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着又问他们的心理价位。
本着对方漫天要价,自己坐地还钱的原则,柳素琴给了个六万的答案。
身经百战的中介都快被这还价的气势惊呆了,“这……这还得也太狠了些。”
还想再说些什么,就见林南江在那里嘀嘀咕咕,什么一个又旧又破的平房居然也要六万,大城市就是不把钱当钱,一副勉为其难的样子,李哥终究还是闭嘴了,苦笑道,“行,我尽量去跟房东谈,要是各方面都满意,单单价钱谈不拢,到时候约出来你们当面商量。”
买卖双方当面磋商,就看到时候是谁退一步了,反正他已经尽人事听天命。
作为一个成熟的中介,李哥深谙不能在一棵树上吊死的道理,犹豫着问,“所以这个就是你们的预算吗?”
林南江正要点头,柳素琴先开口道,“当然不是,只要房子符合市场价格,贵点也无可厚非。”
说白了,他们有钱,但也不能当冤大头。
李哥如释重负的笑了,“那就好,我手上还有一个不错的,面积比这个还大呢,足足四室两厅!是单位分给一位领导的住处,早年不是有过一次房改么,俗称三三制,就是允许职工以三分之一的价格买下单位给其分配的房子,这家也凑钱买了下来。不过当时产权还没明确到个人,也就这几年随着经济发展,各方面也都放开了,这些被买下的单位房被允许办理个人房产证,不就是开放自由买卖了么……”
对于第二套房子,李哥主要交代它的具体情况,倒没有夸得天花乱坠,因为优势很明显,从进小区的第一眼就能看到。
是的,这里的单位家属楼很安全,保安亭有人敬职敬责的值守,跟正规小区比也不差什么了。
并且在来的路上,柳素琴没错过同处一条街的幼儿园和小学,似乎还是一所重点小学。
这不就是传说中的学区房吗?她当时就狠狠心动了。
三人在保安亭做了登记才被放行。
为了方便介绍小区情况,李哥直接把摩托车停在外面,步行带着他们走进小区,一路走一路介绍他们看见的单元楼,各单元楼的房屋面积和格局略有不同,他们要去的那栋处在小区中间地段,不多时便到了,李哥一边领着两人走进,一边滔滔不绝,“你们看,家属楼跟那些私人开发的楼盘还是不一样哈,用料扎实,房龄十几年了,外表看着跟刚建没几年的差不多,还有人家这个楼间距也很宽裕,哪怕住在一楼,家里一样有充足的日光照射,不用担心被对面楼层遮挡了光线。不过这边湿气重,我们这种从外地来的,应该住不惯一楼吧哈哈哈……”
随着他的打趣,柳素琴和林南江脸上齐齐挂上痛苦面具,要说深市有什么让他们苦恼甚至是深恶痛绝的,必须是刚刚经历的回南天了,那段时间屋里从墙壁湿到地板,再夸张一点都可以直接养鱼了,洗的衣服从来就没有晾干的时候,为了保证大家有换洗的干净内衣穿,他们只能拿吹风机吹干,电费瞬间飙升。
当然能用钱解决的都不是问题,更多的是连钱也解决不了的,潮乎乎的衣服被子,三天两头发霉的厨具,还有仿佛生活在阴暗潮湿中分分钟要长蘑菇的自己……
李哥对此非常感同身受,赶紧道,“所以我给你们挑的这套房子就很好,在三楼,采光充足不易发潮,但也没有特别高,不影响你们带孩子上下楼。”
林南江点头,“三楼还不错。”
“这就是了。”李哥抬手敲响房门,等了两秒钟,一个三十岁左右的靓女开了门,他上前一步熟稔的招呼道,“巧姐,我带客户来看房子,这是林老板和他太太。”
说着又回头对两人介绍,“巧姐是房东的侄女……”
巧姐也爽快的招呼他们进屋,主动介绍道,“我大伯这两天去外地出差了,大伯母又在首都照顾孙子孙女了,让我这段时间住在这边,有看房的人也好接待一下,这房子的情况应该都了解吧?随便看看,除了主卧不方便,其他房间都可以进去,不过你们若是看中了,想谈价钱什么的,还是要跟我大伯当面聊,他平时星期日休假。”
李哥笑道,“大致情况已经讲过了,剩下的细节边看边说吧。”
柳素琴和林南江也没意见,跟在两人身后开始参观。
这套小区外面保养得好,内里确实看得出有些年头,主要是房主刚分到房子的那会儿还不流行软装精装,可能买房也掏光了积蓄,也没怎么装饰,只刷了大白墙,铺上水泥地就住进来了。
以往一家老少都住在里面,生活物品满满当当的,看着倒也温馨日常,但这回房主的媳妇孩子都在外地生活,他们又早已决定卖房,许多行李家具都提前清出去了,便显得屋子空荡荡的,简陋又寒酸。
但在李哥这个资深中介嘴里,劣势一下子转化为了优势,“新房子新气象,林哥带着老婆孩子在深市买房安家,到时候肯定要好好装修一番是不是?那这房子没太多装饰也好,没了砸掉重装的步骤,直接刷墙铺地砖,能省好多事呢。”
林南江被哄得一愣一愣的,连连点头称是。
他对这套房子的满意溢于言表,房子简陋点没关系,关键这是楼房,哪怕比不上那些高端大气的电梯洋房,可也是他以前做梦都不敢想的了。
饭要一口一口吃,梦想也要一步一步实现,他们还年轻,不着急。
另外还有一个让林南江非常满意的,是他听李哥和巧姐对话间不经意提到的楼上楼下邻居,据说都是房东的多年老同事,或多或少都有职位在身。
他当时就美得不行,心想要是把这房子买下来,岂不是日日跟一群单位领导当邻居?哪怕他们沾不上实际的光,更不可能狐假虎威,可自己一个泥腿子出身的穷小子能混到跟领导们住一栋楼,还有什么不满足的?
再说他跟媳妇这辈子算是定型了,可他们有闺女啊,以后说不定还会有儿子,他们的孩子生活在这里,跟领导们家的孩子是打小的交情,一起玩一起上学,接受差不多的教育,以后肯定也能跟他们一样成为国家栋梁。在柳素琴日复一日的洗脑下,林南江哪怕不知道“孟母三迁”的典故,也已经养成了这种思维模式。
柳素琴自己倒是没他这么大豪情万志,与其鸡娃不如鸡自己,只要他们自己努力赚钱成为富一代,给孩子提供最好的条件,至于孩子们以后要获得多大的成就,就看他们自己了。当父母的不用想着靠孩子逆天改命,便只剩下最朴素的愿望,希望他们健康长大,平安喜乐。
当然她也挺喜欢这里的环境,还有学区优势,两口子算是一拍即合。
所以看完主卧外的其他房间后,柳素琴便问,“听说房子办了房产证,方便看看吗?”
“可以,我去拿一下。”巧姐顿了一下答应了,很快拿着一个绿色的本子出来,“这上面的户主严向东就是我伯父,放心,手续什么的都是齐全,我大伯踏踏实实卖房,有什么疑虑只管去他们单位找他,还有什么问题吗?”
李哥也在帮腔道,“对呀,手续什么的我们也能帮着跑,我记得林哥之前说过,你们想把户口也迁到这边是不是?放心,我们公司也能一起办了,就是这方面费用需要额外支付一下。”
柳素琴之前一心惦记着买房安家,以后做人人羡慕的特区人,倒把小儿子还没生出来的事给忘了,这会儿想起来才问李哥,“可以先把孩子的户口迁过来吗?”
“没问题啊。”李哥先满足了客户的一切需求,才好奇的问,“不过您跟林哥的户口不一起迁过来吗?”
林南江也满脸不解的看着媳妇,不知道为啥说要买房落户的是她,现在不急着迁户口的又是她。
“我不知道这边的政策什么样,但我们老家农村户口,头胎生了女孩,是允许在女儿满五岁后要第二胎的,我想着先把闺女的户口落在深市,不耽误她以后读书上学,我们两个的等生了老二一起迁。”
李哥恍然大悟,他是东北人,他们那里甭管农村还是城里,有没有正式单位,都是不允许生二胎,因此还有些羡慕,“那你们以后可就儿女双全了,真是好福气啊。”
巧姐也跟着羡慕了一声,倒是林南江有点不以为意,“反正我们也没单位,大不了到时候交点罚款?”
柳素琴只是淡淡的瞥了他一眼,“你有钱烧得慌吗?”
她语气并不重,林南江却瞬间大气不敢出,李哥心中再次确定了他们的家庭弟位,赶紧打圆场,“嫂子这也是未雨绸缪,计生办那群人心狠手辣的,交罚款也要能生下来,这要是中途被发现,七八个月都得被他们拖去医院打胎。”
林南江听得打了个哆嗦,赶紧露出讨好的笑,“还是媳妇有先见之明,那都听你的。”
李哥也顺着试探道,“是呀嫂子,你觉得这房子还可以不?”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