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我的明朝之旅> 第九章 与古人初次接触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九章 与古人初次接触(1 / 1)

清风微微拂面,今天是海边难得一见的好天气,万里无云,而且风平浪静的海面就像是一面蓝色的大镜子,阳光照射在海面,折射出的曲线充满了不知名无法用语言形容的独特美景。

在这蔚蓝色的天空下,海鸥悠闲地在天空飞翔,而海面上一艘孤独的小渔船在上面奋力的滑动,赵凯坐在渔船上满头大汗的摇着船桨,好久没有自己手动的划船了,以至于现在体力下降的厉害,都说现代都市人多少都有一点亚健康,平时还没有觉得,但是一到了关键叫赵凯划着船,进行纯粹的体力劳动,就感觉到有那么一点点的不适应。

在海面上赵凯是不希望碰到什么人类的,不管是商船还是渔船都不想,古代的时候海上就是一片法外之地,多少的亡命之徒,朝廷通缉犯在陆地上没有躲藏的地方,也没有什么安全的藏身之处,流窜到了海上。

不要给别人机会伤害你,那么就一切都要小心,现在这时候渔民出海都是要结伴而行的,在海面上天苍苍海茫茫如果出了什么事情都可以有个可帮助的同伴,所以说出海的渔民在海面上都比较的团结,共同的抵抗着一些认为的和不可预知原因产生的危险。

现代我们有时候从招聘的广告上看到渔夫和建筑工人的工资都很高,有时候坐在办公室的白领们并不是很理解,为什么我大学本科硕士毕业还没有一个高中文化的人挣得多,其实你们根本就没有必要这样想,渔夫和建筑工等的工作都是卖苦力的,或者危险性比较高,在海边如果是有可能的话没有人愿意出海,因为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回不去了,葬身在茫茫大海,所以是我们渔夫该羡慕你们的,风吹不着,雨打不着的,多好。

赵凯划着小船,一个小时不到的时间就看到了海岸线,说不激动那是假的,在海上没有现代航线以及现代的经纬度的时候,渔民和航海家基本上是不敢也不会远离海岸线航行,在海上茫茫一片,没有什么参照物,航行的时候差之毫厘缪之千里所以一般都不会远离海岸线,当然了一些杰出的航海家会用星象定位,不过那也不怎么的准确。

一条海上的航线可以使得一个普通的海商一跃成为豪门商人,关于一切航海的知识都是要保密的,什么传男不传女,什么没有继承人的时候宁愿带到棺材里边,也不会传给外人。这在古代根本就不是什么新鲜事,航海术以及航线就是船长和航海家安身立命的本钱。

沿着海岸线滑动着小船,不久赵凯就发现了一个小小的渔村影子,赵凯并没有把船直接的航行到渔村里,而是把在海上自卫的武器十字弩先藏到了鱼舱的夹板处,毕竟无论是什么朝代这十字弩都是严禁百姓和军队以外的人持有。

赵凯先是划着小船在渔村靠海的一面小心观察,免得自己一下子扎到海贼的老巢里边,确认了这只是一个普通的海边小渔村,赵凯把船靠在岸边的一个特别简易和简陋码头上,码头上拴着几个小小的渔船,不过都有些的破旧。

把船拴好,赵凯登上码头,看着这个破旧的小渔村心里说不出的是什么滋味,小村子并不到,只有零零散散的七八户人家。破旧的房屋全是黄土制作的墙面,上面盖着一层茅草当做是屋顶,木制的篱笆可以清楚地看到院子里。

进村没两分钟村里的狗就开始狂叫了起来,吵吵的,一些在村里玩耍的孩童都迅速的跑进周边的院子里边,隔着篱笆偷偷打观望着这个突然闯进村子里的不速之客,毕竟这里很是偏僻,除了城里的商人来收取被熬煮出的食盐,或者是收税的时候才会有人来这里。

看到一个穿着僧袍的陌生人进入到村子里,竟然没有一个小孩敢于靠近赵凯,眼神里充满着丝丝的防备以及不信任。赵凯打量了一下身上的穿着打扮,没有什么破绽和失礼的地方,也就摇摇头,打了个法号,就往距离自己最近的一户人家走去,准备敲开门问问情况,了解一下现在赵凯急需知道的一些事情。

赵凯要去问路的那一家在村子里边家境还是不错的,最起码可以看到围着院子的篱笆扎的厚厚的,从外边窥探不到里边院子里的情况。大门是木制的,可以清楚地看到大门已经发灰了,木头订的很是紧密,上面没有一颗的钉子,全是密密麻麻的楔子订上去。

赵凯上前敲了下门,:“阿弥陀佛,请问施主有人在家吗?贫僧路过此地想要和贵施主讨碗水喝。”敲了几下门并没有打开,看来对于赵凯扮演的僧人院子里也说不上是什么信任,毕竟现代你随意去敲开一扇门说讨碗水喝也没有什么人会给你开门。

虽然说没有人开门,但是里边也传出了声音:“大师,实在不方便迎您进门,不过在村子后边不远,高里长正带着大家准备煮盐呢,您去那里就可以了,对不住了大师。”声音有点嘶哑,赵凯听出来是一个半大的小子,也就没有继续敲门,仔细询问了道路,谢别之后就按照他路上的指引往村人聚集的地方去。

并不是赵凯现在胆子大了,敢于冒险而是实在必须得迈出这一步,不然就只能待在小岛上,通过连接两个世界的虫洞倒腾一下海鲜,但是那样发展就定型了,以后了不得就是一个大的海产商,而且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被乙世界的人发现,还不如现在自己就主动的迈出这一步,朝前看,向前走,不后悔。

穿行村子的时候,赵凯并没有搭理隔着篱笆偷偷的观察自己的一双双眼睛,在他们的眼睛里赵凯看到了一些东西,那是不安和畏惧混合在一起的一种情绪,赵凯也不知道他们为什么会畏惧自己,不过还好以后就会知道的。

过了村子,转过一道弯,赵凯就看到有那么十几个汉子正聚在一起不知道忙些什么,旁边摆放着处理好了的青竹和一些工具,周围还乱七八糟的堆积着一些黄土,他们聚集着,声音有些大,好像是发生了什么冲突。

赵凯打眼一扫就找到了他们当中领头的,虽然他们的衣服都是土布制成,但是其中有一个小老头穿着一身的圆领长袍,头戴四方巾脚上穿着简陋的皮履,嘴上叼着一杆旱烟袋,滋吧滋吧的抽着,不是的抬起头打量着那几个说的吐沫横飞的汉子。

赵凯看他们在不知道说些什么,不过从赵凯最近几天恶补的历史知识当中,看出来他们的打扮有些像是明朝时期的,虽然不是很确定,但是赵凯还是想要尝试的问一下,稍微的冒个险。周围的几个大汉还在围着一个竹子制成的筐来说着什么,没有发现赵凯。

他们当中只有那个小老头貌似发现了赵凯,不过却没有搭理他,只是自顾自的抽着烟袋。赵凯买了几步上前,“老人家,贫僧前来此地寻亲,前些年自己在青岛附近不慎走失,差点饿死

,但是幸运的被一位大和尚救走当了十来年小沙弥,现在老和尚圆寂了,准备回来寻找亲人的,路过此地实在有些口渴,想要讨碗水喝顺便打听一下道路。”说完这句话,旁边的几个大汉才刚刚发现赵凯,并一个个的围了上来。

老头打眼那么一瞅赵凯,也没有回答赵凯的一些问题,只是询问道:“小和尚你是来寻亲的,有什么目标没有,对于当年的事情有什么印象吗?边上水桶里有水,想喝就自己去随意取来饮用。”

赵凯顺着老人家指引的方向果然看见了几个木桶,里面装满了清水,答谢了老人家,走上前拿起放在水桶上的水瓢,打了一些清水放到嘴边引用,一边观察着周围的情况。看了一会觉得心中有了底气,知道他们在干什么。

那几个大汉看赵凯没什么威胁性,又转过头去研究竹篾了,喝过水赵凯又来到老丈身边,开始套话,知道果然自己的猜测并没有错误,现在是大明朝,而且是大明洪武三十一年,心中不禁的打了个激灵,马上朱元璋就该去世了,而朱允炆将要登基称帝建文。自己呢,是不是要去投靠被消番政策逼迫造反的大帝朱隶呢。

不过拍了脑袋仔细想了想,还是算了吧,朱隶造反自己都差点死在了战场上,自己还是不要去凑这个热闹了,毕竟战场上刀剑无眼不是很安全。再说了现在去投靠他也不是最好的时机,要等着雪中送炭的时候博一下还是可以的,现在不行呢。

而想要投靠朱隶还要有一些用处,和一些的资本,不过还好,还有那么几年的时间可以准备,不怕知道历史走向的自己没有一个好时机投靠他。

;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没有了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