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说,精神是神明的根源,一是变化的开端,因此人们只需用道德涵养雾气,心里能够守住一,才能掌握精神的道术。道术是根据采用的策略、方法、是心气安规路的活动结果。精神是一切术的使者。人体的九窍,人体的器官,人体的感官,都是精神进进出出的门路。直接从天地自然中获得本性的人,叫做真人,真人是与天地结成一体掌握道的人。通过学习磨练掌握道的人,叫做圣人;圣人就是通过触类旁通掌握方法的人。人类的肉体与生命,都是出自于天地的造化。
人类了解各类事物,都是通过九窍。如果有疑惑不解的地方,就要通过新的思考而运用术;如果没有道术方法,一定不会通达。通达之后,五脏精气得到培养,这时要努力使精神保持镇定专一。这边叫做‘化’,即合符造化的精妙境界。………………
养志法灵龟
养志法灵龟
养志者,心气之思不达也。有所欲,志存而思之。志者,欲之使也。欲多则心散,心散则志衰,志衰则思不达也。故心气一则欲不偟,欲不偟则志意不衰,志意不衰则思理达矣。理达则和通,和通则乱气不烦于胸中,故内以养志,外以知人。养志则心通矣,知人则职分明矣。将欲用之于人,必先知其养气志。知人气盛衰,而养其气志,察其所安,以知其所能。
志不养,则心气不固;心气不固,则思虑不达;思虑不达,则志意不实。志意不实,则应对不猛;应对不猛,则失志而心气虚;志失而心气虚,则丧其神矣;神丧,则仿佛;仿佛,则参会不一。养志之始,务在安己;己安,则志意实坚;志意实坚,则威势不分,神明常固守,乃能分之。
养志
这一段的意思就是养志就要效法乌龟:调匀呼吸,稳重缓行,凝神守一。此外,还有明察是非的意义,这一层含义。
实意法腾蛇
实意者,气之虑也。心欲安静,虑欲深远;心安静则神明荣,虑深远则计谋成;神明荣则志不可乱,计谋成则功不可间。意虑定则心遂安,心遂安则所行不错,神自得矣,得则凝。识气寄,奸邪得而倚之,诈谋得而惑之;言无由心矣。故信心术,守真一而不化,待人意虑之交会,听之候之也。计谋者,存亡之枢机。虑不会,则听不审矣。候之不得,计谋失矣。则意无所信,虚而无实。故计谋之虑,务在实意;实意必从心术始。无为而求安静,五脏和,通六腑;精神魂魄固守不动,乃能内视、反听、定志,思之太虚,待神往来。……
实意
要想使理想充实,必须效法腾蛇。思想充实,产生于气的思考活动。新要求安静,思虑要求深远。心一安静,精神便会爽朗充沛;思考一深远,谋划事情便能周详。精神爽朗充沛,志向就不可能扰乱;谋划周详,事业的成功便没有隰隔。思想坚定,心里便顺畅;心里安静,他所作的一切便不会有差错。精神便自得其所,便会专一集中。
这段实意就是,充实、坚定思想意志。“实意法腾蛇”就是效法腾蛇,能屈能伸,思想坚定,能够自由游走,精神泰然。
分威法伏熊
分威者,神之覆也。故静意固志,神归其舍,则威覆盛矣。威覆盛,则内实坚;内实坚,则莫当;莫当,则能以分人之威而动其势,如其天。以实取虚,以有取无,若以镒称铢。故动者必随,唱者必和。挠其一指,观其余次,动变见形,无能间者。审于唱和,以间见间,动变明而威可分也。将欲动变,必先养志以视间。知其固实者,自养也。让己者,养人也。故神存兵亡,乃为知形势。
分威
这篇主讲如何发挥威力。伏熊,就是趴着隐藏起来准备伏击的熊。李时珍日:“熊如大泵而竖目,人足黑色。春夏膘肥时,皮浓筋弩,每升木引气,或堕快,俗呼跌膘,即《庄子》所谓熊经鸟申也”,熊在偷袭猎物之前,会先趴在地上,深藏不露、养精蓄锐、查看形势,时机一到,就会采取行动,扑向猎物。
因此“分威”,就是发挥威力要效法熊,韬光养晦、一击即中,威势更是十分凶猛。
散势法鸷鸟
散势者,神之使也。用之,必循间而动。威肃内盛,推间而行之,则势散。夫散势者,心虚志溢;意衰威失,精神不专,其言外而多变。故观其志意,为度数,乃以揣说图事,尽圆方,齐短长。无间则不散势,散势者,待间而动,动而势分矣。故善思间者,必内精五气,外视虚实,动而不失分散之实。动则随其志意,知其计谋。势者,利害之决,权变之威。势败者,不可神肃察也。
散势
散发威势。即利用权威和有利形势采取行动。散发威势,是由精神主宰的。要散发威势,一定要抓住间隙采取行动,即利用有利的形势而采取行动,所以这段意思就是效法鹜鸟捕猎时凶猛、迅速,运用体内的真气向体外散发以养势。
转圆法猛兽
转圆者,无穷之计也。无穷者,必有圣人之心,以原不测之智;以不测之智而通心术,而神道混沌为一。以变论万类,说意无穷。智略计谋,各有形容,或圆或方,或阴或阳,或吉或凶,事类不同。天地无极,人事无穷,各以成其类;见其计谋,必知其吉凶成败之所终。转圆者,或转而吉,或转而凶,圣人以道,先知存亡,乃知转圆而从方。圆者,所以合语;方者,所以错事。转化者,所以观计谋;接物者,所以观进退之意。皆见其会,乃为要结,以接其说也。
转圆
要像圆珠那样运转自如。所谓要像圆珠那样运转自如,便是指计谋没有穷尽。要能使计谋无穷运转,必须要有圣人般强大的胸怀,从而探究不可估量的智慧,以这种不可估量的智慧来通晓心术。自然之道是神妙莫测的,处于一种混沌的统一状态。用变化的观点来讨论万事万物,所阐明的道理是无穷无尽的。智慧谋略,各有各的形态。有的灵活圆转,有的方正直率,有的公开,有的隐秘,有的顺利,有的凶险,这是为了应付不同的事类。所以,人根据这种情况以运用智谋,像圆珠运转,以求计谋与事物状况相吻合。他发扬自然造化之道,谋略开始后的一切举动无不包容自然造化之道,从而能观察研究神妙莫测的领域。
天地是没有终极的,人事是变化无穷的,各自按照自然之道而形成类别。观察一个人的计谋,便可预测他的吉凶、成败的结局。计谋像圆珠一样运转变化,有的转化为吉,有的转化为祸。圣人凭借自然之道,能够预先了解事物的成败,因此能够灵活运转而确立某种方正的策略,抓住事物成败的关键。圆转灵活,是为了使彼此意见融洽;方正直率,是为了正确地处理事务。运转变化,是为了观察计谋的得失;接触外物,即与人交往,是为了观察别人进退的意图。只有了解事物的关键,把握对方的主要想法,才能跟对方紧密联合,使彼此的主张一致。
损悦法灵蓍
损悦者,机危之决也。事有适然,物有成败,机危之动,不可不察。故圣人以无为待有德,言察辞,合于事。悦者,知之也。损者,行之也。损之说之,物有不可者,圣人不为之辞。故智者不以言失人之言,故辞不烦而心不虚,志不乱而意不邪。
当其难易,而后为之谋;因自然之道以为实。圆者不行,方者不止,是谓大功。益之损之,皆为之辞。用分威散势之权,以见其悦威,其机危乃为之决。故善损悦者,誓若决水于千仞之堤,转圆石于万仞之谷。而能行此者,形势不得不然也
损悦
损兑的含义即减损杂念。此段意思是去除欲望杂念,就要效法灵蔷,心神专一,顺应自然之道。
减损杂念以使心神专一。
经过前三篇盛神、养志、实意、的修炼,虽然在功力上没有长足的进展,但是盛神却是异常的充沛,各项感官都是受着精神的带动,非常的灵敏。清新度比以前简直是不可同日而语。
精神既然已经非常的饱满了,辰萧就趁着这神志意无比专注的时刻,一鼓作气的继续修炼下去。
分威、散势、转圆、损兑后四篇就是主要讲,如何让自己强大的精神力量外用。‘分威’只有在精神旺盛的条件下,威力才能充分的发挥,意志坚定,思想冷静,精神集中,威力才能盛大。但必须要在内部坚定的充实之下,威力便没有人能抵挡。散势,也是讲怎样能让自己的力量,产生强大的威势。分威、散势、都是让自己力量强大的,看准敌人的间隙,找准时机让自己的能量的威力发挥到最大。转圆,则是讲怎样让自己的力量运用的更好,虽然已经有强大的力量作为支撑了,但是更要加强的是控制,计谋没有穷尽,只有无限的提升自己,才能让力量运转自如。用圣人般的胸怀,探究不可估量的智慧,用不可估量的智慧来通晓心术。天地是没有终极的,人的智慧变化无穷也是如此的。损悦;则是说达到高度之后,更应该心神专一,减损杂念,这也是判断事物隐性的方法。只有精神更加集中,真气更加的精纯,这样才能让自己更加的强大,精神集中才能对事物的了解更加深入,力量精纯才能营运的更好威力更大。
都做到了,才能用方正的计谋,圆转的策略,自如精纯的力量,发现征兆,然后在进行决断。分威散势只要还是为了发现敌人的用心和弊端,然后排空杂念,心神专一,处理事情,行使力量,才能像大堤放水下流一样。
澎湃向前,
奔流不止……
;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