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三多是树,有自己的枝枝叶叶,而成才是电线杆,孤零零的,没有灵魂,他自己的枝枝蔓蔓都被自己剪了去。
树,很深沉,它永远站在那里,经受着风霜雨雪,夏天为人遮凉,冬天为人驱寒,而最重要的是它一直一直地站在那里,是对你心灵上的慰藉,无论你落到何处田地,它都会在那里为你守护着,让你感受到温暖,感受到这个世界所带给你的阳光。
它,深沉着,没有人真正知晓它的心底,它不会把将那些情与爱的缠绵悱恻挂在嘴边,它会以一种最积极的行动去展示它的内心,展示属于它自己的那份爱,这爱有着深沉而又执著的特点,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明白,也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消受。现代社会里,处处时时充斥着浮躁的情绪,人们似乎不会去花大把大把的时光用在了解另外一个人的内心上,人们总是习惯于将油盐酱醋茶放在口头上,虽然这略显浮浅,可是这却是生活的原汁原味,但是真正的生活——具有情趣与情调的生活却又不仅仅是这样而已,此种生活要求我们要时常将心的交流当作主要方式,在这个过程里,经济的考虑应是我们首先放下的,因为钱能解决的永远只是小问题,只有内心,只有心与心的交流方能产生稳定、持久而又具质感的生活,这才是我们真正想要追求的生活吧!可是生活中,我们总是以“小人”的姿态来对待一切,我们不愿意付出,却时刻强调着得到,要知道在这人世间,付出不一定总能得到回报(虽然你在付出之时不会想要得到回报,但是人总会在想:我的付出是值得的,这就够了);可人们总在想着不劳而获,如面对中国每一个政策的出台,大众想的不是如何按法律办事,而想的最多的却是这一政策的漏洞在哪,能否找到一个漏洞让我钻,从而得到经济或者其它利益,这就是现实,所以,又不得不再次提出我一贯坚持的观点,中国解决所有的问题并不全在于经济、政治、文化等的提升与发展,其重点在于如何提升每一个人的道德观念、知识水平等诸多安身立命之物,说得再通俗一点即是如何做人!如何做一个高尚的人,有益于人民的人,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毛主席的话语现在看来确有很强的前瞻性,而且当经济的发展与人民水平的整体提升没有同步的话,这个建议或指导就显得尤其重要,以此为纲,亦不为过。
树还有一个特点,即是深深地扎根于那片土壤,它对于生它养它的土壤有着最深的爱,本来这爱即跨越生死,所以反哺一说根本就是无稽之谈,理所应当。说起理所应当,前几日看医生不收红包都可以成为全国道德模范,由此可见,我们所在的这个国家、这个社会当是多么地不健康,社会、国家都是一个整体,如人的机体一样,它的某个部位产生病变,那么整个机体就会受到牵连,不可避免。树却与此相反,它很简单(可是往往最难懂的道理就蕴含在最简单的日常生活里),树只认死理,只知道人之本性,于是就沿着这个本性去做人,去展开自己或丰富或单调的人生,但是依我之见,只要循着本性,那单调也是一种超脱,这种超脱里包含着人生大智慧。单调重复,这是生活的常态,懂得生活,能把生活过得多姿多彩的人必是一个拥有着大爱大智慧的人,而这种人又最为平常,如菜根谭里所说:醲肥辛甘非真味,真味只是淡;神奇卓异非至人,至人只是常,还有大隐隐于市等先哲所述之真理。每个人在这一生里都要主动或者被动地选择一种活法,当然,主动选择会带来一种精神上的无尚愉悦,人总会在自己所选择的事物或者行为上倾注大量的心血,每一种活法也会带来不同的人生之路,虽然是好是坏均靠着几分幸运,几分机缘,然而,上帝总是会将最好吃的巧克力留给最会“享受”生活的人,这种享受里包含着太多的内容,比如原则比如信念比如对于真善美的不懈追求,举凡能够给生活带来某种色彩的事物都可以包含在其中,而只有拥有了这些,或者只其中的一大半,那么生活便真的会以一种美妙的姿态展现在你的眼前,生活里的苦辣酸甜只是生活这个“至常菜”里的佐料,没有这些佐料,饭菜可能毫无味道可言,可真正会做饭之人会将这些佐料融入每道菜里,依着菜的本性添加佐料,这种技艺不是每个人都能通过努力得到的,有时它包含着无法让人理解的天赋,但不论如何人总应该去追求这些东西,哪怕最后得到一个不算完满的结果,可在这过程之中,幸福已经带着玫瑰花悄悄地来到了你的面前,只让你感到幸福连连。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世间一切行为,一切话语均来自于不断跳动的心,人这一生可以舍弃很多东西,但是唯有这一颗心伴随着我们在世间的点点滴滴,世间一切的作为只不过是为了安慰它,给它滋养。
树的另一个伟大之处还在于它的安稳,任凭世间怎样花红柳绿,我只做我自己,叫我常青藤也好,说绿叶只能配红花也好,那都不是最重要的,唯有坚持自己的本心最为重要。这本心历经诸多波折不会更改,但是树的外貌、表皮却时时发生着或明显或静默的变化,外在的变化正是为了澄澈内心之澄净。一颗时时关照自己内心的人是拥有着大智慧的人,而一颗能够了解这类人的人也同样是不可多得的人世精灵。人的外在上的(一般称之为经济上的)成就与内心上的进步与提升是完全不同的两条道路,它们之间没有特别明确的关系,而且现代社会里两条道路常常发生着背离。能力决不是判定一个人价值的终极标准,当然经济上的富足更决然不是,唯有精神上的提升才是人之为人的根本,也才是评判一个人最有效的方式。能力不足最多让世界多一个平庸者,可道德有缺陷却会让世界多了一个做恶者,平庸者安于一隅,做恶者无耻地影响了其它人正常的生活,熟是熟非,当已有定论矣。能否找到两条道路之间的一定关系,从而让人们在获得外在的同时最大化内在呢?如果有,那么这个世界的面貌将为之更改,战争、灾害、祸患、悲剧等将会大幅减少,而幸福、甜蜜、快乐甚至于永远都可以在现实的世界里呈现。可谁又能将世事看透,将爱遍洒大地呢?宗教、信仰、理想、原则这些东西虽然能从一定程度上发掘这种可能性,可是唯有爱,爱的认知、爱的觉知、爱的感受、爱的回馈、爱的扩散以至于爱的无限制的扩大才能最终实现这一理想,但是这一过程太过艰难,很多人在刚开了头即宣告了结尾。而且,一定还有一些东西在影响着这爱的过程,我愿做这样一个追求者,哪怕用一生或是几世的时间。
电线杆,光秃秃的,没有生机与活力,它是孤独的,在这种孤独里爱的成分几近溃散,它永远将别的事物作为竞争对手,在它的世界里,只有竞争者与自己之分,除了它自己再没有人可以走近它的内心,它就那样孤独着,与世界断了联系,也把自己当成了鲁宾逊,把自己放逐在了只有一个人的孤岛之上。不禁让我想起辜鸿铭先生所说的话:我的辫子是有形的,你们心上的束缚却是无形的。人们总会用一些事物将自己深深封锁,这原因可能来自于自己的不开放,也可能来自于其它人文化之积淀不够深厚,问题可能在于别人也可能在于自身,而自身所选择的束缚具有着难以言明的东西,它的出现常常改变了一个人对于世界对于自身的看法,被这些东西束缚,人就不可能真正地自由,幸福此类问题更不必谈及。
不管电线杆怎么样被人诟病,可它终究还有电线相依为命。人活在社会之中,便不可避免地要与人产生接触,必然会有一个人给予你精神上的愉悦,成才在放弃的时候不也喊了许三多的名字吗?
树虽然被我们大家所钟爱,可我想:拯救应该从最应该拯救的人开始,如木桶原理那样,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整体的水平,才能不断美丽整个世界。任何一种美丽都是可以扩展的,丑陋也一样,区别就在于美丽要用千日完成其根基,而丑陋却在瞬间断其根本。我们能做的即是保持日行一善的态度吧,将自己置于美丽之中,慢慢你会变得美丽,这是渲染也是同化。人其实是很容易被骗的,逼着自己快乐兴许自己就会快乐,假装美丽也能变成真正的美丽吧。有一点需要注意:改变要从心开始,不能做披着羊皮的狼,也不能做披着狼皮的羊,要做就做一个真真正正的草原之狼、苍浪之狼、温情之狼、智慧之狼、悟之狼、坚之狼、美之狼!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