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酱是等着卖出去再算银子,他们家里银钱不多。
这阵子拿货花销大,各处还没回本。家里看着热火朝天,实际都在往里贴补。
等了结货款,他们手里宽裕点,再考虑别的。
黎峰对银子的事有数,最近来卖山货的人也多了起来。
他们家小铺子开着,菌子酱炒着,山货收着,打年糕的家伙都搬来了,一家子可有奔头了,每个人都忙着。
来家里玩的人都是自己扎堆聊天,看他们一家子忙得团团转,纷纷坐不住。
别的东西没到季节,山货谁家里没有啊?都掏出来整理整理,晒一晒。
品相差的,有破损的,留着自家吃。卖相好的,都拿来卖了。
陆柳跟顺哥儿在灶屋脱不开身,陈桂枝就在外头收山货,也看着小铺子,时不时要去打酒卖盐。
黎峰也有事忙,换陆柳出去透个气,再换回来,他就急忙忙去后院搭兔子窝。
兔子窝很大,他沿着畜棚,跟院墙之间做夹层,占地面积比畜棚都大。
为着兔子好生养,黎峰是用土砖搭窝,挡风防热,把它们都料理得好好的。
一长条的兔子窝,他为着方便做格挡,是用的细竹竿绑草绳做隔栏。多个隔栏多个窝,撤掉也方便。
现在是幼兔住一窝,母兔住一窝,要卖掉的公兔住一窝,留个小隔栏配种用。
他们家兔子不多,母兔有两只,公兔三只,小兔子五只。
陆柳都养得很好,暂时没有出现蔫头蔫脑的病秧子,瞧着就喜人。
前屋后院,家里四个人,都忙成了陀螺。
二田跟王冬梅听见消息,带着十个鸡蛋过来看看。
说是看娘,实际是满院子打听。
又看小铺子,又去灶屋看炒酱,还到后院看兔子,前院晒着的山货,他俩不看。
王冬梅嫁来有两年多了,陈桂枝每年都晒山货,她早看熟了。
这两口子,过了分家哪个劲儿,还没开始翻地,两口子住大房子,舒坦了几天,回到王家,又被人安慰哄话,有了主心骨。
再是分家,那也是亲母子、亲兄弟。明面上不撕破脸,就是一家人。既然是一家人,他们想来讨口饭吃怎么了?
陈桂枝不客气,使唤他们干活。
前院的山货要过称、挑拣。
自家还在炒酱,泡好的菌子要洗。
得洗干净点,不能藏沙,咯着牙,客人下次不买了!
肉不让他们过手,小铺子只能看,货架后面都锁起来了。
货架就是黎峰定制的大长桌子,跟墙壁之间挂着钉子上了锁。
非要过去,就得爬桌子,这样不好看。
他俩是想来讨口饭吃,任劳任怨干着活。
陆柳看他俩好像老实了,他连着炒两天酱,胳膊都酸了,就跑去叫二田过来炒酱。
二田是男人,平常下地干活的劳力,有力气。
他瞪眼看着陆柳,陆柳莫名:“怎么了?你们不是来干活的吗?”
二田憋着气去了。
炒酱真的累人,不比种地好多少。
陆柳还要在旁看着,每样食材的顺序都不一样,肉丁跟菌子丁都是预处理好的,一样样的下,大酱用着像不要钱的一样,大勺大勺的往里加。
他们家的大酱,比陆杨用的大酱便宜,酱香是不够的,味道也不够咸。陆柳想了法子,把这个大酱预处理过,比较糙的手法,他在大酱里加水加盐,炖开锅了,味道就咸了,加到大锅里炒炒,被其他的食材吸收盐分后,口感还不错。
他尝过味儿,跟哥哥炒制的浓郁咸香有点差别,总体是更加鲜一些。咸味嘛,还不错,下饭足够。再来一口的馋人劲儿也有。
硬要品出差别,那就是个人口味差异。看喜欢咸香一点的,还是喜欢鲜香一点的。
二田来炒酱的第一天,很是憋气。
第二天,他就笑眯眯的,炒酱的时候,还总跟陆柳说话,想要套话。
陆柳预处理食材的时候,也有往里加调料。
白天人多眼杂的,他都是晚上处理食材,白天取用炒酱。包括炖酱增鲜都是夜里炖好,放在炉子上备用。
知道顺序没有任何作用,二田干得有劲,他就可劲儿使唤二田炒酱。
顺哥儿见状,也有样学样的,去使唤王冬梅来切菌子丁。
有人帮工,陆柳能空出手,他抽空到去喂兔子,观察兔子的生长情况和身体情况。
当然,他是一个很公平的爹爹。他看兔子的时候,都会先看看二黄,跟二黄简单玩会儿。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