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史话之青铜时代> 第七章 抉择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七章 抉择(1 / 1)

就在治水第三个年头刚开始,从平阳传来的一个消息,使得治水几乎完全陷入到崩溃的边缘。

这一日,大禹正在工地指导工作。突然直交气喘吁吁地跑了过来,对大禹说:“化益回来了。”化益是禹离开平阳时,留在平阳的一员干将,让他观察朝中的一切动向。除非发生十万火急的事情,否则决不允许他离开京畿半步。禹只所以这么做,主要就是吸取他父亲死权利斗争的教训。此次,化益不远万里亲自前来,显然是京畿发生了大事。

禹虽然知道事情的严重性,但他表面上却不动声色,对之交说:“好,我知道了,你先回去,我随后就到。”

接着,禹一如既往地将手上的一些事情交待完之后,这才离开了工地返回了驻地。

在禹的大帐等候许久的化益,一见禹回来,立刻上前说道:“少爷不好了,帝尧无疾而终,太尉舜和公子丹朱,已经拉开架势准备决战了。”

“什么?”禹虽然早已猜到了事情的严重,但却没想到严重到如此地步。他问化益:“这是什么时候发生的事?”

“一个月前。”

“为什么现在才来通报?”

“一个月前,太尉发动政变,全城封锁,直到半月前,公子丹朱不知从何处得到消息,决定出兵勤王,太尉才解除封锁。”

听到此处,虽然大厅中所有的人都沉寂了下来。但得陶、化益、直窥、横革、之交却是满脸都是激动之色,因为他们知道为老主人报仇的时机终于到了。

禹此刻看似平静的表面之下,也是激动不己。公子丹朱与太尉舜两人可以说是势均力敌,此刻他若是帮助公子丹朱,则不仅可以报得杀父之仇,同时还可以得到公子的信任,成就无上荣耀。

“公子,此刻其它四族估计也得到了消息。契、弃二族深受帝尧的恩惠,势必会帮助公子丹朱,而皋陶、益二族则是在太尉舜扶持下,逐渐成长起来的,想必非帮太尉不可。我们若是不能及早做出决定,势必会受制于人。”得陶说。

“公子,崇伯死于舜之手,如果我们此刻帮助公子,不仅可以得到很多额外的好处,同时还能替崇伯复仇,这可是一举数得呀。”化益说。

其它三人虽然并未表态,但可以肯定他们也是非常认同化益的说法。令所有人不解的是,帮助公子丹朱的好处不言而喻,怎么禹却迟迟不肯做出决定。

“帮助丹朱确实不仅可以获得高官厚禄,同时还能替父报仇,我不是不知。但你们可曾想过天下百姓?”禹语重心长地说道:“丹朱虽表面看与舜的实力相当,但他却没有胸怀天下的志向。如果他要成为天下帝君,治水大业必然中止,而东夷万千百姓,将就此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直窥说:“公子,我们治水无非就是为了高官厚禄,现在我们可以另择别的路径,为什么还要在乎这治不治水?难道你忘了崇伯是怎么死的吗?”

“我没忘,但要让我为了一己之私,而将近百万东夷百姓置之不理,我做不到。”禹说。

横革说:“公子恐怕现在不是我们愿不愿意放弃治水的问题,是我们不得不放弃。你觉得我们不做决定,其它四族也不会做决定。相信你比我们更清楚,只要其它四族一收到消息,就会立刻形成两大阵营,而相互攻伐,到时,你所说治水大业一样会完呀。“

听完横革的话,禹沉思良久之后,向五人吩咐道:“化益,你现在立刻返回京畿,观察事态的近一步变化。得陶、横革、直窥、之交你们四人现在就去通知四族首领,说我有要事相商,让他们尽快来到大厅相聚。记住一定要快,晚了就来不及了。”

接到指令,五人再也不敢耽误,立刻动身前去办差。

不到一柱香的时间,得陶便匆匆忙忙地赶了回来说道:“公子,不好了。四族人已经得到消息,现在他们正在各自集结人马。看样子要开战了。”

“走,我们快去看看。”于是得陶在前面带路,二人一路快跑,朝着四族对峙之地赶去。

禹一边赶路一边权衡各方面的利害,思忖着如何劝说四族。经过一番思索之后,他觉得四族中,皋陶和益两族对他猜疑最大,因为他们知道舜是他的杀你仇人。他们第一反应就是禹会站在他们的对立面,因此首先要安抚住的就是皋陶和益两族。

当禹赶到双方对峙之地时,发现双方并没有开战的意思,只是准备着撤军,返回本族,再另谋他图。

禹首先来到契、弃两族,请求他们多留半天,他有重要的事情要与他们商议。契、弃两族爽快地答应了下来。

安扶好了契、弃二族,禹立刻就带着得陶、直窥二将以及十余名随从朝皋陶和益两族赶去。虽然对于此举,契、弃两位首领,以及四位大将都表示反对,但禹却坚持这样做。

皋陶和益本来对禹存有很大的芥蒂,但见他只带有这么点少量的人马,也就不再太过敌视,反而想听听他有什么高见。

双方在一处临时大帐中坐定之后,禹先说道:“我与二位一样,都是得到了太尉的举荐和提拔才会有今天。因此我绝不会做有害太尉的事。“

“那你的意思是:你将站在太尉这边了?”皋陶问道。

禹正色道:“是,但我支持他却不是因为他对我有恩,而是因为只有他才能让这治水大业顺利进行下去。洪水泛滥已经几十年,东海近百万黎民深受其害,我不想在要接近成功的时候,因为江山易主,而就此前功尽弃。”

皋陶和益都是东海夷族人,深知这洪水之害,禹不希望江山易主,而就此前功尽弃,他们更不希望如此。但是他们此刻最为担心只有一点,那就是契、弃两族。禹向他们表示一定会说服契、弃二族。于是双方约定以半日为限,若是在半日之内,禹能够说服契、弃两族,则他们留下,继续治水。反之,他们将返回本族。

禹来到契、弃二族的大帐中,向他们陈述了个中厉害,说道:“如果说谁最恨舜,相信天下间没有比我更恨他的。但我为什么现在还要支持他呢?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他是一个胸怀天下之人,只有他成为帝君,才会继续支持治水。而公子丹朱,却没有这个魄力和这个胸怀,现在十余万治水大军,无论选择支持那一方,那一方都会获胜。因此我们无论支持那一方,都不失高官厚禄。但是如果公子丹朱获胜,东海近百万黎民百姓,将从此再也见不到好年景。”

经过禹的反复劝说,契、弃二族终于决定支持舜为新的天下共主。舜得到了治水大军的支持,气势大盛,最后在丹水一举击败了丹朱,成为新的天下共主。

舜成为天下共主之后,并没有辜负禹的期望,全力支持治水事业,治水事业再次步入正途。

但到了治水第七个年头,一场意外却不得不让大禹停下治水工程,而去解决这场突如其来的意外。

;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