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时之间,战马嘶鸣,刀光剑影,血流成河,尸体堆积如山。
在炎热的盛夏,发出一阵阵恶臭,方圆百里臭气熏天。
面对羊苴咩城坚固的城池和大理士兵高昂的士气,蒙古军一时攻城难克。
忽必烈决定再遣使臣招谕大理国君臣,劝其投降。
但是,得到的结果依然是段兴智断然拒绝投降。
忽必烈此举,更增加了大理士兵的锐气和锋芒,反观,蒙古将士士气低落,每个
人都是愁眉苦脸,对前途充满迷茫和颓废。
忽必烈知道再这样下去,蒙古大军必败无疑。
所以,他决定再次出征,与段兴智决战于羊苴咩城下。
上次的胜利,使段兴智和高泰祥的气焰非常嚣张,高声呐喊,旗鼓飞扬,士兵的
锐气和战气达到了全所未有的高度。
这是他们大理从来没有过多的情形,尤其对手是蒙古铁骑,这是在他们大理史
册上绝无仅有的。
两兵交战,受苦受难的依然是老百姓,但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家园,为了保护自
己的亲人,他们不得已应军出征。
战死沙场,骸骨一堆!
留下的,只是孤儿寡妇,老弱病残!
每每望着这些,段实心里实在是痛苦难当,拥有裁决权的不是他,而是那位正兴
高采烈激战于战场中的皇上。
他的意见,没人采纳,也算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唯有叹息,才能舒缓心中的郁闷。
“王爷,因何叹息??”落无尘滚动着轮椅来到段实身边,
苍白透明的脸庞上也挂满了忧愁。
“为这百姓,为这孤儿寡妇老弱病残,本王看着心里难受。”
转身离开人员凋零的街巷,因为打仗,街上早已没了往日的热闹喧哗,家家户户
闭门闭户,只露出脑袋透过窗户打探外面的情形。
“王爷,这种情形不足为奇,只要能胜,又何必为眼前之事烦
忧。”苍白带着病态的脸上满是对人世的冷淡,对生命的寡情。
“你说的对,是本王太妇仁之心了。”段实苦笑,所以自己才
不能当上皇帝,他就是少了做皇上的果断与雷厉风行的狠厉。
蒙古铁骑与段兴智第二次交战以打平结束。
战场中,留下的依然是成堆的尸体,血肉模糊的残躯。
还有,那缓缓流淌的血河!
忽必烈面无表情的立在大帐内,一身盔甲溢满鲜血,虽然擦去,但依然残留着血
污。盔甲从内到外散发着淡淡的血腥,充斥在死静的议事大帐内。
姚枢见忽必烈愁眉紧锁,侧首向忻都看了一眼。
忻都也是沉默的站在一边,铁铮铮的盔甲满是鲜红的血迹,他擦也不擦,手搭在
腰间的刀柄上,满是杀气的双眸望向忽必烈的后背。
“王爷,经过几次征战,想必羊苴咩城内的百姓也是趋于
征战疲惫不堪,不如,王爷再下招谕大理国君臣出城投降,再附加一条,令部下
制作一条带有禁止杀戮字样的帛旗,使城内的居民相信如果投降,他们的生命不
受伤害。”姚枢建议。
“什么,还要劝谕他们投降,姚参谋,你是不是疯了,他们
正在胜利的峰端,怎么可能会投降,而且,这样做更会增高他们的气焰,反而压
低我们蒙古大军的气势。”忻都激励的反对,脸上青筋暴突,怒瞪着姚枢。
忽必烈没有说话,显然他也是在思索当中。
这时,帐外传来士兵的声音:
“王爷,刚才大夫来报,商姑娘已经两天没进食了,身体甚
是虚弱。”
忽必烈皱眉,掀帐就要出去,但同时又顿住脚步,吩咐姚枢:
“姚参谋,就按你刚才所说的去办!!”
“是,王爷!”姚枢在忻都的怒火中躬身。
忽必烈来到大帐内,一眼便看见躺在地毯上的商晚晴。
“为何不吃饭??”立在她面前,满是胡渣的脸庞没有一点
表情,但眼底的红血丝泄露了他的疲惫。
瞥见他盔甲上的血迹,还有那迎面扑来的腥味,她皱眉,苍白的脸蛋上毫无血色,
只是瞅着盔甲的双眼闪过厌恶。
“吃不下,让王爷担心了。”
“为什么吃不下??”忽必烈蹲下身,凝视着她。
“身体不舒服,实在吃不下!!”商晚晴费力的解释,想要起身,可是努力了半天,却没有起来。
忽必烈刚想倾身去扶她,却被她厌恶的声音顿住了动作。
“不要碰我,那血,那味道,令我难受!!”
“是吗?可惜,你的生活就是这样!!”几天的征战早已磨去他的耐心,尤其是几次攻打大理都是以失败告终,使得他在忧心军事上还要担心商晚晴。
“王爷,你来就是为了告诉晚晴这些吗?如果是这样,就请你回吧!!”深深叹息,商晚晴虚弱的倒在地毯上,闭着双眸,不再看他一眼。
忽必烈起身,看她几眼,随后迈步走向帐帘门口,回头告诉她:
“本王命令你好好的活下去,现在战事吃紧,本王无暇顾及你,但会令大夫照顾于你,希望你别令本王失望!!”
“多谢王爷关心,晚晴明白!!”商晚晴淡漠的回答。
在忽必烈离去的刹那,商晚晴苍白憔悴的脸侧,一滴泪水缓缓滑落!!
第三次劝降又以失败告终。
这次,段兴智和高泰祥得意之际竟然亲自率领军队出城叫阵。
士气高昂,战鼓雷鸣,一片肃杀之气!!
公元1253年九月下旬,兀良合台率领的三万铁骑翻越过苍山,最后剩下两万三千铁骑在苍山上组成一支奇兵,军旗招展,鼓号齐鸣,由山顶直冲而下,突入城中。大理国君臣被这种“太阳从西边出来”的气势所逼,弃城而逃。
城外,正在与忽必烈交战的段兴智和高泰祥听闻,吓得心惊胆颤,骇然失色。
他们不相信,也不敢相信,蒙古军队竟然从天而降,这是肯本就不可能的事情。
侥幸之余,他们以为还有挽回的余地,但,当他们发现皇宫已被蒙古铁骑占领时,才知道,大势已去,顾不得其他,和相国高泰祥带领着一小股部队逃向姚州。
到达姚州,段兴智便看见早他一步到达的段实,还有自己的家眷。
段实告诉他,是落无尘等人护送他们逃离羊苴咩城的!
不过,在送他们到达姚州后,落无尘等人也相继离开,返回中原!
相反,魔焰与妖奴不见踪影,谁也不知道他们去了哪里??
段兴智和高泰祥气得咬牙切齿。
蒙古大军两路汇合,一举攻下羊苴咩城。
虽然当初的纳降,大理居民没有响应,但是,忽必烈也没有食言,居民没有受到伤害,蒙古士兵在安顿自己的同时,也安排好了大理居民的一切。
占领了皇宫,忽必烈没有停下征战的脚步,知道段兴智逃到了姚州,便率领蒙古铁骑,在忻都、兀良合台和姚枢的辅佐下,千里征途,攻占姚州。
病情渐渐好转的商晚晴被留在了大理皇宫,千里征途,她并不是适合。
忽必烈带领蒙古军队乘胜追至姚州,与在那里久战不胜的东路军会合,攻克姚州城,俘获大理国相国高泰祥。再后蒙古军在兀良合台率领下,进军滇中,围攻善阐,攻城虽费时日,终究攻破城垣。大理国末代国王段兴智出奔至昆泽(阳宗海)被擒,后降蒙古,被封为世袭大理总管,段氏大理国至此灭亡。
大理段氏的政府系统只有很少的改变,并且允许段氏家族和忽必烈指定的宣抚使分享权力。
至此,忽必烈的第一次军事远征是凯旋而归。
蒙古军队虽获得大胜,但损失也是空前的:当年出师奔袭大理国的10万铁骑,仅存2万,损失了五分之四。至今,云南许多地方都还保留有为数众多的“鞑子坟”,据说就是当年蒙古阵亡将士的墓冢。
本书由首发,请勿转载!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