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煜本身就是知道这张雄在南唐是一个忠臣的,不然他也不会在原来历史上北宋大军围攻金陵的时候,领着自己的七个儿子以及不多的袁州士兵,奔去金陵勤王,最后他自己与七个儿子都战死疆场。这也是让李煜十分感动的一个人。
所以在知道自己要来海州后,李煜便请自己的皇祖父,将现为宜春县令的张雄给掉到海州做自己刺史府的司马,也算是提拔张雄了。
张雄要比李煜早来海州半年,谁让主角事忙,拖拉着一直没有上任呢,所以他也比较熟悉现在海州的一应事务。
在年前他也就到任了,虽然说司马在一般刺史府中算是个闲职,那也是因为刺史和长史掌权,而司马又不是主官的心腹的情况下的事。
像张雄来时,原任刺史早有新的调令,就是因为李煜的没有到位,才暂时没有离开以稳定局势,所以很多事便都交给下任的司马张雄去处理,可以说张雄现在是整个海州刺史府最忙碌的高级官员了。
李煜笑道:张大人来的正好,来我介绍一下,我旁边这位就是海州新任的长史,僧景全僧大人。两位今后就是一府的同僚了,公事上应当同心同德,多多为海州百姓做善事才对。
张雄知道李煜能带在身边的长史必定是心腹了,便过来与僧景全见礼。僧景全知道这个司马也是主公看重之人,便忙着回礼。
李煜见大家都见面了,而海岸边可不是一个谈话的好地方,便对张雄道:张大人可否为我们领路去海州城,等本王与原任刺史办完交接,再将海州各大小官员召集起来,商谈今后的施政之事,你看如何呢。
张雄见说连忙道:殿下说的正该如此,原任刺史张纬张大人已经等
(本章未完,请翻页)待驾临海州殿下半年有余了,自从知道殿下要从海上来海州后,这几日便多有派人在海边看守,只是不知道殿下具体在哪天到,才没有亲自来迎接。下官也是刚好路过,听当地渔户说有大股的军队在登陆,便过来查看,果然是殿下到了。我想张大人听到消息后定然也会赶来迎接殿下的。
李从嘉见说笑道:是李从嘉之过,把这场面搞的大了点,惊扰了海州的百姓。既然这里有张大人为我们领路,我看也就不需要张刺史再过来了吧。
说着他回头对一个亲兵道:去,马上派人骑快马到海州府城,转告张刺史,就说我们马上就到,请张刺史把要与我交接的事项准备好,他本人就不需要过来了。
亲兵忙去传令。
这里张雄一边感叹着眼前的这个小郡王说话的老成持重,另一边更是震惊于李煜刚才说的搞的有点大的场面。
这又何止是大了一点之说啊,只见他眼前的海面上无数巨大的海船停泊在不远处,来回于巨大的海船和海岸之间的是更多的装载着全副武装的士兵的小船。
看看已经登陆的约有一万多名身着半身甲的精锐士兵,张雄心道:这位小郡王弄出的这翻场面当真是不小,这是带了多少的军队来上任的。若不是有从金陵朝廷那里来的事先通知,张雄都会认为这是他**队的对海州大举入侵了。
朝廷派这么多的军队来海州难道是想对外用兵了?
也不怪张雄会如此的认为,因为本来全海州的驻守军队,算上老弱病残还有吃空饷的一起,也只不过只有五千人。
当然这还是因为海州北邻中原,属南唐的边境州府,士兵还算是多的,像南唐内地的一些刺史府,可能麾下所属的士兵也就一两千人。
而南唐在淮南边军的主力,多是放在寿州、濠州以及鄂州这些军事要冲之地。
还有最精锐的禁军十二卫则大多是驻守在南唐国都金陵附近,以拱卫京师么。
李煜见张雄还在盯着登陆的士兵,不由的笑道:张大人对这些士兵不要感到奇怪,这些原属于清海军的士兵是皇祖父担心我一个人待在海州不安全,特别调拨过来,保护我的,也只是为了保护我罢了。
本来还在猜测中的张雄,听他这么一说,就更肯定了朝廷这是要对中原用兵了,心道:保护你一个郡王需要好几万军队么,你骗鬼吧,就是太子也没这个待遇,陛下自己出行也没听说有你这么声势浩大啊。
还说海州不安全,这海州是遭到晋朝大军入侵了,还是契丹人的铁骑已经越过边境线了?
看着张雄那张明显怀疑的表情,李煜也不去多做解释。毕竟张雄现在只是一个六品州司马的小官,太机密的事他还不够格知道。便笑了笑道:张大人应该来海州有段时间了,想必对海州境内各方面的情况也是了解掌握的很清楚,不知可否在我们去海州城的路上详细介绍给本王听听呢。
张雄道:郡王现在乃是海州刺史,我身为州司马自是应该向刺史汇报工作。
李煜点头道:那我们便启程,慢慢谈。
说着李煜便领着一干亲卫,在僧景全和张雄的陪同下,一路骑马向海州城而去。至于后面整顿军队的活自然会有马承信和刘茂忠等一干将校帮他做好的。
(本章完)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