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仲堪闷着头,直到寻阳才停下来。
三人重新坐下却相顾无言。
桓玄打破沉默,轻声道:“殷使君,本公考虑不周,没有顾及到你的感受。朝廷这一计,确实是想离间我们,然后各个击破。我们是团结则生,分裂则死。”
杨铨期瓮声瓮气道:“我们就是系在一条线上的蚂蚱,朝廷追究下来,谁也跑不了。”
殷仲堪黑着脸,心里冷笑,呵呵,你们才知道啊。若不是我放出狠话,你们能赶上来吗?
“耽误了二位的锦绣前程,本官可过意不去。你们不用管我了,各自前去赴任吧!”
这话也太酸人了吧。
二人尴尬地笑笑。
殷仲堪正色道:“本官说的是实话。朝廷诏封,名正言顺,为何不要?难道让给相王一党吗?”
二人对视一眼,杨铨期抢着道:“那你怎么办?”
桓玄也露出疑惑的神色。
殷仲堪黑着脸道:“朝廷不是让桓修任荆州刺史吗?本官就在荆州不动,看他如何上任。有你们二位照应着,司马元显还能吃了本官不成?”
桓玄大笑道:“如此甚好!殷使君,杨将军,我们有三州在手,足以和朝廷抗衡。我们三位本是一体,万万不能离心离德。殷使君德高望重,还是你领着我们干吧!”
“对对,还是使君领头。”
殷仲堪摇摇头道:“二位高才都在本官之上,这点自知之明本官还是有的。依本官之见,还是南郡公领头吧!”
三人互相谦让半天,桓玄郑重道:“好,既然你们看得起本公,本公就勉为其难。我们这就上书,要求朝廷为王恭平反昭雪,惩办战争罪犯刘牢之和司马尚之,在本公和杨将军刺江州和雍州的同时,继续由殷使君刺荆州。”
司马元显很快收到上奏,很是沉思了半天。
仗打到这份上,藩镇对朝廷的威胁应该说解除了不少。虽然隐患还在,但短时期内是翻不起浪来的。更何况,完全消灭了荆州之敌,谁来制衡刘牢之?
给王恭平凡?那不是自己打自己嘴巴吗?
呵呵,惩办刘牢之?你们有这本事你们来啊?说来说去,你们不就是不想让出荆州吗?
罢了,还是徐徐图之吧。
紧接着,桓玄同盟接到朝廷诏书:桓杨任职不变,殷仲堪继续任荆州刺史。
没了?
没了。
没了就没了,王恭平不平反关我们什么事?刘牢之也不是谁想惩办就能惩办的。
桓杨二人高高兴兴走马上任。
但殷仲堪却高兴不起来。
因为,桓杨二人,他一个也对付不了。
而且荆州是桓玄老巢,人心都向着桓家呢。
桓玄若想对付他,易于反掌。
虽然三人彼此以子侄为人质,但自古以来,为了争权夺利,谁还顾得了子侄?
相对而言,杨铨期实力较弱,只有和他联合,才能抗衡桓玄。
殷仲堪有这想法,与杨铨期不谋而合。
呵呵,桓玄是傻子吗?
我现在不动你们,那是为了和朝廷有一个平衡。等有了机会,看我怎么整死你们。
一记糖衣炮弹,让三个合伙人彼此起了嫌隙,天才少年司马元显这一手确实玩得漂亮。
如果司马元显继续以刘牢之和桓杨殷相互制衡,等宋珺还朝再行媾和,以宋珺的能力,相信大晋朝短时间内必定相安无事。
但司马元显似乎有些急不可耐。
一个只有15岁的少年,取得了如此大的成就,心态起点反应,也完全是正常的。
当然,这也不能完全怪他。
成功平息动乱后,司马元显身边立马多了不少人。
都是天才的马屁高手。
“自古英雄出少年。小王爷胆略过人,英明睿智,将来的成就必定不可限量!”
“小王爷神机妙算,堪比诸葛武侯!”
“小王爷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真是天才军事家啊!”
“小王爷不战而屈人之兵,兵法之精通,小人叹为观止!”
……
好话谁不爱听?成天被这么一群人簇拥着,要是不骄傲点,岂不是有点对不起人家?
司马元显终于飘飘然起来。
大家都这么说,看来自己确实是天才了。
上一次退却*宫之兵,依靠的是宋珺;这一次反败为胜,是自己策反了刘牢之。如果自己实力够强,还用得着依靠宋珺策反这个赤脸的土包子吗?现在虽然没什么事了,但年长日久,谁能肯定宋珺不是第二个王恭?谁能肯定刘牢之不会再行反叛?唯一的办法,还得发展壮大自己的力量。
这一回,天才终于做出了蠢材的事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