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玄幻魔法>庶女上青云> 庶女上青云 第118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庶女上青云 第118节(2 / 2)

顾一昭倒没她想的那么周到,实在是她身边的山茶天生擅长交际打听,这回到老家才一天,山茶就已经走访了各房自己的外婆、姨母、姨姥姥等各种亲戚,打听了一箩筐消息回来。

她是世仆,家里的姨母、姨姥姥、表姐都在各房梳头,自然是消息来源很多。

太太闻言吃了一惊:“怎么这么穷?”,顾家书香门第,在太原已经算是很有体面的人家,故去的大伯也是官员读书人,怎么会嫁了个这样的门第?

“说是因为大姐夫读书好,年纪轻轻就读到了举人,又是故去的大伯父的得意门生,所以大伯父瞧中了这个好苗子。”顾一昭也是早就知晓这些缘故。

这倒也常见,在古代读书好就代表能改命,所以大佬们赏识一个穷小子自然是屡见不鲜。

“大嫂膝下就寿宁一个女儿,自然也会陪送许多奁产,为何又会让大嫂这么愁苦?”太太纳罕。

陪嫁时的确丰厚,但架不住婆家用钱的地方多啊。

刚嫁进去就闹出债主堵门,原来他家娶寿宁时居然是举债办的酒席、置备的彩礼,若是寻常借贷也就罢了,偏偏是借了印子钱!

利滚利,滚几天就能翻好几倍,闹到寿宁发觉时已经涨到了三万两白银。

寿宁唬了一跳,只好含泪来娘家求助。

大t太太也去求了娘家说和,还借助了顾家的势力,最后定下只还了本金并一成的利润,饶是如此,还是还了三千两银票。

大姐夫温安生还了银票,感动不已,跪在岳母跟前亲口保证以后一定要记着岳母大恩大德,对妻子爱护有加。惹得大太太泪流不止,寿宁感动不已。

之后的日子他也的确说到做到,小意殷勤,白天给寿宁画眉,晚上给寿宁洗脚,身边半个通房丫鬟都没有,家贫就辛辛苦苦帮人抄写书籍,赚了几个铜板自己舍不得花半分,都拿来给寿宁买了绒花戴。遇上逢年过节还要来顾家亲自拜访,老太太信佛,他就抄写佛经,岳母腰疼,他就一粒一粒挑选了决明子菊花给岳母做决明子枕头。

说到这里时崔氏忍不住皱眉:“那样小意殷勤倒也罢,可到底男子是讲究顶天立地的。”

温安生心思都放在讨好岳家和老婆上,学业也不见长进,不过他倒还是一如既往脾气好,待妻子真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放在手心怕毁了。

“要是如此也就算了,可他家七灾八难实在太多了!”顾一昭忍不住摇头。

温家是真不幸,今日公爹买骆驼时被踢了背,伤筋动骨一百天;明日婆母洗衣裳时失足掉下河水,得了风寒差点抢救不过来;后天大伯子买到了染病的骆驼,做生意赔了好多钱;再后天二伯子的孩子肚子疼,要去名医跟前救治。

总之寿宁就嫁过去就不住掏钱。

“那能怎么办?婆家稍微有点风吹草动他们就去寻温安生,温安生又去磨妻子,寿宁难道还能眼睁睁看着婆家人遭殃?”

崔氏听到这里好气又好笑:“怪不得大嫂愁成那样,原来寿宁这嫁过去是连带着娘家给温家做奴婢呢。”

温家人要钱的手段非常高明,他们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策略:

像温爹和温娘就是主打一个对儿媳温情脉脉,寿宁刚进门第一天,公婆天刚亮就爬起来给寿宁做了鸡蛋红糖水,别的媳妇第一天都是起床忐忑给公婆请安,而寿宁倒反天罡刚睁眼就能喝到糖水。据说她的衣裳甚至小衣都是婆母亲自洗的,她不让陪嫁丫鬟洗,说自己洗得更干净。公公更是天天训诫儿子,不许儿子纳妾忘本。

邻居们都艳羡,羡慕寿宁:“你也不知道几辈子烧了高香,公婆待你比对亲女儿还要好。”

寿宁也感动不已,连带着大太太也感动,每次公婆出事,就算寿宁不出钱,大太太也要出钱的。

而像大伯哥一家就采取了胡搅蛮缠策略,他们拿不到钱就去找温安生闹,打滚、撒泼,停留在温家不走,要么是打扰温安生读书,要么是大闹惹得邻居都来看叫寿宁难堪,寿宁想获得片刻安宁,就只能将钱乖乖奉上。

二伯哥一家则是打感情牌,一遇上事就去寻温安生哭,回忆当年三兄弟是如何艰难求生,再说起温安生如今是怎么风光,末了来一句“你如今发达了就忍心看兄弟们受苦?”,一把鼻涕一把泪,惹得温安生也痛哭不已,最后含着眼泪去看妻子。

夫妻感情不错,寿宁哪里忍心丈夫哭?当然是乖乖掏钱。

“岂有此理!”崔氏听完后挥挥手,满脸愤慨,“这温家真当自己是抱上聚宝盆了?”

又恨铁不成钢说了寿宁一句:“这寿宁怎么就沉迷于那样小情小爱不能自拔?要说待她好,换成谁对聚宝盆都得捧着哄着,那算什么好?”

四姨娘想想自己女儿的择偶标准里头有一条就是不找穷的,不由得暗暗点头,觉得女儿真是省心。

她是底层上来的,自然明白底层一些丑陋之处,在旁感慨:“寿宁还不如招赘呢,起码招来的女婿只用管他一个,孩子还能随顾家姓氏,也没那么多杂七杂八的亲戚来烦扰。”

寿宁这桩婚事,坏就坏在既没有享受到招赘的好处,却要承担比招赘更大的责任。

叹息一回,崔氏却也不能多插手:“这是大嫂家事,她没有求助,我们也不好开口,更不知寿宁心思,也不能催她狠心。”

谁知过了两天,大房居然求到了崔氏跟前。

【作者有话说】

来啦。[红心]

第79章

顾一昭此时也是第一次见到寿宁,她中等个头,鹅蛋脸,一看就是温柔淑慎的性格,长得有点像大姐曼宁,见之可亲。

此时她满面焦急,本来秀气的柳叶眉因为焦急而微微蹙起,显得愁云惨淡。

前头是大太太,此时也好不到哪里去,焦虑问崔氏:“弟妹,按道理我也不应该求到你这里来,只是事出紧急,我手头的人参早就用光了,一时去配只怕药房仓促之间也配不到好的,所以冒昧开口问你买一根小臂粗的至少三十年老人参。”

人参这种温补品是古代许多女子的陪嫁,相应的还有犀牛角、牛黄、龙骨,要的就是一个救急治病。着急用钱时候还能随时出手卖掉换钱,可谓是保值增值、易于变现的“软黄金”。

崔氏自然是应下:“嫂嫂要什么开口就是,跟我还客气什么?”,一边打发人去取人参。

三十年的人参对她来说真不算什么。

“多谢多谢!”大太太松了口气,寿宁也跟着一叠声道谢,这时候才有功夫用手帕擦擦额角的细密汗珠。

“大伯母、大堂姐,喝口茶水。”顾一昭适时端了两杯老君眉上前,“她们去库房还要翻捡一会。”

大太太接过茶杯,和女儿道谢后,才坐在靠窗的大炕沿上,却还是满脸愁容。

崔氏便闲闲开口:“也不知道是谁用?”

返回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