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玄幻魔法>庶女上青云> 庶女上青云 第112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庶女上青云 第112节(2 / 2)

“也得感谢世子呢。”弘哥儿一脸后怕,“若不是他骑马教程快寻到了妹妹,又护卫我们随着大军,只怕我们还会遇到危险。”

提起萧辰,顾一昭的右手就忍不住微微屈了屈,她端起茶杯,将手心的那点悸动藏在了心里。

顾介甫听完后打发高升将车夫唤来,沉着脸色一五一十将发生了什么事打听得一清二楚,与儿女们所说一致。

他听着听着心中一动,仔细询问车夫:“小姐落水,是不是世子救了小t姐上岸?”

“不是。”车夫摇摇头,“是小姐自己上岸的。”

听说不是,顾介甫有些许失望,他适才一听说落水这一出,就想顺势将此事赖到世子头上。

反正孤男寡女落水相救,难免有身体接触,这门婚事就是世子不愿意也得结下。

却没想到女儿是自己爬上的岸。

顾介甫不免有些遗憾。

不过想到世子救了自家女儿儿子,有这层救命的恩情在,还能愁没什么地方攀附交情?

他便缓和了心情:也罢,像仰鹤白看上大女儿的好事发生一次就已经足够惊喜,怎么能指望回回都中七星彩呢?

顾一昭回了煨芋居,自然是被四姨娘哄着安抚了好几天,又给她去寒气又给她安神,每日里流水一样的补汤送到房里,四姨娘连下地都不让她下去,简直就像做了个月子,没过几天顾一昭自觉脸都圆了一圈。

她揽镜自照:“这回可真是胖如年画娃娃了。”

惹得几个丫鬟笑,山茶笑道:“小姐如今十五了,这是该抽条了。”

“就是。”山矾搭腔,“我看小姐的小衣啊,又该换了。”

几个丫鬟们又吃吃笑了起来,顾一昭脸也红了,她这具身体随了四姨娘,到了十几岁就开始发育,长得前凸后凹,那小衣更是恨不得半年就一个尺码。

想到这里她挥挥手,发下宏愿:“明日里不再喝那汤羹!”,再补就要补成气球了。

可刚说完,外头四姨娘的丫鬟金铃又端来补汤:“小姐,这回炖得是鹌鹑野梨汤。”,汤汁奶白微黄,山梨清新的滋味扑面而来,回想起上次喝这汤时鹌鹑鲜美,野梨甘甜,整道汤虽然是荤汤但却清新十足,丝毫没有荤腥味,只有淡淡的甘甜。

顾一昭咂吧下嘴:“留下吧。”

丫鬟们都笑起来,金铃一脸纳罕,于是丫鬟们笑得更欢了。

顾一昭佯装生气:“下不为例!”

下回再说。

喝完汤,麦花悄悄儿进来,带来的消息却惊世骇俗:“小姐,那风林私下里寻了豆蔻店铺约我出去,我出去他就跟我打听,问小姐可有心上人,有没有定亲的打算。”

顾一昭差点被吓得打嗝。

她喝了一大口茶才冷静下来:“他是自己问,还是帮世子问?”

“他说是自家世子吩咐下来的。”麦花回忆着风林的神情,“他贼兮兮,还私下跟我打听了许多,我瞪他,说这个不是外人该过问的,他就笑得神神秘秘,还说让我等着瞧,定有好事发生的……”

答案呼之欲出。

顾一昭坐直了身子,肯定是当初拉手救了自己,有肢体接触,所以萧辰那个古代人才想着要来提亲。

“他说自家世子正在寻官媒……”麦花也跟着猜到了答案,迟迟疑疑看五娘子,“娘子的意思是……”

她自己当然是欢欣鼓舞:“没想到我们家出了个王妃,如今又要出一位世子妃!”

“莫要声张。”顾一昭摇摇头,“事情不一定是这样。”

麦花不情不愿点点头,但也知道保密的重要性,刻意收敛了脸上的喜色,可下去时轻快的脚步是再也克制不住的。

顾一昭靠在迎枕上,想要分析些什么,脑子里却一团乱麻。

她索性走到书桌前,摊开宣纸,提起毛笔想写到纸上分析,可是只落了几滴墨汁到了纸团,最后团了几个纸团扔到字纸篓里。

没想到自己的婚事以这么一种草率又直接的方式展开。

顾一昭觉得荒谬,可当天她睡着时,结结实实做了个美梦,第二天醒来时唇角都带着笑。

山茶给她梳头时就发觉了:“娘子怎么今儿个喜上眉梢?”

顾一昭笑:“贫嘴!今儿个就给我梳个灵蛇髻。”

灵蛇髻妩媚动人,再簪上一支步步生莲的长流苏莲花簪,平添了许多成熟女子才有的风情,惹得小丫鬟们惊呼:“往日里都见娘子端庄,今日倒不同。”

哪里不同呢?她们说不出来,只觉得自家娘子今日简直变了个人。

再进前院服侍笔墨,就连顾介甫都看到女儿不同,他赞许点点头:“小五长大,是该收拾起来了。”,回头就吩咐高升从自己私库里拿了些珠宝首饰送给女儿。

又吩咐太太也该带着五娘子多多在江南门户里走动:“说不定小五是个有大造化的。”

太太也点点头:“小五长得好人又能干,盼着她能寻个好人家。”,她想的好人家自然跟丈夫想的好人家不同。

说起来她也有好几个人选:“李通判家的二儿子我瞧着性情平和,听说李家不纳妾;上回扬州知府谷家的太太来苏州府做客,也夸过小五好,她家难得是家风严格,家世也好……”

顾介甫点点头又摇摇头:“再看看。”

太太纳罕:怎么还要再看看?说起来这些人家是她精挑细选,不管家世、人品、才干都不输给自家的嫡亲女婿范阳卢家,怎么老爷还是不满意?

不过她倒没说什么,自打几位姨娘出事时顾介甫的冷漠态度,就让崔氏对这位丈夫心里越加淡漠,只一心看护自己的儿子:“也罢,叫人将弥哥儿抱进来,他也会背诗了。”

这回的倭寇入侵足足有几千人,并不是寻常的小打小闹,又是侵袭了最富庶的江南,所以在朝廷上备受关注。

返回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