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江起自青藏,唐古拉山,喜马拉雅山,西接泯带九河,穿洞庭湖、鄱阳湖两大水系,一路进入东海。乃华夏三大龙脉之一,贯穿中原大地,养育无尽文明。
江水奔腾咆哮,多险滩急流,水质却十分清亮,入口甘甜,与那黄河截然不同。
龙气渗入江水之中,滋养沿途生灵,鱼虾河蟹,鸟兽飞禽,生就无穷灵异。河底泥沙之下,埋藏着大量的铁金钨等矿产,是古来锻造金钱,打造器具的无上源地。
巴山以西,向上入川的巫山,就是三峡所在。处处险山恶水,猿啼咆哮。从此出发,不出一rì,就到白帝城。再顺流而下,就是著名的都江堰……
巫山两岸,崖壁陡峭,古树如札龙。上面又多古栈道,山洞,里面嶙峋的白骨,陈年老棺。
古人重视陵墓,川人更有葬在悬崖之上的习俗。为了阻止后人的打扰,陵寝建完后,都是把绳子砍断,垂落江中。千百年来,上面积累的白骨,已经数之不尽,惹得无数盗墓贼蜂拥而至。
离河不远,有一小镇,名为白水。
白水镇地杰人灵,镇中之人多以捕鱼伐木为生,又有摆渡人,转渡奇异客。有些客人喜欢探险,有些想要攀登悬崖,都要靠这些摆渡人。
……
二十世纪初,三辆越野车来到了这个宁静的镇子,从中下来一队人马,有老有少,还有三个兵爷,穿着军装,真枪实弹,虎目怒睁,让人不敢直视。
一个戴着老花镜,头发花白,身形有些削瘦的老者,倚在车门上,打量了一下周围环境,默默点头。
“没错,就是这里,三十多年了,还没变样呢,空气也还是那个味”。
“老靳,什么味啊,牛粪味?上山下乡的时候,听说你被发配到这里放过牛,怎么样,挺感慨的吧!”旁边一个带着小黑帽,身材很胖,眼睛很小的胖老头哈哈调笑道。
“老罗,别跟我拌嘴,都一辈子的交情了,谁还不知道谁。你小时候偷看寡妇洗澡,都是我给你把风……”
“嘘,我的大爷,您小点声,都是陈年烂谷子的事了,您翻出来干嘛。这要是让孩子听见,我的脸皮往哪隔!”
“好了,让孩子们过来,商量一下。这次考古的事,不能大意。这里的野兽凶猛的恨,要是掉进河里,一准被冲走”。
胖老者摘下小黑帽,拿着当扇子扇了扇,撇了撇嘴,说道:“你也不要太罗嗦,文物局不是派了三个兵娃子跟着吗,哪有什么危险。其实也就是出来散散心,就当旅游了。考古,有什么好考的,这考了一辈子,挖了一辈子棺材,都快变成土夫子了!”
老者摇摇头,道:“这次不一样,这回要在悬崖上进行作业,不是我们平常在陆地上,挖个坑,打扫打扫文物就可以的”。
这是一支考古队,由国家著名考古专家靳教授领队,几个队员,都是清华大学的高材生。
这些年轻人一到这里,都被周围的山水景sè迷住,有的还拿出相机啪啪拍照。
“你看,屋顶上有只猴子”,一个二十来岁,明目皓齿的女学生,纤纤玉手就指着屋顶上正啃着苞米的猴子,眼神里露出兴奋之sè,看起来俏皮可爱。
“好了,小蝶,淑女一点,不要大吼大叫”,小姑娘的旁边,一个长发披肩的女子拉了拉她的袖子。
“嘁!你管我。周岚,你还不是这样?”
“巴山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几个文质彬彬的男生在那故作风雅,嚼诗咬文。
“孩子们,快过来!”胖老者伸出胖乎乎的胳膊,摇了摇手里的小黑帽。
两个姑娘,四个男学生,三个兵大汉都聚了过来。
“靳教授,罗教授”,几人点头问好。
靳教授浑浊的老眼扫视了一下面前的年轻人,道:“孩子们,这次的事情绝对不能擅自行动,不然,我保证你们的年终毕业论文完蛋。这是为了你们的安全考虑,明白了吗?”
“明白”。
“快去收拾好东西,绳索,铲子,食物……,这些装备一样都不能落下。老罗,你跟我去镇里一趟,去找一找老林子,看还有没有摆渡人”。
“嗯”。
老林是一个伐木工人,年龄大了,就退休在家。有时提着一支土铳,进山打点野味,生活也过得挺滋润。
两个老教授找上门来的时候,老人正蹲在门口,抽着大烟。烟锅子里的烟气淼淼,让人看不清那一双长满皱纹的脸。始一见面,老林还没认出来,毕竟几十年过去了,变化太大了。
唠了一会嗑之后,说了说当年的事,一时感慨无限,嗟叹老了,生命短暂啊!
“老林,我们这次来是准备请一个好的摆渡人,要走这一段急流,技术必须要靠谱。不然船翻了就完了。至于钱,不是问题!”
老林抽尽最后一口烟,把烟锅子放在门槛上磕了磕,把烟灰磕出来。
“要说着摆渡人,现在还干着的真不多,这活费心费力,一不小心就出事,船翻人亡。而且时代变了,去外面打工,比这都挣得多,我们这一代退休后,下面那一代根本没人接着干,青黄不接哦”。
靳教授皱了皱眉,“没人干,那怎么办,你可得想想办法,要不然你去给我们撑船”。
“别,我这一把老骨头可经不起折腾。再说,我年轻时是砍木头的,虽然水xìng不错,但这一段我还真摆不了”。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