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韦见素心中纳闷,他很熟悉沁园春这个词牌名,下面应该还有内容的,为什么没有写出来呢,看前面这几句雪景描写,意境甚是豪迈,不知剩下的会是什么内容,于是叫手下把请李禹、李政兄弟和御弟萧沅请进来。
李禹、李政和萧沅进来后,行礼完毕,分宾主落座。韦见素首先问:“不知萧王爷为何不将这诗的后面几句填上呢?”
萧沅笑道:“在下才疏学浅,不敢擅自填写,还想请教韦大人。”
韦见素手抚长须,哈哈笑道:“老朽年迈,吟诗作赋已经不行了,你们这些后生来填填吧。”
这些文人都是醉心于八股,填出来的词自然不甚精妙,萧沅道:“听各位年兄所言,在下不由得想到了几句。”
看到众人都看向自己,萧沅说道:“惜魏公玄成,一代名相;诗仙太白,文武双绝,却归隐长歌。一代勇将,苍云薛公,却落蟊贼范阳军。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韦见素听罢,不禁拍案高呼:“好!好!好!好一个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众人也纷纷感慨填得巧妙。
政说:“这几句话中的三个人,都是在下极其敬佩的人,郑国公魏征,因直言进谏,辅佐唐太宗共同创建‘贞观之治’的大业,被后人称为‘一代名相’;诗仙李太白,文武双绝,却隐身千湖岛长歌门;苍云统帅薛直,为我大唐屡建战功,却遭到贼人安禄山和史思明迫害,却死在了乱臣贼子范阳军中,回首往事,已不复存在!纵然历史出了许许多多的英雄人物,但也毕竟已成历史,如今的江山,掌握在如今的人手中,唯有今朝的英雄,才能解今朝的困难!”
韦见素笑道:“年轻人胸怀大志!甚好!”说完,不禁眉头紧蹙,说:“可是这收复失地,却是极难啊。”
萧沅说道:“在下自然有办法,还望韦大人在圣上面前为我多多美言。”
韦见素笑道:“那是自然!”
萧沅从扶风郡出来,心想:“以文采获得这些言官的好感,至少能让韦见素他们少说一些自己的坏话。”此时天色已晚,他便来到扶风郡外的一处驿馆处住下。
唐明皇李隆基生于685年9月8日,今年已经七十岁,已是年老体弱的时候,这几日唐军连吃败仗,龙兴之地的洛阳尽丧敌手,令他大感愤怒,正当无可奈何之际,韦见素再冷饮向他推荐了萧沅,说萧沅精通军事,是个难得的人才,所以他才对萧沅如此客气。
唐明皇李隆基说:“听说御弟想要带兵去收复失地,不知御弟为什么如此有把握。”
萧沅说道:“微臣醉心已读甚久,对外族的技法甚是了解,所以有很大的把握收复失地。”
唐明皇李隆苦说道:“你说你醉心《刺世疾邪赋》,那好,朕考考你。”说完李隆基便将《刺世疾邪赋》打开,从中摘选出一小段。
此段便是:“于兹迄今,情伪万方。佞诌日炽,刚克消亡。舐痔结驷,正色徒行。妪竬名势,抚拍豪强。偃蹇反俗,立致咎殃。捷慑逐物,日富月昌。浑然同惑,孰温孰凉?邪夫显进,直士幽藏。
原斯瘼之所兴,实执政之匪贤。女谒掩其视听兮,近习秉其威权。所好则钻皮出其毛羽,所恶则洗垢求其瘢痕。虽欲竭诚而尽忠,路绝险而靡缘。九重既不可启,又群吠之狺狺。安危亡于旦夕,肆嗜欲于目前。奚异涉海之失柂,积薪而待燃?荣纳由于闪榆,孰知辨其蚩妍?故法禁屈桡于势族,恩泽不逮于单门。宁饥寒于尧舜之荒岁兮,不饱暖于当今之丰年。乘理虽死而非亡,违义虽生而匪存。
有秦客者,乃为诗曰:河清不可俟,人命不可延。顺风激靡草,富贵者称贤。文籍虽满腹,不如一囊钱。伊优北堂上,抗脏倚门边。
鲁生闻此辞,系而作歌曰:势家多所宜,咳唾自成珠;被褐怀金玉,兰蕙化为刍。贤者虽独悟,所困在群愚。且各守尔分,勿复空驰驱。哀哉复哀哉,此是命矣夫!”
唐明皇李隆基用右手中指,指在此句上便问道:“御弟,你说你醉心《刺世疾邪赋》,这一段的意思是?”
萧沅回答道:“从那时到现在,弄虚作假的现象表现在各个方面,虚伪奉承的歪风日甚一日,刚强正直的品德逐渐消亡,舔痔疮的人可以乘四匹马拉的车,正派的人只能徒步而行,对豪强之家溜须拍马,稍微有点骨气、敢于反抗这恶劣风气的,立即遭到祸殃。不择手段追逐名利者指日高升。富贵昌盛,好坏不分,冷热难辨,奸邪之人飞黄腾达,正直的人只能隐居潜藏。”萧沅接着说道:“追究这弊病的兴起实在是因为当政者不贤明。女人和宦官掩住了皇帝的耳目,宠臣把持了国家的大权。”
接着说道:“他们所喜好的人,千方百计让其长出羽毛;他们所讨厌的人,就不择手段找缺点毛病。正直之士即便想谒诚尽忠,为国效命,也如同面临绝险的境地,找不到路径。皇宫的大门既然打不开,又加上一群恶狗汪汪乱叫,国家的危亡就在旦夕,还在放纵自己的嗜好欲望,只贪眼前之欢。这和渡海的大船失去了舵盘坐在干柴上等待燃烧有什么两样。”
荣幸地被重用者都是些善于阿谀奉承之辈,有谁知道辨别他们的美丑。所以,连法律禁令都屈于豪门贵族,皇恩厚泽怎么能到达贫寒之家。宁可忍饥耐寒在尧舜时的灾荒之岁,也不吃饱穿暖在现在的丰收之年。坚持真理即使死去也是活着,违背正义即使活着也等于死了。
有一秦地的人作诗说:‘太平盛世不能等到了,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只好看风使舵,顺水推舟吧!谁有权势谁就是贤德之人,满肚子学问比不上一袋子钱更实用。卑躬屈膝就可以成为富贵人家,刚直的人只能依门而立。’
鲁地的人听到这些话,接着作歌说:‘豪门势家处处遂心满意,咳出的唾沫都能被当作珍珠。贫苦的人空怀美好的理想和才华,如同芬芳的花卉变成喂牛的干草。有才德的人即使一个人很清醒,也只能被那些愚蠢的人所困。暂且守你的本分吧!不要再白白地奔走,痛苦、悲哀,这就是命运。’”
唐明皇李隆基说道:“御弟所见皆是,且为兄已老,不能像年轻时那么好战了。不过,这次安史之乱,因两人而起,一是杨国忠,二便是陈稀烈!望卸弟速速劫杀陈稀烈,此贼已逃到枫华谷了。”
安史之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是各种社会矛盾的集中反映,主要包括统治阶级和人民的矛盾,统治者内部的矛盾,民族斗争以及中央和地方割据势力的矛盾等等。
唐玄宗开元时期,社会经济虽然达到空前繁荣,出现了盛世的局面,但同时由于封建经济的发展,也加速了土地兼并,以至百姓多迁徙流亡。均田制破坏,均田农民失去土地成为流民。加之,唐朝最高统治集团日益腐化。
从开元末年,唐玄宗就整天过着纵情声色的生活,杨贵妃一家势倾天下,任意挥霍,宫中专为贵妃院织锦刺绣的工匠就达七百人,杨贵妃的姐妹三人每年脂粉钱就上百万。
杨氏兄弟姐妹五家,声色犬马,权欲熏心,过着荒淫糜烂的生活。
统治阶级的腐朽加重了人民的负担,使广大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