出来赚钱,在他们面前秀恩爱炫富都是假的,打肿脸充胖子罢了,有些人在外面穿金戴银,说不定回了家一个人吃馒头配咸菜、半夜还在洗全家人衣服呢。
不少关系好的同事都或明或暗提醒过柳素琴,有一部分人在背后这样恶意揣度,让她平时注意些。
柳素琴注意了,但也没过多重视,她每天忙着搞钱,以及享受有钱后的生活,压根没时间理会无关紧要的人和事,只要不舞到她跟前,都可以当不知道。
像现在这样直接贴脸开大,那她也不会给什么好脸色,笑容虚假、语气敷衍,“没换车啊,这是他朋友的,人提前回去过年了,就把车放我们家来,顺便让他开两天而已。”
同事质疑,“都买得起这么贵的车,那他难道不会放自己家里,非得托付给你们?”
那可不,林全生住几楼,她住几楼?搬着几百斤的摩托车,能少爬一层楼都是好的。
再说年底住在商铺二楼的租户退租了,一家子人一块努力,很快赚到了一笔本金,浩浩荡荡准备回老家做点小生意了,东西什么的全打包带走了,林南江收回钥匙,还给后门加了把锁,就等着明年重新招租,今年他俩的车都可以直接放店里,一层楼都不用爬了。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