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学从来不是一件易事, 不少先达者都会选择敝帚自珍。文句的起承转合要靠着虚字来辨明, 即便艰难地识了字, 明句读这一关也卡住了无数求知若渴的心。更不必提之后的经文释义与讲解了。
随时能够为他答疑解惑的虚拟讲授者, 若是能够告知他人,必然会是满朝学子梦寐以求的存在。
而不知不觉中已经拥有了系统七年时间的范愚, 正是那个会让人无比嫉妒的幸运儿本身。
在这样的情况下, 即便一日只答一个问题,只讲一段经, 但确实是在传授自己的所知所学的祁连先生, 会带动一个进贤文会的成形和声名远扬, 也就不是什么值得惊讶的事了。
范愚甚至生出来了些, 想在进贤县多停留段时间的念头。
祁连先生治的是《春秋》,正好也是他在五经当中最偏好的一册, 但也难学。
与其说是史,反倒更是经,字字针砭,微言大义。
《汉书》当中那句“昔仲尼没而微言绝,七十子丧而大义乖”, 后边跟着的一句可就是“故春秋分为五”。
各有各的解读,真假难辨而学说纷乱混淆。
历史早已经淹没在时间的长河当中,范愚在系统里边跟随着虚拟讲授者学《春秋》的时候,就不止一次遗憾过,为何这不是在尊经阁的二层。
倘若一层同样可以进行体验,能够像目睹始皇诞生、泰山封禅一般,体验一番《春秋》,又该有多好。
但是想象终究只是想象,若是真的想要体验数百年间的一切,怕是得将系统书库当中所有的书目数量都转换成体验时长,才能够他用?
何况能够转换成体验时长的,也就只是尊经阁二层那几个书架的书册罢了。
范愚真正能够做的,也就是在文字间钻研,顺便靠自己早前发现的办法,在尊经阁二层体验几个《春秋》当中的历史场景而已。
一番折腾之后,时间已经不算早,范愚一边想着,一边把自己塞进了被窝当中。
院子虽小,但也够一人一间房,倒是不用和酒楼里那样,和叶质安同眠。
这回入睡很快,但在夜里的凉风从没有掖紧的被子缝隙中钻进来时,他下意识缩了缩身体,却没有热源带来温暖。
照旧早起,范愚掩上院门,照着系统机械音在耳边的提示,开始寻找祁连先生的所在。
距离近了不少,这让他得以顺利记下来了返程的路,不必再为迷路担心。
本以为自己出门的时间已经算早,但等到指路的声音停下来,提示了一句“已到达”之后,范愚瞧见了不少书生打扮的人,态度恭敬地立在院门外边,手中各自执着一册书,连等待的时间也不放过,都在安安静静地念书。
手中不曾执书,模样又是头一次见,范愚这个生面孔的到来吸引了其中一人的注意。
“兄台既然来此,想来知道先生规矩,今日要提的问题已经决定好,不会再作更改。若是想要提问的机会,在先生讲完经之后,可以稍作停留。”
明明年纪比范愚大不少,口中却是称的兄台,一边说着,还朝着范愚拱了拱手。
等范愚点头表示知情之后,院子外边才又安静下来。
没等多久,天色才刚亮堂些许,木门打开时候发出的吱呀声打破了这片安静。
没想到祁连先生会起得这么早,发现自己后边并没有人来之后的范愚,感到了一阵庆幸。
若是头一日便来迟,不说错过什么学问,光是态度也太失礼了一点。
门内是个模样苍老却精神矍铄的老先生,衣冠齐整干净,但带了几个补丁,针脚甚至算不上细密,看上去就像是勉强挂在衣裳上似的。
老先生手中同样执书,书页已经泛黄,保养得再仔细,经历过无数次翻阅之后也还是翘起来了角。
开门之后,祁连先生就退回了院里,在张木凳上坐了下来,身前摆了数行的蒲团,供给上门求学的学生们。
没有任何交流,众人各自寻了位置坐下,离得先生最近的那个蒲团,赫然被方才唤范愚兄台的书生占据。
至于来得最晚,又是头一次来的范愚,得到的位置自然是在最靠近院门的一个蒲团。
书生正是今日得了提问机会的那人,也无怪乎会在读书时还能注意到范愚的到来,还主动出声了。
算不上多宽敞的院子里,除了书生提问的声音,再没有丝毫动静。
连衣物摩擦的声音,或是书页翻动的声响,都不曾出现。
范愚甚至觉得,等先生讲解的时候,众人大概都会屏息凝神,力求不打破这样极致的安静。
盛名之下无虚士,打从祁连先生一开口,范愚的眼睛就亮了亮。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