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纵横十四式
接下来在方岩山上的时间,就都是这样了,每天除了修炼参悟,就是研究融合。辰萧在众人眼里就像是着了魔一样。
在他精神的世界里,一个金色的影像在帮助着他加快修炼。看着影像模拟着自己的招式,辰萧则以一种旁观者的心态来面对自己的进步与瑕疵,以便于更好的改进。
半个月就这样过去了,忙碌之中,时间总是过得很快的。在这段时间,辰萧终于把鬼谷子与兵法和本经阴符融会在一起,创出十四式,每一式都不拘泥于形式,根据对手的情况而发展成无穷的变化。招式名为:纵横十四式。
第一式:捭阖。辰萧挥剑开合之间,阴阳转换,气场也随之变换。这也是他最先领悟的招式。
第二式:反应。用来分辨对手的虚实,探察出对手的情况。
舞动起来剑走偏锋,但是意在查敌,加上星陨剑能令小范围空间变慢,更是令人捉摸不透。辰萧在原地左右携击,挥舞了几十下,看上去,时而虚,时而实,其实都是虚招,主要都是用来探测敌人的反应。
第三式:圆略。当反应不奏效时,可以使出圆略,用来与敌人周旋、诱惑敌人。辰萧假装对面有人,进行着演练,不断的游走在附近,不时的发出突击,然后用环绕的身法滑开。围而不击,意在让对手焦急露出破绽。
第四式:抵巇。这一式主要用于防守,先知先觉的看出对手的薄弱之处,击出封死敌人所有的后招变化,让敌人无法展开招式,不能发挥出应有的实力。
第五式:飞钳。这一招主要是技巧速度,抓住敌人的破绽,不管远近,瞬间的把战斗空间缩小,迅雷狂轰般的攻击。辰萧对着一个岩石劈去,百多刀都是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着演练。
第六式:忤合。也叫逆合,是把招式逆向施展,逆顺结合,大成时发招也可逆转真气,如若变招也可以逆向施展。意在出其不意,逆向而为。
第七式:周密。这一式可以用来防御,把自己裹在一层层剑网之中密不透风。但辰萧不喜防御,改为攻势,可以以密不透风方式展开的攻击,也可以此来发现敌人的薄弱之处。
第八式:摩谋。这招主要是权衡轻重用策略控制住敌人,可以发出连续技,也可以对付多人。意在惑敌,意在诱敌,是非常讲究战略战术的一招,非思维敏捷之人,不得奇用。
第九式:决断。这招最为简单,也最为不简单。总体来说就是,找出一点,奋力击破,把全身的力量集中为一点爆发出去。
第十式:符击。这一式是融合了本经阴符里的真气外放。凭借自身的气劲隔空攻向敌人。匹敌之距,遥敌而攻,千里之外,亦能杀敌。
第十一式:转丸。利用体内真气的扭矩之力,形成一股旋转的劲气,以自己为中心旋转而起,地上的草石也随之飞舞。星陨剑遥指前方,旋转气劲缠绕在剑身发动而出。横举剑下,旋劲消失,飞沙落叶也重新落到了地上。转丸转势,转势转人,气一动而无所不动。
第十二式:却乱。这招是接近于疯狂的连续乱打,很符合那种拥有一往无前惨烈气势之人,辰萧也是最喜欢这招。
第十三式:份威。这也是融合了本经阴符七术的招式。使自身的真气反应外放产生爆炸,威力强大。
第十四式:盛意。使用自己的精神意念来形成攻击。这是在辰萧把本经阴符和三千星空融合的时候参悟的。
此上就是所有的纵横十四式的全部内容了,辰萧也终于有了一套自己的完整武功体系了。
融合了这纵横十四式之后,辰萧也终于步入了高手之列。现在的他,除了却乱、份威、盛意、三式因火候不够,还无法随意使出之外,其他的十一式已经完全可以贯通了。
在一片空地之上,从头到尾来回使出纵横十四式,不断的练习与揣摩着。
远处看上去,一个少年融于天地间,忘我的挥洒着各种玄奥的剑势。真当是无法用言语来形容。
一舞剑器动四方,观者如山色沮丧,天地为之久低昂,震撼人心神荡荡。
辰萧伫立不动,原地调息着。如此连续的高强度训练,也是略感吃不消。辰萧叹道:“希望真的可以凭借这纵横十四式让我纵横天下。”
就在辰萧刚刚练完准备休息时,一股有节奏的掌声响起,转头看去,只见是一位面目祥和看不出具体年龄的中年和尚。
辰萧双手合十,微笑道:“大师早安,打扰大师清修了。”
中年和尚也微笑道:“施主哪里话,是我打扰施主了。施主大智大慧,招式境界均蕴含了佛理,老衲才动了凡心驻足观看,看施主气势磅礴招式精妙才知道,原来又有鬼谷传人出世了,看来天下该有大变动了。”
辰萧谦虚道:“大师言重了,小子只是偶有所得罢了。剑法是刚刚悟出的,名为三千星空的心法,也是自己前不久才研究成功的,还都不太成熟”
中年和尚道:“施主过谦了,那‘方岩奇图’在这里也不知有多少年月了,百年间看过的人无数,只有施主能够从中参悟,这等机缘,又岂是机缘二字能够包容的。而且,能自创武功的,天下又能有几人,三千之义也是指三千星空世界吧,果是与佛有缘。施主若有时间不妨到佛家来,与老衲的同门切磋下佛法,凭借施主的悟性也许能够有什么收获呢也说不定。”
辰萧从容道:“大师说小子与佛有缘,那可就错了。小子对宗教只是抱着欣赏的态度,没有入门修行之意。佛法高深可以外传吗。”
中年和尚哑然失笑道:“只要有所悟得,就是修行,岂有入门出门在家出家之分。即世便是出世,入门便是出门,在家便是出家,平常心便是佛心。佛与有缘,只要是有缘人都能接受佛法。施主自然也不例外。”
辰萧尊敬问道:“大师怎样称呼?”
中年和尚道:“广慈。”
辰萧动容道:“原来是广慈寺住持,广慈大师,难怪言语暗含禅机。小子辰萧失礼了,没想到大师如此年轻,真当是佛法高深啊。”
广慈大师道:“施主不明佛理,所以招式不能臻达圆镜。佛家有三密之说。但看施主也不时的入定,与佛家的禅定类似。外不著相为禅,内不乱为定,外禅内定,即名禅定,即时豁然还得本心。佛门广度,你有时间可来天下的任何一佛门,也可来老衲的同门切磋佛法。佛法用之于佛则为佛,用之于武则为武。而且佛法和你这招式,都还需要不断的实践摸索。”
辰萧施礼笑道:“多谢大师指点了。嘿,大师真够意思,也不问问我是否好人。”
广慈大师也被辰萧逗得哑然失笑道:“我只是急于下山办事,路过才和你唠叨几句罢了。”
辰萧急忙道:“那么就不打扰大师了,小子愚钝,耽误大师办事了。”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