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说,她还硬朗,不需要他照顾,他跟她走,才是正确的选择。
留下,他有可能会一辈子待在这个山窝窝里,种一辈子的田。
他在想,他还年轻,奶奶头发都全白了,他还能陪奶奶几年?
奶奶说,他现在已经十五岁了,再大点,读书更难学进去。
他只念到了初中。
跟苏浅走,到了那边,可以重新上学。
可是他走了,奶奶怎么办?
他拒绝了。
秦谨一直坚定不移地表示要留下,秦奶奶既欣慰又无奈。
情感上,她舍不得这个自己亲生养大的孩子。
理智上,他走出去,才会有更好的未来。
呆在这个山窝窝,能有什么出息?
像她们家这样的农村子弟,现在高考取消,读书的路被堵住了,当兵成了唯一的出路。
可是她舍不得他去当兵。
她已经把丈夫,四个儿子,上交给了国家。
她不想再一次收到噩耗。
所以,在周同志说秦谨适合当兵时,她没认同这个说法。
去香江不错。
她们邻村,十几年前就有人游江过去了,偶尔有只言片语传回来,说过去了的人生活得不错,天天能吃白米饭,钱也赚了不少。
那边只要有钱,什么都能买到。
那人还悄悄托人给家里捎过钱回来。
秦奶奶整个晚上都在摇摆不定,没睡好,一个早上都精神不济,整个人懒洋洋的,也就没跟两个孩子抢着做饭。
她在想,等苏浅要走的时候,她狠狠心,还是把秦谨赶走吧。
这样才是为了他好。
她还有几年活路?
不能因为她,耽搁了孩子。
她知道苏浅来一趟这边不容易,这次离开,下次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联系上。
干脆点,让孩子直接跟她走吧。
所以,秦谨抢着干活,她乐得让他表现。
她还能吃几顿他做的饭?
现在不多享受一下他的照顾,她怕以后没机会了。
苏浅一下子顺顺利利找到了两个孩子,惊喜过后,却是淡淡的遗憾。
两个孩子,都不愿意跟她走。
她夹了一筷子青菜,垂下眸子,掩盖眼中的失落。
很快,她又振作起来。
两个孩子都还活着,还被养得不错。
这是天大的好事,不是吗?
她不应该那么贪心的,知道孩子还好好活着,她应该满足才是。
苏浅很久没吃过这样油腥都不多两滴的粗茶淡饭了,她细嚼慢咽,优雅地吃了小半碗红薯饭。
还是记忆中的味道。
微甜。
宋书言心事重重,没有说话的欲望。
于是一顿饭,大家都很沉默。
宋书言一直都是一个很理智的人,她内心深处是特别想跟苏浅走。
两地隔着几十年的鸿沟,这话一点也不夸张。
七十年代的香江,除了没有网络,已经很接近现代大都市。
作为一个穿书人士,在科技发达,衣食无忧的时代生活了那么多年,她做梦都想回家。
然而回家是不太可能。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