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引子(2 / 2)

依照成例,刘裕建国,以他刘邦后裔的身份,应以“大汉”为国号,他却坚决要以“大宋”为国名。而且只是称孤,从未道朕。这几个老臣,都是一路过来,哪里不知道个中缘故?只是已经过去几年,队长杳无音信,应该已不在人世。

萧老太后含泪道:“寄奴,你别伤心了。为娘理解你的心情,可是珺儿早就在四年前升天成仙。你坐了这江山,不是你的错,是上天的安排啊!”

刘裕沉静下来,看了看母后,眼神突然一凛。

“你们都给孤听着,不管你们是何想法,如果队长归来,一定要将这江山还给他。生不见人,死不见尸,孤怎么也不相信队长死了。丁旿,檀道济,孤交给你们一个特殊使命,一定要继续寻找,找到之后,一定要安全护送他回到建康。如果有人对队长图谋不轨,无论是何人,杀无赦,诛九族!”

二人连忙朗声道:“臣遵旨!”

刘裕点点头,对刘义符道:“车兵儿,你记着,这个皇位本来就是孤代你干爹坐的。一旦你干爹回来,就得还给他。你明白吗?”

刘义符连忙点头道:“父皇,儿臣记下了。”

说了这么多话,刘裕精神已经明显不济,他强撑着喘口气道:“孤死之后,遗体运回基地。坟墓不可造大,一定要与孤的老弟兄们一样。墓碑只题‘故飞豹军副大统领刘裕之墓’。如有违逆,孤不会放过你们的。”

说完,他拼尽全力,仰首大喊一声:“队……长……”

然后身子一歪,软软倒在萧老太后的怀里,虎目溢出两滴清泪。

萧老太后紧紧抱着儿子,失声痛哭。

“皇上!”

“父皇!”

……

可是,刘裕再也听不见臣子和儿女们的呼唤,气吞万里如虎的一代雄杰,带着无尽的遗憾和思念,与世长辞,享年六十岁。

在一阵撕心裂肺的痛哭声中,徐羡之缓缓站了起来,扶起刘义符道:“诸位请节哀,静一静。国不可一日无君。现在,请殿下继位大统,以安社稷。”

众人闻听,连忙噤声。

徐羡之将刘义符扶到灵床安坐,然后缓缓跪下。

“行大礼!”

众人忙擦干眼泪,行三拜九叩大礼。

“拜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刘义符似乎茫然无措,呆呆地看着跪拜的人们。

萧老太后忙低声道:“孙儿,让大家平身吧!”

刘义符这才回过神来,忙道:“众卿平身!”

“谢皇上!”

徐羡之躬身道:“皇上,先帝大行,应诏令全国举哀。国丧期间,要停止一切娱乐饮宴之事。同时,诏令边地各州郡,加强戒备,以防不测。”

刘义符望了望萧老太后。

萧老太后暗暗叹口气,轻声道:“司空大人,新帝悲伤过度,心神憔悴。先帝命你四人为顾命大臣,国丧之事,尔等就多多费心吧!”

“臣遵旨!”

待众人退下,萧老太后对刘义符道:“孙儿,你现在是皇帝了,国事维艰,可不能像以前一样贪玩。你要记着,你是刘裕的儿子,你得有你父皇那样的威势。”

刘义符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四个顾命大臣的确能干,一切国丧之礼进行得有条不紊。

举国臣民沉浸在悲痛之中,可是,新帝刘义符呢?

刘义符出生时,刘裕已经43岁了。此前,刘裕只有一个女儿,而且,女儿的名字也很有意思,叫刘兴弟。可以想象,刘裕是渴望有个儿子的。可是,他的妻子臧爱亲自生了女儿后,就再也没了生育。

不惑之年得爱子,刘裕内心的喜悦无法言表。源于对车阵的喜爱,他给儿子取了个小名“车兵”,希望儿子将来,也能像他一样驰骋疆场建功立业。

建康是有名的“火炉”,五月的天气已是十分酷热。刘义符完全不管父皇丧事,带着几个宦官宫女径直到皇家华林园(今南京鸡鸣寺一带)避暑去了。

避暑也无可厚非,偏偏刘义符在华林园还造了一排商店,自己汗衫短裤,亲自买入卖出,讨价还价。又跟左右佞臣一起,划船取乐,尽兴玩乐。傍晚时分,又乘坐龙舟来到天渊池开心,笙歌妙舞,管弦悠扬,左拥右抱,肆意*狎。直到月落参横,又去吃了宵夜,喝了不少酒,实在抗不住了,才在龙舟上睡觉。

如此玩上一天两天也不算什么,可是天天这样就不行吧。

顾命大臣们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自己这几个人可是先帝托孤之臣,新帝如此荒唐,实在不堪人主。先帝创下的这大好江山,如要断送于他手上,自己怎么对先帝交代,还有何面目面对天下臣民?

这样下去绝对不行!

但是,先帝的丧事是目前重中之重。

五月二十六日,国丧大典在一片肃穆哀伤的气氛中拉开帷幕。

可惜的是,徐羡之、谢晦、傅亮不顾檀道济和丁旿等人的坚决反对,断然否决了刘裕与老弟兄们葬在一起的愿望。

墓地建在了初宁陵(位于今天的江苏省南京市麒麟门外的麒麟铺)。臧爱亲的灵柩也从寿阳取出,与刘裕合葬。

他们不知道,如此违背刘裕意愿,是否会有报应?

一旦刘裕念念不忘的“队长”回来,他们又该如何?

返回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