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明眼人可以看得出,这不过是一个警告而已,它是在提醒林风和柳家,你们还没到笑的时候。
报告通过是必然的,因为有联邦议会的支持,这是大势所趋,但是郭家和马家也在间接地提醒柳临冬:我们掌握的力量仍然足够强大,强大到足以将你精心准备的进度计划书否决,这二十三份质疑条款就是一个明证。
当然,报告终究会让你通过,但是想要顺顺利利的让报告通过审核,可没那么容易,潜在的话语就是:你接下去的项目分包预设计划就得让各大家族满意,如果你的分包计划严重地损害了他们的利益,那么他们大可来个鱼死网破,接二连三地否决你的进度计划书,直至影响整个项目的进度。
那么,联邦议会和国防部将会责怪谁呢?谁也责怪不了,因为投票将是不公开的,虽然大家都知道是你郭马两家在搞鬼,但没有直接证据,对他们也无可奈何。
所以几大家族虽然二十年来各自起起伏伏,董事长宝座轮流着坐,但因为每一个重大项目进来的时候,都必须经历这一过程,因此掌握了项目的发言权并不代表你可以把对方压制得死死的,相反,真正的博弈过程中,得胜的一方往往还得忍气吞声,尽量把蛋糕分割得更加像样一点。
林风这才明白昨夜在复核分包计划的时候,柳临冬说的那番话了,现在还不是欢呼胜利的时候,还得夹着尾巴做人。
不过,在质疑过程中,他还是觉得非常的无奈,与其站在上面受气,不如老老实实呆在实验室做研究来得爽心。
第一个质疑的问题便是,人员素质和产能问题,当然,质疑者并没有针对林风,而是针对未来的制造主体,24子公司。
质疑者认为,尽管产品零件将会分包,但最后的组装还是得在24公司组装,扣去3个月的重复验证期,以24子公司的生产能力和人员素质完全没有能力在剩下的短短4个月时间内,组装首批十万套CF-4A。
24子公司员工为3000人,扣去间接人员,直接生产人员不过2600人左右,按照以往的生产业绩,以最新版的CF-3AH为标准,一共数万个零件,最终完成一套组装的话,需要240个工时,这意味着一名工人一天即使12小时工作且没有休息日的话,也得20天才能完成一套。
而CF-4A从公布的结构图来看,比CF-3AH要多出更多的零件,要更加的复杂,即便能以CF-3AH这种成熟品的速度进行生产,24子公司一个月顶多也就能提供个4000套,4个月时间,16000套,这和军方的目标相距实在非常恐怖。
即便24子公司现在拼命招人,以目前24子公司的生产厂房面积,顶多只能容纳1万人,即便这1万人全部在三个月内培训熟练,最终也只能完成65000套的样子,而这一切还得都是假设一切都没有问题的情况下,但是军方不可能会给你有假设的机会。
这个问题对于林风来说,无疑是非常尖锐的,当然,这只是针对他没有任何准备的情况下,而事实上证明,大家族的幕僚队伍果然极其可怕,柳临冬的幕后团队早已料到会有如此问题,在林风上台之前,他便拿到了一叠写得密密麻麻的发言稿,而排在首位的便是针对这个问题的解答。
“事实上,待会后的分包计划里,将会有一套方案可以完美的解决这个问题,不过我这里不妨提前透露一下。”
林风扫了坐下的人一圈,缓缓地解读道,“众所周知,如果军方要进入IV区的话,那么新南区和河西区将会是军队的大本营,而作为企业,如果可以在第一时间内把装备运送到军队手里,第一,无疑可以使军方更快的接触到装备,第二,可以大大节省我们集团的运输成本,所以我们此次的总装公司将会分为三家,一个是新南区新厦市24子公司,一个是河西区河西市第三集团16子公司,一个是河西区甘宁区第7集团第21子公司,以三家公司的生产能力,我相信各位完全可以放心。”
他的回答,听众席上并没有什么过多的质疑,24子公司作为设计的胜利者,成为总装制造基地,自然无可非议,16子公司是柳家嫡系,分得一杯羹更无问题,而21子公司是刘家的产业,刘旬和柳临冬一向交好,看来也不出意外,不过这么一定,未来刘家地位一下子超过马家,甚至是郭家,几乎是指日可待的事情。
胜利者攫取最大的果实,站队正确者寻而次之,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所以郭马两家再怎么抵制,他也得接受这个事实,反倒是张清风,脸色很不自然地变了变,无论如何,他这个即将卸任的董事长先前是中立的,他也认定柳临冬会把总装分为三家,但第三家应该是张家的第二集团第四子公司,而不是刘家的21公司。
不过他脸上并没有表现出任何的不悦之色,张家在44名有投票权的公司高层中,掌握了至少12个名额,其余的分布,柳临冬9个,郭丰掌握了8个,马家6个,刘家5个,另外2个并没有什么立场。
提出质疑书,张家自然也有派人出场,而且是绝大多数的嫡系都出头了,目的也是想要让柳临冬知道,自己这个卸任的董事长并不是软虾子,英克老大的位置还是我的。
可是这小子似乎没有一点识相的意思,非但把郭丰和马培两个黑心狼给得罪光了,现在凭借着林风就想连自己都不放在眼里了,张清风脸上不由浮出一丝冷笑,但很快没了去,转了头,淡淡地向坐在他身旁的刘旬道了个喜:“小刘,不错啊,我看公司应该尽快把第五集团成立了才是。”
英克子公司无数,但集团下面还有五家比较独立的子集团公司,除了总公司的第一集团公司外,那就是张家的第二集团,柳家的第三集团,郭家的第四集团。
这象征着他们在英克集团的身份和地位,而刘家虽然股份不少,是公司的第五大股东,但近年来,马家作为一个新秀不断崛起,虽然明里股份没有刘家多,暗地里却早已代替了刘家,成为了公司实际上的第五大股东,新的董事会和公司高层更换之后,马培高升并且代替刘家是必然的事情,而集团最近组建第五集团的呼声很高,其目的不外乎一个,那就是为马家铺桥搭路,成为正式取代刘家地位的标志。
所以张清风这么一提,无疑是刺痛了刘旬内心里的那股弦,不过张清风脸上却是微微一笑,又接着说道:“你们刘家经此一役,业绩高升,我看第五集团非你们莫属。”
刘旬闻言一愣,张清风话外有话,成立集团肯定要经过董事会的首肯,股东大会投票的时候,没有他的支持,想要上位成立第五集团,那是做梦。
不过他这哪里是拉拢,简直是威胁,虽然刘家的确很希望能够尽早成立第五集团,获取更大的利润,但想要张清风支持,如果没有付出一定代价,又怎么可能?想当初,他要是同意让刘家成立第五集团,他那时身为董事长,干嘛不出手?反而要在这个时候提这茬呢?
刘旬心如明镜,嘴上却不点破,同样淡淡答道:“董事长说笑了,我可没那个野心。”
张清风见拉拢不成,也不生气,因为这原本是他意料中的事,他不过是想透过和刘旬搭话的场景提醒一下柳临冬,你别做得太过分了。
可惜柳临冬却像是没看到似的,稳坐钓鱼台。
此际,庞顺提出的质疑已经到了第四条,问题一条比一条尖锐,却是均被林风轻松化解,当然这还是要归功于柳临冬幕后的团队,原本昨日和南洁依见面回来之后,柳静便提醒他今日是项目进度报告大会。
那时候,他并不以为意,以为只是很简单的一些咨询,可没想到昨晚柳临冬却是如临大敌一般把他叫了去,然后拿了一大堆的东西,让他死记硬背。
原来,就在24子公司获得桂冠之后,柳临冬干的第一件事就是立刻召集了第三集团所有的得力下属,精心为林风策划了项目进度报告书,以及各种质询的应对方案。
事后林风才知道,为了准备手上二十多页的资料,柳临冬居然动用了上百人熬了一天一夜才完成的。
林风的项目进度计划书也是柳临冬提供的,可以说,并没有什么多大的问题,也因此,尽管质疑书很多,但问题却都是擦边球而已,很快的,二十三条回复基本完成。
按排程,质询完成后,会议主持人按例还需要向所有人再次询问一遍,以确定他们质疑的问题是否得到了正确或者是满意的答复,倘若还是有不满意的,他可以再次质疑,当然,这个时候报告人也有权拒绝回答,只不过他不回答的话,被拒绝者肯定会投下反对票就是,而且这样一来,报告人也算是颜面尽失了。
当庞顺用他那沉厚的声音发问之后,大多数人都选择了沉默,他们都在等待自己上头的暗示,而看起来,他们是想在分包预设发布后才会真正表态了,因此一起都默认了林风方才的回答都没有问题。
不过当庞顺要正式宣布进入下一轮的分包预设之际,却发现他身体右侧传来了一张黄色的小纸条。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