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林家工坊> 第六集 让人头疼的制图课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六集 让人头疼的制图课(1 / 2)

林家生产的第一种民用产品是轴承,一种很原始的圆柱轴承,如果按照国际或者国内的标准验收,这连不合格品都算不上。但是在解决有没有的问题上,这个轴承还是很重要的。

林家的第一个使用客户是村里的有大车的人家。虽然没有统一的行业标准,但地区有地区的约定俗成,所以林家很容易的把这个轴承套在经过改造的车大轴上。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几天功夫,周边几家有大车的人家就来打听轴承的价格。

可惜有独轮车的家庭,就没有这个打算了,用人家的话讲:“有你这东西也是推,没你这东西也是推,不差那点力气。”林宪天听后无语了,这就是国人对工具改进的态度。

除了自己找销路,林宪天还到李二奎那里揽生意,毕竟工坊的业务和铁匠、木匠的工作有些相似,只是工坊有机械加工方面的优势。

“爸,我现在体会到当年给我上课的专业老师的抱怨了。”林宪天放下一本讲机械制图的课本。

“你那老师怎么说?”许红莲好奇的问道:

“那些学生连中学的欧姆定律都不知道,上什么电工课!”林宪天尽力模仿那个老师的样子。

“也是,自从你那批以后,学校招的学生多半是辍学或者初中没念完的学生。”林玉山检查林宪天制定的工作计划。

“我现在是不指望他们能看懂图纸了,还是按老办法,手把手教,喝出废些料了。”林宪天自暴自弃道:

“不行,制图一定要教会。不然他们每加工一种零件,都要找你手把手教。你有那时间吗!”林玉山严肃地说道:

不怪林家人头疼,林家招收的几户人家都是纯文盲,一切都要从头开始,光是为了指导生产就花了一个多月。直到36年的元旦,林家人才看到希望。

李二奎现在有些说不清的感觉,自己的小铁匠铺在林宪天不断的“搅合”下,又增加了一套铸造工具和脚踏式鼓风机。不过这些工具也是方便,以前的犁头都是打的,现在可以用铸钢铸造,节省了不少时间。作为这些工具的报酬,李二奎要为林家拉些铁匠铺干不了的活计。

“这子弹壳的瓶颈部分是咋做出来的?”林宪天拿着一颗7.92mm毛瑟步枪弹壳,对照着工艺手册,研究如何从铜带,制成瓶颈弹壳。

经过打听,林家知道在市面上,军火是可以卖大钱的,尤其是有钱有权人士,更是购买的主力。再加上鬼子占了东北,东北军一路下来,也失散了不少武器,所以在民间存枪甚多。

其次是子弹的消耗,除了正常渠道外,各地的高级制枪贩,也有自己能造子弹的,当然他们造的子弹都用黑火药做发射药。这也就难怪俄制莫辛・纳干步枪进入中国后,会有一个水连珠(形容枪声如水珠落地,连珠的意思是是指可以连发)的外号。

现在于德水小日子过得比较滋润,因为他听说买回土平炉的那些家炼钢厂,都因或多或少的问题,产不出合格的钢材。这正应了林玉山说的那句话:“这土平炉本身就有很高的废炉率,如果一些技术和管理跟不上,那……”这个摸索过程,于家已经渡过了,现在于德水是冷眼旁观。

虽然各地因抗日问题,而闹学潮。但东峪村还是那样平静,甚至有村民说:“中国这么大,鬼子打不到这里。”林宪天听到后,并没有上前争论,因为他知道这一天迟早要到来。

“妈,寄放在二奎那里的货,卖的如何?”见到许红莲进屋,在炕上写工艺文件的林宪天问道:

“不算太好,偶尔能卖出一些。”许红莲转身进了厨房。

晚上,醉醺醺的林玉山让于德水找人给抬了回来,一进屋林玉山就吐了一地。

“爸,你怎么醉成这模样?”林宪天和许红莲谢过来人,便把林玉山架进房后厕所。

“儿子,你爸我今天给咱家挣回一个大单子。”林玉山一边吐,一边兴奋地说:

“什么单子?”林宪天轻拍着林玉山的后背。

“晋绥军的一个团淘汰了一批破旧武器,你于叔和我托关系,把这些武器以废钢铁的名义买了回来。”林玉山扶着墙,缓了缓气。

“那你也别这样没命地喝啊!”许红莲心疼地埋怨林玉山,同时也端来一盆温水。

“这帮老西儿,一个比一个的能喝。可是不用他们付账了。”林玉山借着温水洗了洗他那吐得红里透白的脸。

这次林家花了大价钱买回晋造6.5mm、汉阳造、老筒体等各式步枪三十二支半和一堆机枪的零件。经过全家人的反复检查,最终拼出一支zb26轻机枪。但是这支机枪根本打不响,全枪上下几乎没有一个零件,不是没有问题的。唯一值得庆幸的是,这支机枪的零件还算齐全。

“步枪的枪膛全部磨平,只能拼出的十二支相对完整的步枪,其中还有五支缺弹簧。”林宪天拿着小本统计着点检出的武器。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