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骑出去不远,就发现远方树下坐着一个熟悉的身影,跑近一看原来是项羽。于是马上从马上下来跑到项羽身边激动道“羽哥,昨天晚上没见你,还以为你在生我的气不来送我了呢?”
项羽详怒道“小川,你怎能这样说我?我项羽岂是那不懂礼数之辈。”
我应和道“那是,羽哥的为人我当然清楚。敢爱敢恨,恩怨分明,乃大丈夫的行径。”不禁想到他那在乌江边自刎的情形,好一个豪气冲天。
“好了,好了。今日你我兄弟相别,怎能没酒呢?”说完就递给我坛酒。
“好,今天我们就来个一醉方休。”俨然已经忘了过会要起马,不过这个时代好象还没警察,也没有究竟探测器,更不会查什么酒后骑马了。没什么顾及,说完,举起酒坛狠狠的灌了一口。还是古代的酒好,要是搁现代,这样灌一口,不醉就怪了。
项羽见我如此豪爽,想到今日两人就要分别,于是提议道“小川,你我今日一别,不知何时相见。这些年你我一直兄弟相称,不如就趁着今日上告苍天结为兄弟,不管日后走到哪里,也好有个照应。”
和项羽结拜,应该是个不错的选择,至于刘邦,别惹我就好。要是触犯了我的底线,你就离见阎王的时候不远了。
于是我俩跪立与地齐声道“苍天在上,今日我兄弟二人,项羽(易小川)结为兄弟,从今以后同心同德,永不叛离如违此誓,有如此坛。”说完,拿起手里的酒坛像地上狠狠的砸去。俩人不禁放声大笑,惊得两旁书上的鸟雁四处纷飞。
但想到项羽要提长幼之事,于是我便抢道“羽哥,既然我已经叫了你那么长时间的羽哥,从今天起,你就是兄长,我是贤弟,如何?”
“好,哈哈,从今天起我项羽也有弟弟了。”说完我俩相视大笑。
随后我们又寒暄了几句,见此天色已经不早了便道“大哥,送君千里,终需一别。你就不用送我了,此时的分离是为了更好的相聚。”
“好一句送君千里终需一别离别,好一句此时的分离是为了更好的相聚。看来是我项羽太过执着了。好了,好了”一把我扶上马道“贤弟,自己一路上小心,等什么时候想大哥了一定要来找我。”
“知道了,一定的。”说完,我已经奔出去几十米了。
骑马奔驰了一段时间,才发现路远没有电视剧里那么好找。只知道会稽到沛县应一路北上,有人的时候就寻人问路,无人就只有遇路向北走了,希望没走错就好。
一路上看到许多押送劳役的秦兵,还有那饿不裹腹,怨声载道的百姓,看来我还是高看了秦朝这个时代。秦王一统六国后,大兴土木,不懂修养生息,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看来秦朝的灭亡是必然就的。就算没有赵高,李斯乱权,但是民怨过深,也不是扶苏一人能有所改变的。
经过十几天的跋涉,终于看到一座城池,眼睛都直了。吃了十几天的干粮,嘴里都快要淡出鸟来了。由于进城不能骑马,只有从马上下来牵着马沿着大道向城内走去。这里的城门守卫,远没有2年前会稽那样严密,只是稍微的观察一下就能放行。进城前还不忘看看这是那一座城池,以免走错了,只见城门上的牌匾上刻着三个小篆“淮阴城”。
“淮阴城”?这莫不是兵神韩信的故乡,现在离大泽乡起义还有些时段,韩信应该还没去投奔项羽,而且我才离开羽哥十几天的时间,应该没那么快。如果运气好碰到韩信,还能给他留下个好的印象的话,岂不更好。便加快了脚步。
由于现在是下午,城内的行人并不多,找了个酒馆就走了进去。没想到那小二还很热情,急忙过来道“这位客官,需要点些什么?”
没想到古代的服务态度也不比现代差啊,于是吩咐道:“给我找张干净点的桌子,来壶好酒,上两个你们这的拿手小菜就好。另外把我的马牵去喂点草,等会还要赶路呢。”
“好嘞。”说完便按照我的吩咐离开了。
由于时间的关系,酒馆里的客人并不多,街对面那年轻的屠户似乎也没了什么吆喝的激情。不一会,店小二端着酒和菜过来了。
待他把菜和酒摆放好后,我便问道“小二,请问下今年是始皇帝多少?”
“这位客官,你不会连这都不知道吧,今年是始皇帝三十二年啊。”
始皇帝三十二年,也就是公元前215年离始皇帝驾崩就只有5年的时间了,于是我又问道“敢问小二,你可知淮阴城内是否有个叫韩信的?”
“不知客官说的可是那浪人韩信?”
浪人是什么意思?疑惑道“此话怎讲?”
“那韩信放荡不羁,不拘礼节,又不知劳作,常靠他人救济过活,且喜欢佩剑妄做贵族。我们淮阴都不怎么喜欢搭理他。”
听他这样一讲,我就知道他口中所说的韩信便是我心里知道的那个韩信,就准备问小二是否知道他的住处。哪知他眼睛却望着大街,伸手一指道“诺,那就是韩信。”[本章结束]
;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