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武侠修真>其实谁都不曾经历> 第二章 天书降世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章 天书降世(2 / 2)

女子望着那长长的丹凤眼心里恍惚了一下,看到其转身要走,还是不依不饶说道:“你个坏人没良心不要脸,占完便宜还不承认。卑鄙!”

辰萧嘴角一笑,发出磁性的声音:“你希望我是坏人?继续在这里看你?你也快走吧,小心这附近的野兽。”说完转身步入树林再没回头。

女子狐疑的看看周围打了一个寒颤,不知是害怕有人来,还是害怕辰萧口中的野兽,状了状胆子对着消失的地方喊道:“我知道你没走,你叫什么,我叫雪霁,你就这么走了啊!也不保护我一下!”树林中依然平静,女子自己咕哝道:“真不是个东西,一点也不懂得怜香惜玉。混蛋!”

好象是想起辰萧刚才说过,大声叫嚷会招来人和野兽,女子一下子又带了一个冷颤,再也不敢叫嚷了,偷摸的溜上岸边,快速的穿好衣衫。

其实辰萧真的没有走,直到他看见雪霁遇见自己的丫头才离开。

这次在工会领的任务是寻找牙崖草,牙崖草故名其意,在悬崖的边上才偶然生长。正在一处上宽下窄的险峻悬崖上寻找牙崖草,这时突然发现上方有一处紫色光影好像在召唤他,出于好奇就爬上了崖边。

上去之后才发现什么异光都没有,在他要离开之时,发现了地上有一卷竹简。刚准备伸手去捡,好像有一种无形的阻力挡着他,突然之间这种阻力又瞬间化为虚有。辰萧捡起竹简诧异的看了看,上面刻着蚪形文,写着天书二字。

缓缓打开竹简发现上面竟然一个字都没有,满是一些奇异的蓝色和紫色的小点,这让他很是费解。突然一阵金光流动,脚下出现一个类似水面的法阵。从那里浮出一个头戴斗蓬的人影。

辰萧一愣,赶忙后退,客气的朗声说道:“小子不知前辈在此静修,无意冒犯,还请前辈见谅。”

人像并没有理喻辰萧,好像没有神志似的,自言自语说道:“天道得开,万法自然。一切皆缘,你能够得到此书也是心中无恶念,深得自然之道。希望你能善用天地自然的力量,领悟此书,将其发扬光大。如你有幸领悟此书可去岩山鬼谷山庄,那里有鬼谷派祖师鬼谷子著作《捭阖策》,领悟此书,可令你纵横天下。”接着人像有些悲鸣的又说道“吾得师父九年光阴栽培,深得其道,却始终无法领略天书,愧对先师,无颜,呜呼哀哉。”

人像说完后,就逐渐虚幻消失,再没反应。辰萧望着几公里外隐有火光和打斗声,拿着竹简匆忙下山,往自己的住处跑去,这过程中,不知道是什么感觉,就像是得了一个至宝,怕被别人发现似的,疯狂的向着安全的地方赶去。

跑着跑着,脑中受不了那竹简的诱惑,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找了一处安静的地方打开那竹简,细细观察了一遍,除了一些点点之外还是没有发现什么奇异之处。看着这些点越看越乱,心中也略微有些烦躁起来。

吹来一阵凉风,辰萧像平常一样张开手臂微闭双眼,呼吸着自然的泥土和青草的香气,心中略感舒爽,烦躁之意一扫而光。心想可能是违背了自然的原则。又拿出竹简在上面散了些水,又用药水擦拭了一下,还是没有任何反应,剩下的就只有辰萧的苦笑。

翻来覆去地看,不甘心道:“这竹简质地特殊,好像不是竹子,不怕水应该也不怕火,看似有些透明,却又不透明也不反光。看来真的不是任何事都能用科学二字来解答的,物体表面的粗糙程度与反光有关,好像不适用于这竹简。”

天色已晚,还没来得及赶回自己的竹屋,为了看清附近是否有陷阱,于是点起了一支火把。

突然觉得远处可能有一些打斗声,怕引来不必要的麻烦,于是就飞速的把火把熄灭,想找一个山洞休息。

没有发现山洞,只能暂在一棵极隐秘的树上盘坐。这树的枝叶繁茂,正好可以遮住身体。

闲来无事,这时又拿出竹简,这次翻看竹简偶尔有些流动,心中一惊,想到,难道有进展不成。忙点好一只小火烛仔细阅看。这时再看竹简又恢复成原样,折腾了半天,依然一无所获。

就当月光与火光同时照在竹简之上时,竹简上的蓝色紫色小点发生了变化,好像蝌蚪一样,在不停的游动,这时反映在辰萧脑中则是一片片图像闪过,不自觉间,按照小点的游动,指挥着体内的真气变化,就当真气行运到竹简上三分之二的时候,真气已经开始自行运转,这时辰萧也入内息状态,不需要外部的呼吸,逐渐失去了意识。

真气也不知道运行了多少次,也不知道过了多少时间,竹简上的小点变成了闪闪发着金光的蝌蚪文,映在了辰萧的意识上。一道道金色的文字出现在了脑海中。

奥若稽古圣人之在天地间也,为众生之先,观阴阳开阖以名命物;之存亡之门户,筹策万类之始终,达人心之理,见变化之朕焉,而守司其门户。故圣人在天下也,自古及今,其道一也。

变化无穷,各有所归,或阴或阳,或柔或刚,或开或闭,或弛或张。是故圣人守司其门户,审查之所先后,度权量能,校其技巧短长。

审定有无,与其虚实,随其嗜欲以见其志意。微排而捭反,以求其利。

捭之者,料其情也。阖之者,结之诚也。捭而出之,而捭而内之。阖者,或阖而取之,或阖而去之。捭阖者,天地之道。捭阖者,以变动阴阳,四时开闭,以化万物;纵横反出,反复反忤,必有此矣。

捭阖之道,以阴阳试之。故与阳依高,与阴依卑。以下求小,以高求大。由此无所不出,无所不入,无所不可。可以说人,可以说家,可以说国,可以说天下。

为小无内,为大无外益损去就倍反,皆宜阴阳御其事。阳动而行,阴止而藏;阳动而出,阴隐而入;阳远终阴,阴极反阳。

第一篇的大意是说:与人对势,要先抑制一下对方的势头,诱使对方反击,以试探对方实力。有时也可虚张声势,让对方放松警惕,看出对方的实力;有时观察对方,考察对方那里虚实。要反击别人就要抓住弱点,不想让人抓住弱点,就要做到滴水不漏。对付对手有时开放有时封锁,能把放开与封锁运用灵活就可以连绵不绝,变化多端。成熟时就可以运用到所有地方。只有这样才可以用在对人上,可以用在对家上,可以用在对国上,可以用在对天下上。

以阳动着,德相生也。以阴静者,形相成也。以阳求阴,苞以德也;以阴结阳,施以力也。阴阳相求,由捭阖也。此天地阴阳之道,而万吾之法也,为万事之先,是谓圆方之门户。

;

返回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