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玄幻魔法>蜀山散修记> 第三章 悠悠青山中 自有真意在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章 悠悠青山中 自有真意在(1 / 1)

.read-contentp*{font-style:normal;font-weight:100;text-decoration:none;line-height:inherit;}.read-contentpcite{dispy:none;visibility:hidden;}

突逢变故,这期间苏东明更是经历了心神上的剧烈动荡,于是一觉昏睡便沉沉的睡了一整个白天黑夜,还是肚子里便火辣辣的饥饿感使得苏铭不得不醒来。醒来的苏东明慌张的抬头四下里寻找了了一番,发现了躺在脚边的储物袋和一柄寒光闪闪的宝剑,这才松了一口气。思索着昨晚的事依旧感觉似在梦里,只是脚下的宝剑迎着月光散发的凛冽之气似是在提醒着苏东明这些并非幻觉。

咕~咕~~声响起,这才发觉自己又不知几时不曾进食东西了,随手拿起储物袋,希望可以从中找出些可以吃的东西,并不会使用这个东西的苏东明只是用蛮力扯开袋口,伸进手去拿物,说来神奇,巴掌大小的袋子竟似一个大麻袋夸张的容下一整条手臂。不一会儿,苏东明失望了,里面的东西倒是不少,可都是些衣物银钱日常用品,再不济便是一些矿物草药,两本小册子,是锦帛材质的,然后便是一些贴着标签的瓶瓶罐罐。

苏东明也知道那些可能就是所谓的灵丹妙药,可是谁能保证这些吃不死凡人呢,就算运气好没吃到毒药,可看看自己的小身板儿,来个虚不受补啥的可也要命。腹中实在是饥饿难忍,无奈只得将眼光瞄向一堆草药,其中有几朵灵芝菌类,只是颜色鲜红,果断被苏东明排除了,犹豫了一下,伸手拿过两块不知道是什么的植物根茎,扣下一点投进旁边的水潭,引得潭中小鱼竞相争食,看了一会儿发现并无问题,才拿到嘴边大口大口咀嚼起来,并不在乎上面还粘着的尘土。这个不知道什么植物的的根茎吃起来并不好吃,甚至有点苦涩,单吃完后却唇齿留香,更是吃的胃暖暖的,这让苏东明也大为满足,这也可算是这些天吃的最好的东西了。

吃完东西略微休息一下,苏东明便开始细细思索接下来的路。首先,名字是必须改的,这事说大不大,但是原身的名字实在是有够简陋的,反正自己是说不出口的。难不成以后见人便喧一声:“无量天尊,贫道李铁蛋稽首了!”想想都一身鸡皮疙瘩。想了一会儿无果,便不在纠结,实在不行就用回前世的名字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反正怎么的也好过现在这个。接下来便是生存问题了,茫然回顾四周,这才发现自己周遭尽是荒山野岭,不知道走到了哪里!有初升的太阳倒不至于认不得方向,可是只知道方向也没法确定自己身处何地,反正是远离村镇,也没有个人烟接下来根本就没有具体要去的目标。发愣了一会儿,猛然低头看着地上的两本分明是所谓秘籍的册子,这才猛拍额头,既然要修仙,当然便是在山中了,既然不知道要去何方,索性便在这山中安身,自己呆的这个地方有水源也是不错的。真要说起来,这山中却是不错的,这么多植物总有可以吃的。说到这里,你问那那些难民为何不进山谋生?要知道这个时候的山中可是少有人迹,更谈不上什么生态破坏,尤其是这西南蛮荒之地更是毒虫猛兽横行,若是有有大群的人想要隐居于此开山立寨倒是可以,但那也是付出不少血淋淋的代价,更不用说那些手无寸铁的难民了。这里就不得不说苏东明运气好了,要知道他手中的可是仙家飞剑,即便被废也是虎死余威在,凛凛锐气震慑毒虫不敢近前,要说猛兽的话,荒山范围极大也不见得处处都有。总之来说是苏东明是极其幸运的,但是人不能永远靠运气,这点他也是知道的,看了看手中的秘籍,这以后就是自己的安身立命之本了。

想到就做,苏东明四下望了望,选定了一处山岭朝阳面的一块岩石露出,没有太多树木的地带,毕竟阴森森的林子让人生不出一点安全感。清理出一片稍微平缓的地带,然后用手中宝剑砍下两支圆木做支撑,依着斜坡作桩子,又用树枝藤蔓做了一个也不知道能不能遮雨的顶棚,把一些个碎石围在四周,忙乎了大半天,总算有个勉强能容身的地方。

摸了摸又在唱空城计的肚子,无奈一笑,坐在简陋的窝棚下拿出剩下的植物茎块胡乱吃了。又摸出胸口处的书籍,怀着激动的心情慢慢翻开,入眼是一纸手写小楷,看到这里,苏东明不禁松了一口气,虽然有些个繁体字单独不宜辨认,可放到一篇文章中来读,也并非什么特别难以理解,这点还难不倒一个信息时代的高材生。就怕这所谓的秘籍弄个什么上古蝌蚪文什么的可就欲哭无泪了,想来是那矮胖道人自己整理过的修行方法,确是便宜了苏东明。

小心翻开秘籍来,好一会儿功夫,磕磕绊绊总算读下来这千把来字的炼气法诀,而另一篇上记载的是一篇三流的炼剑法门,就连这本秘籍的原作者都有些不屑,权当有胜于无,这从他那修炼心得的字里行间可以看的出来。倒是记载的一个叫做玄黄地母元气罩的法宝有些门道,据说是练到高深处可以接引地母元气防御,玄妙非常,看到这里,苏东明不禁想起了林子里的斗法,不知道是对手太强,还是他自己修为不够,法宝一个照面就被人给破了。不过,那老道临走时虽不屑于他的储物袋,可也收走了那法宝,想来是有些门道的。其余的便是些七七八八的小法术,像净尘术,水水镜术,土遁之类的。

坐在窝棚里的苏东明平复了下激动的心情,抬头看了看已然落下的太阳,听着远处荒山里此起彼伏的不知名的兽吼,苦笑了一下,今晚算是别想安心睡下了。索性便盘膝坐起,按照法门修炼起来。

照书上说的,但凡修真练道,皆从吐纳炼气开始,或内修真气或外引灵气,不外乎是。从书上得知这名叫做段奎(矮胖道人)的修士在一处先秦修士的洞府得到一篇炼气残篇,随后自己又反复求证,验修,得到这一篇服气餐霞,凝神内视的法门。这是走的古仙人炼精化炁,炼炁还神,炼神返虚,炼虚合道的路子,先秦修士与上古仙人一脉相承,故古仙人及先秦修士都又以某某炼气士自称。不同于丹道修士凝炼一口先天母气,以自身为鼎炉萃练大药,合成金丹。古炼气士一脉以天地为炉,造化为碳,阴阳为火锤炼自身以求证道。只是上古时期劫数变化,时局动荡,仙妖魔佛相互攻伐,致使大量传承残缺甚至永绝于世,从秦汉时期黄老道大昌至两晋时期魏伯阳提出丹道理念,丹道便大肆发现,直至唐宋时期因吕祖完善金丹法门,更有张紫阳,白玉蟾,王重阳等南北丹派翘楚继往开来,终使此销彼涨,丹道占据正统,炼气一脉只在小范围传承延续。其实两者本也谈不上高下之分,各有利弊,殊途同归罢了!

闲话不多说,只说盘膝在地的苏东明,默念法诀,手掐指诀,像模像样的修炼起来。直坐到月升山头,无奈的叹了口气,活动了下发麻的双腿露出一张苦瓜脸,不用说定是无功而返了。本是照着秘籍修炼,奈何不管如何用功,总也感觉不到半分所谓的灵气,脑海中的念头更是此起彼伏一刻也不停歇,不是想到前世种种,就是想到自己修炼有成大发神威等等纷乱念头如同跑马灯似的……莫说是凝神静气了,没有练出个走火入魔还是拖了他苏东明毫无功行的福,如若不然,光是灵气乱窜也能让这斯落下个半残。

也不怪苏东明作难,毕竟万事开头难吗!其实秘籍上也说过炼气初期配合养元丹修行效果更好,有助于加强感应炼化吸收灵气的速度。只是受前世的某些思想影响,总觉得磕药来的力量不踏实。

皱着眉头思索半晌,苏东明只得放弃执着,即便是面对眼前要生存的问题,也容不得他在耗费时日了,毕竟谁也不知道明天会遇到什么,多一份实力也能多一份生机,多一份心安。想罢,伸手在袋子里摸索了一会儿,拿出一个小瓷瓶,倒出一粒圆滚滚还带着不知名芳香的药丸,咬咬牙直接整个吞了。只觉得像是喝了一口热汤,入口即化的药丸化作一股暖流直冲腹部,不敢怠慢,苏东明立即按照书中的方法再次修炼起来。

这次倒是有了反应,只是依旧感应不到什么灵气,只是丹药的药力被激发,使得整个身子都暖洋洋的,最后化作一股细微的热流在丹田位置盘旋不定。舒服的苏东明不自觉的呻吟了出声,有了效果便有了前进的动力。于是便也不停,借着药力兀自修炼着,竟不知何时已经沉沉睡去了,还坐着修炼的姿势。

月照西天,四周一片寂静,似是连虫子都叫累了,只时不时的鸣了一声。然而,此时已然睡熟的苏东明并不知道,他的身边竟不知何时汇聚起了似有似无的薄雾样的东西,自天灵而下,源源不断的进去身体里……一夜就这么过去了。

突然,苏东明被惊醒,原因是在他恍惚间突然一道紫气射入双眼之间,只在泥丸宮旋转一周,便自消散不见。爬起来的苏东明揉了揉双眼,看着已然露出微光的天际。沉思了一下:刚才的莫不是东来紫气?刚生此念,便似身体自然反应似的,立马坐正,摆出修炼姿态,闭目凝神,集中注意力到双眉之间,只感觉眼前一片紫气充盈,分明能感觉到东边天际那乾坤倒悬的紫霞。只是用尽手段,再也没有引得一丝。

这也难怪,重生而来的苏东明,神魂恍惚,身体虚弱,除非深度入定,否则如何引得一丝灵气。昨夜那种恰巧类似入定的情况却是可遇不可求的。然而,早晨的初阳紫气却又不同,此乃天地的恩惠,即便没有任何修为的凡人只日升之初需凝神朝阳,便可纳的一丝,日积月累便可驱邪扶正,延年益寿。然而即是天地恩惠,自然众生雨露均沾,只得一丝,若要多得,只是长年累月积累,半点取不得巧。

不一会,彻底苏醒的苏东明到水潭边洗了一洗,只觉神清气爽,忍不住长啸一声。目中异彩留连,终于找到了一条行得通的修行之路,只是还需验证。

于是,一连几天,苏东明并不急着修炼,白天找些小虫,小鸟能吃的野菜充饥,不谨慎不行,谁让自己不认得植物呢!曾几何时,堂堂苏大高材生竟落得和鸟兽抢草吃的地步。闲暇时便反复观看手中秘籍,只在日夜交替之际面东而坐,静心修炼。

没错了,就是那每天一丝的东来紫气。经过三天的验证,苏东明终于确定了下来修行思路,既然暂时不能感应灵气,便以每天的紫气修行,只是这么一来修行自然不快,这也是无可奈何之事,剩下的时间便练练剑决,术法之类……

就这样,山中的日子倒也颇有几分怡然自得的意味!

打击盗版,支持正版,请到逐浪网最新内容。当前用户ID:,当前用户名: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